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預防自殺日,你應該關注的問題
【編者按】今天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本公號刊發財新記者對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李獻雲的專訪,意在引發讀者關注自殺問題,提高防範和降低自殺率的意識。
李獻雲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
北京回龍觀醫院主任醫師;
學術方向為心理危機干預和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特別是抑鬱與自殺的研究、干預和治療。
早在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干在《自殺論》一書中指出社會經濟因素影響著自殺率的變化。中國近幾十年自殺率的變化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規律。中國的自殺率發生了什麼變化?和經濟生活關係密切嗎?為何新聞中頻現自殺消息?青少年自殺者更多嗎?如何降低自殺率?
帶著這些問題,財新記者專訪了北京回龍觀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李獻雲。
中國自殺率持續顯著下降
財新記者:
大約在20年前,研究顯示中國的自殺率很高,每年有近30萬人死於自殺,這個數字令人震驚,最新的權威自殺率數據是多少,20年來有什麼變化?
李獻云:
可以說過去20多年自殺率都保持下降的趨勢。最新的數據在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出版的《防止自殺:全球要務》中,根據全國樣本推算,中國2012年自殺人數約12萬人,自殺率為7.8/10萬。而2000年這一數字是19.4/10萬。
財新記者:下降了60%?
李獻云:
對,而且數據顯示,所有類別的人群自殺率都在降低。如各個年齡層、不同性別、城鄉居民等。
財新記者:這是很顯著的下降?
李獻云:
對,根據WHO的標準,各國自殺率可分為高、中、低、極低四類。2000年中國的自殺率屬於「高自殺率國家」,而2012年的數據中國已成為「低自殺率國家」了。
財新記者:
約20年前,一些數據顯示農村自殺率遠高於城市,農村婦女的自殺率更是顯著高於其他人群,目前這一狀況有所變化嗎?
李獻云:
現在的數據來看,農村自殺率仍高於城市,但差距不大,約為一到兩倍。男女自殺率差距縮小,現在女性自殺率略高於與男性自殺率接近。據WHO推算的數據,2012年女性自殺率為8.7/10萬,男性自殺率為7.1/10萬
農村自殺率下降是主要原因
財新記者:
自殺率的顯著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李獻云:
原因有很多,但如果從構成上看,農村人口的大幅減少和農村自殺率的大幅下降是主要因素。城市人口的自殺率雖然也在下降,但變化不大。
財新記者:
農村人口的自殺率大約下降了多少?
李獻云:
港大學葉兆輝等的一份報告顯示,2002年至2011年,年齡在35歲以下的農村女性,其自殺率跌幅高達90%。;1990年至2000年,年輕人自殺率的降低是導致全人口自殺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其中農村年輕女性的自殺率降低尤為明顯;2000年至2010年農村各年齡段人群的自殺率均降低,除了80歲以上年齡組人群。
財新記者:
自殺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李獻云:
總體而言,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人的整體狀況會好一些,自殺率下降。
對中國而言,一個顯著的變化是近幾十年的城市化進程。以前中國農村的自殺率極高,隨城市人口佔比變高,而城市人口自殺率偏低,總體自殺率也下降了。
財新記者:
農村人口的自殺率是否也下降了?為什麼?
李獻云:
下降了。農村人口的自殺最主要的手段是服農藥。現在這一因素得到了控制。
一方面,國家針對農藥採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間接地使得農藥這種自殺工具比以往更難獲得了,比如現在的農藥講求低濃度毒但高效、以前更常見的是大包裝,現在更多是小包裝。
另一方面農村交通狀況、醫療條件逐漸改善,服農藥自殺後,急救車更容易到達村子,醫療水平提升,挽救自殺未遂者的能力提升,都有助於降低農村的自殺率。
此外,無論是農村人口還是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漸提高,人們心理的彈性、適應能力可能因此得到增強更好,也更不容易自殺。
自殺率進入相對低的穩定狀態
財新記者:
目前怎麼預判未來中國自殺率的走勢?
李獻云:
前中國的自殺率已進入相對比較低、且較為穩定的狀態了。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可能會保持在這一狀態並有自然波動。如果經濟下行的環境持續,也許會導致自殺率有一定的提升,但這也很難預測。
財新記者:
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干在《自殺論》一書中指出社會經濟因素影響著自殺率的變化。中國近幾十年自殺率的變化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規律?
