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皇后之死掀起的政治風暴

乾隆皇后之死掀起的政治風暴

乾隆皇后之死掀起的政治風暴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乾隆帝第一任皇后。

文|張宏傑


摘編自《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重慶出版社出版,獲授權轉載


乾隆登基之初,就對13這個數字抱有不祥的預期。他說:「朕御極之初,嘗意至十三年時,國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計料所及者。」(《清高宗實錄》)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巧合。乾隆這個奇怪的預感竟然絲毫不差地實現了。這一年,乾隆遇到了兩件「大不稱心」的事,一件是金川戰爭進行到最困難的時候,面對小小頑敵清軍騎虎難下,清朝政府丟盡面子;另一件是孝賢皇后去世。

官場災難


表面上看,皇帝起居仍按常度,似乎皇后的去世沒有影響大清帝國的運轉。事實上,古往今來,也幾乎沒有哪個皇后之喪引起過國家大的變故。


在乾隆皇帝看來,要有效寄託他的哀思,唯一的方式就是為皇后辦理一個風光盛大的葬禮,這樣才能配得上皇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皇后的去世,對皇帝和對別人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其他人很難感同身受皇帝的悲痛,誰也沒有料到這一事件會演變成一場全國官場的災難。

乾隆皇后之死掀起的政治風暴


《高宗大閱兵圖》,清代郎世寧繪。


在葬禮辦理過程中,懶惰懈怠的官僚體系一再出現一些心不在焉的錯誤。皇后去世一個月後,皇帝閱看翰林院所制的皇后冊文,發現滿文譯文中將「皇妣」一詞不小心譯成了「先太后」,這一小小過失讓皇帝勃然大怒,命令把管理翰林院的刑部尚書阿克敦交刑部治罪。


刑部見皇帝盛怒,揣度皇帝心理,從重判為絞監候。不料暴怒的皇帝居然認為判得還不夠重,甚至因此認為刑部官員庇護原尚書,將刑部所有官員都一律革職,將阿克敦判為斬監候,秋後處決。消息傳出,全國官員都大驚失色。


然而大家的震驚剛剛開了個頭。喪偶悲痛中的皇帝事事橫挑鼻子豎挑眼。五月間,因為皇帝認為皇后的冊寶製造得不夠精良,「甚屬粗陋」,配不上皇后的尊貴,把工部全堂問罪。

又因為祭禮所用的桌子不夠乾淨,把光祿寺主要官員一律降職。因為冊謚皇后時禮儀出現小小紕漏,禮部尚書也被降級。


事情到此遠遠沒有停止。清制辮髮,十天半月就要剃頭一次。按滿族舊習,帝後之喪,官員們在一百天內不能剃髮,以表示自己專心悲痛,顧不上收拾自己的儀錶。


不過,這只是一種不成文的風俗,大清會典中並無記載,開國日久,一些滿族官員對此也已不甚清楚。因此,皇后之喪中,許多人也剃了頭。乾隆皇帝發現之後,大動肝火。


一開始,他想把幾個剃頭官員一律處死,最後深入調查之下,他發現剃頭的人實在太多,幾乎無省不有,才不得不輕判。

但對於江南河道總督周學健這樣的一品高官居然也剃頭,他卻無法容忍。震怒之下,他賜周學健及另一個違制剃頭的湖廣總督塞楞額自盡,湖南巡撫、湖北巡撫因此革職。


對於自己的孩子乾隆也看不順眼。當他發現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皇后的喪禮上表現得不夠悲痛時,立刻大發雷霆指責說:「今遇此大事,大阿哥竟茫然無措,於孝道禮儀,未克盡處甚多。」皇三子「於人子之道毫不能盡」。


為此他甚至公然宣布:「此二人斷不可承繼大統……伊等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殺伊等,伊等當知保全之恩,安分度日!」並請諸王、大臣共鑒,他絕不食言。


永璜與永璋因為這次事件,失去了競爭皇位的機會。


皇后之喪風波中受處分的官員,從大學士、總督、尚書、巡撫到基層官員,不下百名。官場莫名其妙颳起了一場破壞力巨大的風暴。


後人回顧歷史,發現乾隆十三年是乾隆一生政治的一大轉折點。「乾隆十三、十四年間,為高宗生平的第一變,由寅畏小心,一切務從寬大而一變為生殺予奪,逞情而為。」(高陽《清朝的皇帝》)


寬大之政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鰥夫因為喪偶而導致的心理失常事件。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場風暴實際上也是皇帝對官僚集團壓抑多年的不滿的一次總爆發。


