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新科學史:科幻研究》自序
CSSCI聚光燈下的科幻研究
《新科學史:科幻研究》自序
江曉原
2015年8月,《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出版,在上海書展中央大廳舉行新書發布會,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和俞曉群、著名影評人毛尖出席,著名電視主持人李蕾主持,一時各方媒體頗多報導。更出人意表的是,兩天後從美國傳來消息,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獲雨果獎,這是有史以來亞洲人首次獲此獎項,於是網上「劉慈欣為江曉原新書站台錯過了雨果獎領獎儀式」、「劉慈欣剛給江曉原站完台就得了雨果獎」等等聳人聽聞或半開玩笑的說法也不脛而走。周圍一些好心的朋友不禁產生了擔憂:江老師搞得如此高調,會不會影響學術聲譽?
關於這種擔憂,筆者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可以用更為一般的形式表達如下:
一個學者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如果經常在大眾媒體上露面——具體形式包括在報紙雜誌上撰寫文章、接受採訪、出現在電視節目中等等,會對他的學術聲譽產生何種影響?
答案是:在通常情況下,會對該學者的學術聲譽產生負面影響。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兩個:
首先,一個學者的所謂「學術聲譽」,通常認為主要是「學術界」的人們對該學者的評價或印象,然而「學術界」的人們在通常情況下,並沒有義務去查閱該學者學術成果的發表和出版情況,但是他們卻和大眾一樣會接觸到大眾傳媒。於是,當某個學者頻繁出現在大眾媒體上時,「學術界」的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印象:該學者不務正業、浮躁虛榮——你想啊,他整天在大眾媒體上晃悠,還有多少時間用在學術上啊?
而事實上呢?如果你去查閱一下該學者在同一時期發表和出版的學術成果,很可能和那些從未在大眾媒體上露過面的「沉潛」學者一樣多,甚至更多。在學術量化考核愈演愈烈的今天,這一點在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管理部門那裡通常是很清楚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學者雖然經常在大眾媒體上露面,被「學術界」的人們認為是不務正業、浮躁虛榮,卻仍然得到他們所供職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管理部門高度評價的原因。
這裡有一個往往被忽視的機制,即如果有一個學者A,他一年發表了兩篇學術論文,此外什麼文章也沒有發表;而另一個學者B,他一年發表了4篇和A學者所發表的同樣級別或水準的學術論文,此外還寫了12篇專欄文章,結果在「學術界」的小圈子裡,他們會得到什麼評價呢?對於A,人們會說,「他做的都是嚴肅學問」;而B呢?「他發表的大部分都是非學術文章」!這兩句陳述都是「事實」——但是,這樣的「事實陳述」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大家當然都心知肚明。
至於第二個原因,大致就是當年卡爾·薩根出名之後,特別是在西蒙—舒斯特公司為他的小說寫作提綱出價200萬美元預付稿費之後,他的同事們所產生的「強烈的情緒」,這裡就不多說了。
不過要說這種負面影響,如果會作用在筆者身上的話,應該已經作用過20年了。事實上它到底是否真的在筆者身上作用過,也很難判斷。也許是因為筆者比較幸運?也許是因為筆者比較遲鈍?也許是因為筆者應付尚屬得宜?誰知道呢,反正多年來筆者未曾為此受過什麼困擾,一直安心快樂地做著自己喜歡做和應該做的事情。
在筆者的科幻影評集《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引起媒體關注時,筆者多次告訴媒體,影評集只是筆者「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的一個副產品,在這個副產品背後,是有學術研究提供支撐的。
筆者這些年經營的「學術自留地」之一,自己定名為「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就是將科學幻想作品——有些是成功的文學創作,有些是失敗的科學探索——納入科學史的研究範疇之內。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前人從未嘗試過的,因為科學史領域以往「只處理善而有成之事」的潛規則,遮蔽了科學發展歷史的很大一部分。
筆者耕耘這塊小自留地的學術拍檔,是穆蘊秋博士。她原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她的學位論文《科學與幻想:天文學歷史上的地外文明探索研究》是「對科幻作品的科學史研究」方向上的第一篇博士論文,於2010年以優異成績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如今她是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的青年教師,聰穎勤奮,被研究生們譽為「傳說中的穆師姐」。她畢業後願意和我在這塊小自留地上繼續耕耘,我們的研究領域還在逐漸延伸。正值她的博士論文即將出版之際,我們合作的《新科學史:科幻研究》也即將付梓,正好讓我們將這些年的耕耘收穫回顧一番。
所謂「學術自留地」,當然是出於個人興趣,本來不一定符合體制內的評價標準。不過倘若能夠符合,自然更好。在筆者供職的上海交通大學,管理部門對於文科學者的體制內評價標準,和國內許多高校一樣,是眾所周知的CSSCI期刊——只有發表在CSSCI期刊上的文章,才計入「科研成果」,發表在其他刊物上的任何文章,在學校管理部門那裡都是不能計入的。
本書中收入了11篇學術文章,其中8篇發表在CSSCI期刊上,1篇發表在學校認定等同於CSSCI期刊A類的期刊上(《自然科學史研究》),還有1篇原本也發表在CSSCI期刊上,但我們收入了它發表在非CSSCI期刊上的完整版。也就是說,這11篇學術文章中居然有10篇是符合體制內評價的「學術成果」。即使在本書附錄的16篇非學術文本中,還包括了至少1篇CSSCI期刊文章。
在小自留地上的耕耘,本來只需「但問耕耘不問收穫」即可,況且CSSCI期刊和文本的學術形式之間也並無必然聯繫。不過這次我們檢視歷年在這塊小自留地上的耕耘成果,還真有點意外的喜悅。
2015年11月21日深夜
於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TAG:嗑嗑院 |
※科幻、科普、科學結合經典,《宇宙的光榮》再版
※吳岩:科幻作品與科學教育
※專訪劉嘉麒:科幻是基於科學的幻想 並為科學創新提供靈感
※科技史名家江曉原最喜歡的25部科幻電影
※軟科幻小說之王蘇禹《新世》掀起軟科幻文學崛起
※《科學小飛俠》真人版科幻電影!
※《論自由》與《威爾斯科幻經典》
※《新山海經》三部曲里的神話與科幻
※科學家宇宙探險源於科幻小說?
※原創科幻:門(二)
※「雨果獎」得主劉慈欣:科幻生於科學 死於科學
※科幻與科學:《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卡岡都亞
※「2016中國科幻季」:劉慈欣稱科幻生於科學死於科學
※《異形:契約》影評:闡釋科幻哲學的人類淵源
※科幻史詩《西部世界》曝20張新劇照
※科幻漫畫史詩巨作《鐵血騎士》新書發布
※烏托邦與科幻文學研究國際會議
※科幻片《靜音》曝劇照 《魔獸》導演鄧肯瓊斯新作
※《沙丘》科幻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