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隨筆六:入世和出世

學佛隨筆六:入世和出世

學佛隨筆六:入世和出世



佛陀以王子的身份出家了,佛陀在尋求和探索出世的思想,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生命去實踐,佛陀不滿於現實的生老病死,因而去探求出世的人生最究竟的安住處。

不過,我想,佛陀是在人間降臨的,是在人間修行的,是在人間證悟的,是在人間說法的。就算是修苦行,佛陀也沒有逃出地球。因而我想,佛陀是不舍眾生的,佛陀是入世的。當然,佛陀示現的沙門形象,佛陀開講的因緣生滅法、涅槃妙理更是出世的。在說空說苦、否定了這個世界的真實性和永恆性之後,倒駕慈航,因緣度眾生。


因而,從每種角度講,佛陀是在如實地觀察和了解這個世界之後,才開始他的入世事業的。先自覺,而後覺他;先出世,而後入世。在真實的體悟人生和宇宙之後,佛陀從樹林里走出來了,佛陀回來了,佛陀的再入世,不是簡單的復出,不是簡單的回歸。有如禪門中說的未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參禪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待到開悟時依舊「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學佛隨筆六:入世和出世


作為佛陀的弟子,佛陀示現的人生軌跡,應該是我們的楷范。我們應該沿著佛陀的足跡走下去,而沒有必要自怨生於末法年代,佛道遙遠。我們不應該只是把佛陀作為偶像去崇拜(當然,我們絕對需要恭敬和感恩)。我們更應該去實踐佛陀的教導,當下承當,自性即佛。不卑不亢,只管修行,莫問道業,則水到渠自成。


我們也許沒有必要把入世和出世截然分開,只是,我以為,出世更多的傾向于思想和理念的層面;入世則更多的傾向於實際的行動、服務與奉獻。百花從中過,片葉不粘身,似乎是一個理想的準則。


(果空)

學佛隨筆六:入世和出世


樂至報國寺·微信公眾號:szjtwx


感恩您的關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中凈土 的精彩文章:

凈界法師:我們應該先念佛然後才理觀,還是先觀再念佛?
生死一線間,在每個行動中保持察覺
學佛隨筆三:關於禪的體認
凈界法師:五種因緣菩薩不賜財富和地位!
一起來學《地藏經》

TAG:蜀中凈土 |

您可能感興趣

學佛學出了七種「神經病」,請對號入座!
學佛學出了八種「神經病」,請對號入座!
學佛隨筆三:關於禪的體認
維華法師:學佛15年悟出的秘訣
岡波巴:學佛人的十八項過失
在家學佛和出家學佛的不同
佛學與學佛的分別
「出世須學佛印了元」:那是一種令蘇東坡為之仰望的瀟洒境界
【法眼看世間】「學佛三年 佛在天邊」是真的嗎?
太虛大師:學佛的次第
夢參老和尚:學佛不是佛學
我們學佛的目標不是出家,而是出世
學佛當如古天樂,入世即修菩薩行
學佛的三種目的
我們學佛的目標不是出家 而是出世
從佛學之「學」到學佛之「佛」
我的學佛出家因緣
我們學佛要由器世間穿過有情世間,進入正覺世間
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的不同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