李獻云:
綜合各種研究來看,自殺率的高低與經濟有關,但不是直線關係。目前的假設是,當經濟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時,隨經濟水平的升高,自殺率會有顯著下降,但當經濟升高到一定程度後,自殺率的高低與經濟水平的關係就不大了。
打個比方,一個人隨著收入增多,生活質量改善,會更幸福。但提高到一定水平後,再增加收入也不一定會更幸福。
財新記者:
所以也很難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自殺率做預判或者分類?
李獻云:
對,不好形容各個國家、或哪類國家自殺率怎麼樣。影響自殺率高低的因素很複雜。比如在亞洲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更好的日本和韓國,自殺率反而在升高。
財新記者:
這是什麼原因呢?
李獻云:
不太好說,但有一點,人群酗酒程度的比例高很可能是導致自殺率升高的因素。人們富裕後喝酒的人增更多,會導致或加劇各種精神心理問題等等,也會使得自殺率升高。
財新記者:
酗酒會增加自殺率?
李獻云:
一般認為,酗酒成癮本身就是一種精神障礙,它還會導致抑鬱、其它精神障礙、肝功能損害、神經系統的損害、人際關係的惡化等等,都會增大自殺風險。另外有這方面的研究顯示,一個國家的酒精消耗量和自殺率的關係成正比。
老齡化成自殺率增長隱憂
財新記者:
未來對中國而言,自殺方面存在什麼隱患?
李獻云:
老齡化可能是比較重要的隱患。
財新記者:
老年人口的自殺風險更高嗎?
李獻云:
是。根據WHO的數據,可以看出一個趨勢是,隨年齡的增長,自殺率上升顯著。尤其是中老年人自殺率最高。「50-69歲」年齡組,自殺率達15.7/10萬,「70歲以上」 年齡組的自殺率則高達51.5/10萬。
這意味著,在老齡化背景下,今後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重將上升,而老年人的自殺率更高,這將使得全人口的自殺率被抬高。此外,隨著人的壽命增長,但如果老年服務不跟上,老年人生命質量如果降低的話,自殺率也有可能增高。
財新記者: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李獻云:
原因有很多,這裡列舉一些危險因素:
1. 疾病因素。老年人軀體疾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都會更高;
2、老年人經歷了更多親人、朋友的喪失;
3、人際關係的問題。比如獨自生活,缺乏社會支持;
4、經濟因素,老年人的經濟來源比較沒有保障;
5、性格特點。比如年輕時性格問題遺留到老年,常覺得悲觀、看不到希望;
6、生活質量。比如一些老人有酗酒問題、睡眠問題;
7、老年人感覺他們在家庭中的職責萎縮作用弱化,使他們感到沒有價值感、無用,甚至會把自己看成別人的負擔或累贅等。
財新記者:
那麼一般而言,觸發自殺行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李獻云:
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類,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
具體會引發自殺的風險有:1. 患有精神疾病或軀體疾病。2. 有自殺未遂的歷史、家人朋友有自殺歷史。3. 有沒有長期存在的負性生活事件、急性的負性生活事件,或者叫壓力、刺激。4. 生活質量低下。5. 方便使用的致死場所、致死工具的存在。
總的來說,老年人自殺的危險因素與老年人自殺的因素其他人群有相似的地方類似,只是到了老年,這些危險因素變得更明顯了。
財新記者:
哪個因素起到更決定性的作用?
李獻云:
很難說哪個因素的比重更高,在我看來可能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對人的影響更大。也就是說,哪怕一個人有自殺行為的家族史、基因有易感性,即生理特質是更容易引發採取自殺行為的,只要自己應對挫折的能力強、處在相互關切心的氛圍中,也可以有可能一輩子也不採取自殺行為做到不發作。
財新記者:
可以說自殺行為的觸發也類似於精神類疾病的發病?
李獻云:
差不多,要綜合各方面因素自殺行為也是多因素導致的,單一因素不太可能導致一個人去自殺。
財新記者:
自殺者中存在精神問題的比重有多少?