即位之初,乾隆的政治生涯順風順水,寬大之政贏得了「萬民歡悅,頌聲如雷」。


但是,寬大必然有寬大的弊端。封建官僚集團從風霜嚴肅的雍正時期跨入寬大溫和的乾隆時代,一開始確實如沐春風,感激涕零,可是一轉臉,他們就開始故態復萌。


乾隆皇帝希望他們以勤奮的工作來輔佐自己的「寬大之政」,可是他們卻迅速陷入懈怠之中。許多地方,所謂勤奮的官員「不過是按時上班,循規蹈矩地處理文件後,早早下班,回家閉門不見一客」。(《乾隆帝起居注》)


至於懶惰的官員所作所為更不像話。乾隆元年(1736年)至十一年(1746年),安徽省未能偵破的重大盜案多達116起,已經破獲的,也多是拖延著沒有判決。


更為嚴重的是,雍正年間基本剎住了的貪污之風又開始抬頭了。乾隆六年(1741年)前後,先後發生了布政使薩哈諒貪污稅款、提督鄂善貪贓受賄、學政喀爾欽賄賣生童等貪污案件,讓乾隆十分震驚。


官員腐敗案不斷發生,又牽連出各地政府存在巨額財政赤字的問題,其中不少是因官員貪污挪用所致。乾隆總結說:「我看近年來虧空案漸多……其原因是他們的主管官員見我辦理諸事往往從寬,遂以縱弛為得體。」


在「寬大原則」下,社會治安也出現惡化現象。雍正實行嚴刑峻法,對私鹽查得很嚴,那些偷運私鹽的小民往往被治以重罪。


乾隆上任之初,大發慈悲,允許老百姓少量販運食鹽。他頒布命令說:「貧窮的老少男婦,背鹽四十斤以下者,概不許追究。」(《清高宗實錄》)


不料命令頒布不久,天津就出現了大批人「以奉旨為名」,大規模販運食鹽,每人所負不超過40斤,然而架不住人多勢眾,數十百人糾集到一起,一次販運上萬斤,嚴重影響了鹽業專賣。


各種因素推動著乾隆逐漸對自己的「寬大之政」展開反思。乾隆皇帝越來越理解了父親的選擇。他發現,並不是父親不願意寬大,而實在是封建官僚集團不容他寬大。他過高地估計了他們的品格。


經過元代的高壓,明代太祖皇帝的挫辱,清代開國過程中的屠殺,清朝官僚集團的素質和心態已經大大不同於唐宋時代的士人,他們整體上放棄了人格尊嚴,放棄了社會理想,蛻變成了唯利是圖的人。


乾隆發現,一旦他把這些飽讀詩書的「大人先生」們準確定位為奴才,在他們面前懸起官爵和財富,同時收緊繩索,舉起皮鞭,以「法」、「術」、「勢」來統馭他們,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恐怖之風


乾隆十三年的政治風暴,確實並非偶然,乾隆早就醞釀著對官僚機器來一次大震動,讓他們從渾渾噩噩中清醒過來,認清他並非一個懦弱可欺的庸主。


在皇后去世後,這個日子終於來了,來得如此出人意料。一向寬和仁義的皇帝突然玩了一個大變臉,變成了一頭瘋狂暴怒的獅子。一時之間,大清帝國內重新颳起了恐怖之風。


從乾隆十三年起,乾隆由儒入法,拋開了寬大仁慈的面具,拋棄了「以禮治天下」的夢想,拿起了父親留下的屠刀和鞭子。

乾隆皇后之死掀起的政治風暴



《乾隆皇帝巡守射獵圖》郎世寧繪,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十三年前,皇帝對於全國的死刑犯一直網開一面,能不處死的,盡量不處死。乾隆十四年(1749年)秋審朝審,皇帝一反以前的做法,不留情面,大批勾決,均即處死。以前多次批准緩刑的老犯也不免歸於一死。


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六年(1751年),正好是乾隆和皇太后四十、六十大壽,按常規,這兩年死緩犯一律不處決。然而乾隆宣布,貪污挪用公款的官員不在不處決之列,寧可破壞大慶的氣氛,他也要嚴治貪官。


對於貪污官員,乾隆拿起了雍正皇帝用過的老武器,命令他們自填虧空,他的要求甚至比雍正還要苛刻。乾隆十二年(1747年),他規定,凡是因為貪污挪用導致公款虧空而被判死緩的,都要用自家資產賠補虧空。


