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秋聊月亮-關於月球的科學知識

中秋聊月亮-關於月球的科學知識

中秋聊月亮-關於月球的科學知識



1、月球作為一顆衛星,相對於它的母行星地球來說,簡直是太大了。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里,而月球的直徑是3467公里,達到了地球的27%。比如太陽系中地球的姊妹行星「火星」,它雖然有兩顆行星,但大的那顆直徑也才23公里,只有火星直徑的0.34%。如果在火星上看它的兩顆衛星,也就是兩顆亮度還不錯的星星,其實這才是行星系統的常態,而像地球上能看到這麼大這麼圓的月球,反而是非常罕見的。而這個這麼大的月球對地球生物演化以及人類科學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2、地球和月球剛形成的時候,它們的距離還不到現在的一半,那時候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是非常巨大的,能輕鬆的在大海中拉拽起了幾百上千米的高度的巨浪,相當於每天都在發生巨大的海嘯,而且那時候地球自轉速度也比現在快了一倍多,這就像一台巨大的翻滾的洗衣機。海嘯不斷沖刷著海岸線,溶解了岩石中的大量的礦物鹽,以及隕石和彗星帶來的含碳有機物,這樣的海洋環境是非常有利於一些複雜的大分子鏈的形成,而這些大分子鏈最終形成了最原始的DNA片段。所以說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可能就無法形成生命,或者生命出現的時期會晚很多。


3、美國在一系列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在月球上放置了幾塊激光反射鏡,用來精確的測量地月間的距離,結果發現月球每年以3.8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按照這個速度,大約幾億年後之後,月球將會徹底脫離地球的引力,成為一個太陽的一顆行星。而當月球離開了地球的時候,地球的自傳將會變的很不穩定,自傳速度會逐漸加快,並且自傳軸會開始搖擺,四季變化會消失,地球的生態系統將會被嚴重破壞,逐漸變的不適合現在的物種生存。


4、月球對於人類認識這個宇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為月球非常大,所以才會有日食、月食這些天文現象,古希臘人就是根據月食,計算出地球是個球形,並且計算出了月球的大小以及地球和月球間的距離。而月球的周而復始的有規律的盈虧變化,也為了人類提供了最早的計時工具。這些在我們現在看來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對古人來說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認知升級,這種認知升級的不斷積累才有了現在的文明。


5、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科學的兩大根基,但對於當時的物理學界來說,廣義相對論因為使用了非常複雜的黎曼幾何作用數學工具,大部分物理學家因為不懂黎曼幾何而無法理解廣義相對論,當時就傳言說只有3個人能看懂廣義相對論。所以當時大多數科學家其實是不太相信廣義相對論這套理論的,這時候科學驗證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1919年,愛丁頓率領的團隊就是利用沙羅周期的日全食拍攝的照片從而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光線偏折的預言,廣義相對論才被科學界廣泛接受,所以如果沒有這麼大的月球完全擋住太陽,那廣義相對論被主流科學界完全接受可能就要遲很多了,那現代科學和天文學的進程可能也會慢很多了。

6、月球對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月球是人類唯一登上過的地外星體,這對於人類將來登陸火星甚至是更遠的星體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練習場,有科學家就推算過,如果沒有月球這個練習場,將來人類登陸火星的進程至少會慢50年以上。


當你和家人朋友一起賞月的時候,跟他們講講關於月球的科學知識,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最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向自由之路 的精彩文章:

TAG:奔向自由之路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月球日 關於月亮的秘密你知道嗎?
【中秋特輯】月球
科學揭秘:太平洋的坑與月球什麼關係?地球曾經有兩個月亮?
月球漸漸逃離,科學家為月球上的「外星人」擔憂
新技術助科學家在月球建網路基站,明年人類或能與「月球人」聊天
中秋:茫茫宇宙中的渺渺月球
人類月球日:看中國「嫦娥」與月球的親密接觸
人類月球日 走向深空,中國人從月球開始
根據月球隕石科學家推測月球比太陽系都古老
月球上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月球的起源與年齡
月球背面到底隱藏什麼?科學家:月背或為外星人的駐月基地
史上20大月球探測任務:「嫦娥」奔月
月球驚天秘密照片,科學家至今未解
「月震」證明月球是個中空的金屬球
人類和月亮的千年緣分 BBC紀錄片講解月球冷知識
探月之後 出征火星-專訪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
中國人的驕傲,中國玉兔月球車拍出10張最清晰月球表面照片
月球人類的第二家園——2018年中國將在月球上種土豆
美國宇航局發布月球上獲取的6個神秘圖像,將讓我們重新認識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