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香,既能悠然與書齋琴房,又可縹緲於廟宇神壇;既能在靜室閉觀默照,又能於席間怡情助興;既能空里安神開竅,又可實處化病療疾;既是一種精英文化,又是一種大眾文化。究其實,它出身本無固定之標籤,唯靈秀造化源於自然。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古人《香譜》記載斯時焚香用的香為經過「合香」方式製成的程式香丸、香球、香餅或香的散末,而非今日之線香。其原料為蜜、棗膏、白芨水、蠟(軟香)等等。焚香需要藉助炭火之力,並非直接燃燒。焚香時須不斷往香爐內添加各種配料,以保證香氣的質量。香爐中的炭火燃燒得很慢,火勢低微,久久不滅。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古人所示焚香的境界,會盡量減少煙氣,使香味低回悠長。對於焚香,古書上多有論述,無論琴茶,焚香都是收斂心情的必備程序。焚即灼燒,香即祭拜用,古人多以焚香來祭拜和靜心,古時還有「焚香計時」之法。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古人焚香、焚上等香,多是具備皇族貴胄身份的方可有條件使用,是身份的象徵;再是一些文人賢士享受高雅品質的象徵。


《太平清話》有云:「凡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高卧、勘方、經行、負暄、釣魚、對畫、漱泉、支杖、禮佛、嘗酒、晏坐、看山、臨帖、刻竹、喂鶴,右皆一人獨享之樂。」

對於焚香之趣,古書上多有論述。著名的有冒辟疆的《品香》和屠隆的《焚香之趣》。古代的雅緻文人樂於焚香讀書,品茗操琴,以修養心性……無論琴茶,焚香都是收斂心情的必備程序。


比如操琴,琴書記載「...浮暴粗厲之氣不除,則不得平和淡靜之性。能得清淡平和之性,方能悟得琴中之趣。」故而,琴家操琴之時,往往要潔身、焚香、寬衣,這正是為了使自己身心寬鬆,自然洒脫,以求清和自在的心境。有此心境,方能與琴道相和。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茶道同理。


當然,喝茶之前不必都要焚香。但是,若通過焚香以示對茶的敬意、誠意也未嘗不可。同時,通過焚香,可以摒棄雜念,集中精力以茶事,也是修道的一種好方式。


達磨祖師在其《破相論》中如是說:「燒香者,亦非世間有相之香,乃是無為正法之香也;薰諸臭穢無明惡業,悉令消滅。正法香者,其有五種:一者戒香,所謂能斷諸惡,能修諸善;二者定香,所謂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者慧香,所謂常於身心,內自觀察;四者解脫香,所謂能斷一切無明結縛;五者解脫知見香,所謂觀照常明,通達無礙。


如是五種香,名為解脫知見香,世間無比。佛在世日,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寶香,供養十方諸佛。今時眾生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於世間沉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可得乎?」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焚香之意境深遠,古代詩詞文人的作品中,常常涉及焚香之文字,以此表達情感。諸如:


清朝納蘭容若《夢江南》寫道: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宋代詞人李清照《醉花陰》有云: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陸遊《書嘆》:早得虛名翰墨林,謝歸忽已歲時侵。春郊射雉朝盤馬,秋院焚香夜弄琴。病酒閉門常兀兀,哦詩袖手久愔愔。浮沉不是忘經世,後有仁人識此心。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在現代喧鬧的都市生活中,同樣也需要這種動中求靜的意境。假如能在客廳里或書房裡擺上一個香爐,焚上一爐香,或閉目養神,或揮毫潑墨,或撫琴一曲,又或品讀名著……便可靜靜地感悟到淡香中帶來的奇妙感受。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據古書記載,古人有九大雅事: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皆為修身養性之益事。而今,於身處喧囂塵世之吾輩,若條件許可,不妨也效仿效仿古人,盡量少一些物慾橫流,多一些閑情雅緻。

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熏香,還有助於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可使浮躁的心情變得安靜和踏實。如擅香之香氣還具清除室內污濁之氣,令人神定氣閑之功用……


故而,靜室焚香,閑中雅趣,自得其樂矣!


來源:子悅集(qj-ziyueji)


本文由「雲上文化」撰稿、編輯、整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文化「ID:yunshangshuhua」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從身材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入糊塗更難
蘇軾詞中最膾炙人口的30句,哪一句最打動你的內心

TAG:雲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靜室一爐香,虛窗一杯茶
靜室一爐香
周末窩在家, 靜室開閑花。
人尋靜室·茶遇好水
周末窩在家,靜室開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