沒能賠補上的,挪用者如果所欠額超過1000兩,貪污者超過80兩,就要執行死刑。這一道命令,要了許多貪官的命。


從這一年開始,乾隆回到了雍正的老路上。乾隆朝的君臣關係,從此變成了刁鑽刻薄的主子與屏息而侍的奴才間的關係。誅殺和折磨大臣,越來越成為乾隆發泄自己不良情緒的主要渠道。


進入中年之後,乾隆皇帝對大臣們的觀察越來越細,批評和警告越來越多,越來越不留情面。乾隆十七年(1752年),乾隆因為偽稿案辦理不順,指責外省大臣說:「外省辦事習氣,多涉虛偽」,「朕於各督撫所辦事件,雖欲深信,而不可得矣。」


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二月,大學士陳世倌在山東置買了一批田地。陳世倌是三朝老臣,在朝中可謂德高望重。他和曲阜孔家是兒女親家,在山東買地,是為了在曲阜再建一窟,使自己的家族勢力永遠不衰。


不料此事被乾隆皇帝偵知,乾隆十分惱火,對陳世倌大加折辱,說:「他本是浙江人,而在山東置私產,想分孔氏余潤,這豈是國之大臣所為?」


陳世倌立刻被革職,乾隆還特別囑咐:「今既革職,傳諭山東巡撫,不許他到山東居住。」語言和措施之刻薄到骨,與其父一般無二。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訓斥貴州巡撫宮兆麟時,居然當眾提及了他的外號:「看來宮兆麟之為人,應對是其所長,而於辦事殊少實際,是以外間竟有鐵嘴之號。」絲毫不顧這位大員的級別。


有時候,臭罵一頓還不能出氣,乾隆乾脆用惡作劇來折磨那些不聽話的人。


乾隆十八年(1753年),黃河在銅山決口,皇帝令河道總督高斌與張師載治理。高張二人完成任務不力,屬下李屯、張賓二人貪污公款,導致河工未成。


乾隆皇帝大怒,他命令立刻將李屯、張賓二人拉到刑場處死,同時又因為痛恨兩位大臣「負恩徇縱」,命令把河道總督高斌與張師載捆起來,一同押赴刑場。


乾隆特意囑咐行刑官員,造成要將高張二人也一併斬首的假象。高斌乃是皇貴妃的父親,也就是乾隆的岳丈,當時年過七旬,眼見李張等先遭行刑,嚇得心膽俱裂,全身癱瘓,不支倒地。


負責監斬的欽差大臣,此時才說出高斌、張師載二人此行只是陪斬,實際上死罪已免,還要問他們的回話。二人醒來之後,有如死過更生,當即奏道:「我二人悔之莫及,此時除感恩圖報,心中並無他想。」


乾隆對自己這種折磨大臣的方式很自得,他認為這樣既可以儆效尤,又收到使其俯首帖耳、感恩戴德的效果。其後,高斌果然日夜住在工地上,一刻不敢休息地監工,結果活活累死在大堤上。


由於皇帝明察秋毫,洞悉情偽,所以乾隆統治的中期,大臣們不敢不謹言慎行,唯命是從,吏治一時頗為整飭。


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浴血太平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詩人王維的「狀元」是搶來的?
說好的福利來了!
南京:「民國首都計劃」與梧桐
教師節到了!回望大師陳寅恪
她們生活在煙花柳巷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玩收藏 「再」 次掀起風靡之暴——袁大頭
掀起血雨腥風的十大風流皇后
中國歷史上掀起腥風血雨的十大風流皇后
揭秘中國歷史上掀起血雨腥風的十大風流皇后
美國掀起針對幹細胞治療「黑診所」的嚴打風暴
一夜之間復古流蘇風掀起熱潮 無法抵擋的趨勢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 為何宋朝卻掀起了火葬之風
二戰結束蘇軍在德國掀起強姦婦女的「風潮」
陳冠希向余文樂開炮!掀起中國潮流精神之戰!
叛逆的魯魯修,吾王復活掀起新的世界大戰?
徐曉東掀起江湖風暴 武林中的「五大門派」跳出來回應了!
百科解密:古人講究「入土為安」,為何宋朝卻掀起了火葬之風
「伊斯蘭國」掀起「歐洲大戰」:挑起社會矛盾,搞亂政壇
印度掀起「遠交近攻」的龍象之爭戰略!
紅魔妖星掀起青春風暴 伊布回歸倒計時
玉米:政策出手根治出庫難、環保風暴掀起停整潮
英國王妃凱特的尷尬瞬間,大風總是掀起她的裙子
徐曉東掀起江湖風暴 武林「五大門派」跳出來回應了!
穆勒鞋強勢回歸,掀起了一股復古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