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三大征勞民傷財,明末財政空虧,後金戰事竟然耗費高達六千餘萬兩

三大征勞民傷財,明末財政空虧,後金戰事竟然耗費高達六千餘萬兩

萬曆三大征是明神宗萬曆二十年至廿八年間,先後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其中,有三次戰役: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漢家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寧夏之役
三大征勞民傷財,明末財政空虧,後金戰事竟然耗費高達六千餘萬兩

1592年哱拜之亂。哱拜原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因功升為都指揮。萬曆初為游擊將軍,統標兵家丁千餘,專制寧夏。萬曆十七年,以副總兵致仕,子哱承恩襲職。十九年,火落赤等部犯洮河告急,拜自請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見各鎮兵皆出其下,歸途取路塞外,戎兵亦遠避之,因益驕橫,有輕中外之心。巡撫黨馨每抑裁之,並核其冒餉罪,哱拜因於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嗾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符印,發帑釋囚。脅迫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並索取敕印,惟忠自縊死。此後劉東暘自稱總兵,以拜為謀主,以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云為左右參將,佔據寧夏鎮,刑牲而盟。出兵連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城,惟平虜堅守不下。叛軍又以許花馬池一帶聽其住牧為誘餌,得套部蒙古首領著力兔等相助,勢力越加強大,全陝震動。三月四日,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攝總兵事進剿,但叛軍恃套部蒙古支持,勢甚強。此後,明朝特調副麻貴馳援,貴率蒼頭軍在攻城同時,阻擊套部蒙古,斬獲甚多。四月,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監軍,統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在代學曾為總督的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九月十六日劉東暘殺土文秀,承恩殺許朝,後周國柱又殺劉東暘。軍心渙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朝鮮之役
三大征勞民傷財,明末財政空虧,後金戰事竟然耗費高達六千餘萬兩

第一回衝突自1592延至1593年;第二回衝突自1597延至1598年;萬曆二十年,日本大權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佔朝鮮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朝鮮國王李昖沉湎酒色、弛於武備、政治腐敗,軍隊望風而潰。李昖逃奔平壤、後又奔義州。日軍進佔王京後,毀墳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庫。又攻入開城、平壤。朝鮮八道淪陷七道。在這種形勢下,明朝應朝鮮之請,出兵援朝。但援軍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擊史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僅以身免。明廷得敗訊後,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集四萬兵馬赴朝。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後又進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館因輕敵中伏,損失慘重,李如松險些陣亡。三月,劉綎、陳璘率軍抵朝。明軍扼臨津、寶山等處,並斷日軍糧道,日軍缺糧,不得不放棄王京,退縮至釜山等地,開始與明軍談判。為爭取時間,明兵部尚書石星力主和議。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為界等無理要求,談判破裂。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明神宗朱翊鈞下石星等於獄,以邢玠為薊遼總督,因李如松戰死,任命麻貴為備倭大將軍,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兵及福建、吳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中路李如梅、東路麻貴、西路劉綎、水路陳璘,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朝鮮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打敗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中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但李舜臣和明軍老將鄧子龍也在與日軍的露梁海之戰中犧牲。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主要戰役有碧蹄館戰役,南平血戰,釜山攻防戰,露梁海戰等等。

播州之役
三大征勞民傷財,明末財政空虧,後金戰事竟然耗費高達六千餘萬兩

播州位於四川、貴州、湖北間,山川險要,廣袤千里。自唐楊端之後,楊氏世代統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萬曆初,楊應龍為播州宣慰司使,驕橫跋扈,作惡多端,並於萬曆十七年公開作亂。明廷對楊應龍之亂舉棋不定,未採取有力對策。因此應龍本人一面向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奸淫擄掠。二十六年,四川巡撫譚希思於綦江、合江設防。次年,貴州巡撫江東之令都司楊國柱率軍三千進剿,失利,楊國柱被殺。明廷罷江東之,以郭子章代之。又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三省兵事,並調劉綎及麻貴、陳璘、董一元等南征。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台、三峒天險。又敗應龍之子朝棟所統苗軍。巾幗英雄秦良玉與其丈夫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並偕同酉陽等土司軍一起攻下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三月底,劉綎攻佔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綎進佔楊應龍所依天險之地龍爪、海雲,至海龍囤,與諸路軍合圍之。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播州平。

「三大征」曠日持久,歷時近十年,到萬曆二十八年六月結束。「三大征」雖都以勝利而告終,但每場戰爭都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勝利的同時也付了出了慘重的代價。以至於每讀段歷史,一股寒意油然而生。

但是,「三大征」同樣維護了中國西南、東北、蒙古地區的利益,避免了國家分裂,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大明王朝的統治,踐行了明太祖堅決抵抗外侮的祖訓,可以說這三場大仗是不得不打之戰,是維護華夏之戰。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萬曆三大征經過
歷史上的「萬曆三大征」,到底消耗了明朝多少國力?
世界史上兩大征服帝國,疆域面積突破三千萬,至今無人能敵
細聊萬曆年間三大征,明帝國最後的瘋狂與輝煌
萬曆三大征中大明帝國擁有什麼制勝法寶?
萬曆三大征雖然大獲全勝,但決定明王朝生死的這一仗卻是慘敗!
萬曆三大征,一個繼朱元璋、朱棣之後,明朝最有骨氣的時代
中國史上三大征服王朝,領土突破千萬,最遠到達西伯利亞
歐洲人排的世界十大征服者,拿破崙僅為第九,中國一人上榜
淺談霍去病的三大征
蒙古帝國九大征服世界之戰,最後一場讓中華文明斷層!
古代五大征服猛將:一位征服韃靼一位征服安南,一位滅三國擒其主
世界三大征服兵器:一種征服印度,中國一種歐洲聯軍不敵征服世界
蒙古帝國九大征服世界之戰 最後一場讓中華文明斷層
唐朝十大征伐戰神:郭子儀第五薛仁貴第三,第一最著名李世民國葬
隋朝四大征伐猛將:三位戰死,一位死後奉為神,一位楊廣買屍厚葬
十大征服世界的中國體壇名將,甚至一人壟斷一個項目!
十大征服世界體壇的中國巨星,孫楊劉翔上榜,一人因無敵而退役
明崇禎皇帝背了史上最大黑鍋:明朝滅亡要怪這個皇帝發動三大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