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祭土 道教信仰過中秋
刺繡,月宮裡搗葯的兔子。來自一件亞洲藝術博物館藏的清代道教法衣,法衣後背以盤金和緝線綉滿,金碧輝煌,五彩具備。以雙股緝線綉法刺繡了雲紋,兔子,月宮等形象,有著特殊的磨砂似的質感,和捻金線閃亮的效果互相襯托。這隻小兔子很可愛,和定陵出土的玉兔耳墜相似,高度懷疑它有力氣能搗好葯嗎!
道教法衣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人除了春節之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合家團圓,賞月品果,其樂融融。這一傳統節日在道教文化中又有著怎樣的解說和傳奇的故事呢?
拜月
農曆八月十五日,稱中秋節,亦稱仲秋節、端正節、團圓節、月夕等。道教有拜月、祭土神等活動。 拜月稱祭月、禮月和供月,為禮拜月亮的信俗。秋夕拜月古亦有之,唐代於秋分的晚上祭月。道教尊稱月神為太陰星君,其聖號全稱為月府結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宮闕為垣下素曜天宮。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太陰聖誕,是日月升時,道教宮觀設壇祭月。 民間以月亮為月神,稱月神、月姑、月亮娘娘,俗稱老母兒。人們以月亮圓象徵團圓,出門有外的人都要趕回家中過團圓節。 民間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榪,還有以木雕月姑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掛)在月出的方向,設供案、擺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帝京歲時紀勝》、《夢粱錄》等古籍均有拜月風俗的記載。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項國家祀典。
祭土神
除祭拜月神信仰風俗外,還有祭祀土地神之舉。土地,古稱「社神」,為中國舊時信仰的村社守護神,即管理有限地面的神。《孝經緯》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禮記·郊犧牲》亦曰:「地載萬物,天垂萬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春秋時即有祭祀土地神的儀式。祭祀土地神日期,稱為「社日」。秦漢以後,社日一般分為春社和秋社。道教形成後,吸收民間信仰,列土地神於神仙譜系之中。其經書中,亦稱太社神、土翁神、土母神等。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之後,為謝神恩便祭祀土地之神,成為中秋節的活動內容之一。
太陰星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 (三稱) 廣寒至聖,紫光上真,主北極之陰關,掌人身之魄體,明分長短,致吉凶有缺有圓,顯示災祥,降禍福無差無忒,巡遊不住,月碧亘古常明,輝耀無邊,素魂普施大化,凡承運照,實荷生成,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月宮太陰皇君普照大天尊。
道教信仰「中秋拜月祭土」的文化內涵
走進明代內府修道稀世秘本《御制全真群仙集》
頗得老子道法之人眼中修道的目的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