李獻云:
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發現,自殺死亡者當中,有精神障礙的人約佔63%,在自殺未遂者當中有精神障礙的人佔到約40%。而精神障礙本身,不純粹是一個生物學問題,它也是一個生物、心理、社會方方面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說明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個體自殺行為的發生,並不是在精神疾病驅使下才選擇自殺這條路,更多的是社會生活方面遇到壓力與心理因素相互作用,讓他們覺得無法承受,看不到希望,從而選擇自殺。
自殺未遂者一年至少100萬
財新記者:
對自殺未遂者是否有一定的統計?
李獻云:
自殺未遂者人數一直是一個估計的數值。一般認為自殺未遂死亡和是自殺未遂死亡人數的10-20倍,由此估計,目前中國「因為自殺未遂在醫院就診的人數」 一年至少100多萬,但是否準確還不好說。
財新記者:
國家對此沒有具體的統計機制嗎?
李獻云:
沒有。一方面,在家自殺未遂但未就醫的人群難以獲知。另一方面存在醫療體制的障礙,由於自殺行為發生的醫療費用,是完全自費、不能報銷的。因此自殺未遂者就醫時也會傾向於隱瞞。如果改變這種規定,有利於讓自殺者敢於說出來,獲得真實數字。此外,全國的醫院也沒有建立統一的上報機制,獲得數據需要向各個醫院索要相關數據。當然,社會對自殺的歧視也使得人們不願提及、報告自己或身邊人的自殺行為。
財新記者:
我們看到,一般在媒體上看到的自殺報道較多是年輕人,這個群體自殺更多嗎?
李獻云:
青少年的自殺,社會關注度更高,但媒體報道多,不等於實際也很多。現在媒體發達,大家都可以報告案例。實際上,最近二三十年各個年齡段人群的自殺率都有所降低,青少年也不例外。
財新記者:
現在自殺採取的方式主要是什麼,有什麼變化嗎?
李獻云:
不同人群採取的自殺方式不同,在城市,跳樓、上吊、吃藥相對常見。在農村,喝農藥還是很常見,此外上吊也較為常見。還有採取利用交通工具自殺在城市也常見。
不建議媒體報道個體的在自殺方式上多宣傳,因為這可能會成為別人學習模仿的對象。自殺人群中各種自殺方式具體所佔比例,而言沒有全國的統計數據,不好說。
財新記者:
看到公開資料說,你所在的中心在建立之初打算加入「自殺」的字眼,最終因為敏感而改成了「心理危機」。現在社會上對自殺話題的討論還會充滿禁忌嗎?
李獻云:
以前自殺是禁忌話題,現在社會上對自殺話題依然有忌諱,只是程度沒有那麼重了而已。
近年來,中國的精神、心理服務的水平在提高,自殺預防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自殺干預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大家逐漸認識到,自殺這一悲劇是可以通過有效干預預防的,迴避不談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親人自殺對於任何一個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劇痛,因此自殺預防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這樣才能有效降低自殺率。
掃描關注
抑鬱症不敢吃藥?我來幫你打消疑慮
中醫治療抑鬱症醫案一則
TAG:渡過 |
※世界預防自殺日,這些自殺信號你都知道嗎?
※世界預防自殺日:自殺干預熱線與經驗
※孕應婦跳樓自殺,比真相更值得關注的是言論自由的邊界
※想自殺的人該感到內疚?做到這5點能幫到他們丨世界預防自殺日
※這種疼,會讓人想自殺,早知道早預防!
※世界預防自殺日:牢記4點,你也能輕鬆挽救一個人
※日本有一種自殺方式,自殺前面對死亡恐懼,自殺後面對死亡過程
※「我要自殺」
※產婦跳樓自殺身亡,關於剖腹產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自殺直播:對關愛最後的渴求
※「世界預防自殺日」,請拔下插在心靈上的刀子
※你還自卑,那我要自殺嗎?
※為什麼自殺難以預測
※世界預防自殺日,讓心中的陰暗,重現曙光
※為什麼會有自殺,在抑鬱症患者眼中自殺難道是一種極端防禦?
※死者是自殺還是他殺?關鍵三大線索你看出來了嗎?
※如果不是為了藝術,我應該很早就自殺了!
※我早戀時,父母打罵我還關禁閉,當時氣得我想自殺
※二戰日本戰俘都關押在這個監獄,無法忍受酷刑選擇自殺,不敢越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