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答疑第三期:修身養德的最高境界,便是與大道融渾為一
朱高正老師《近思錄》答疑
丙申年八月十四丨精彩回顧
本期主題:格物窮理
潘鷹
請問朱老師,第三篇第29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言道之體如此,這裡須是自見得。張繹曰:此便是無窮。先生曰:固是道無窮。然怎生一個「無窮」便道了得他?——想問問老師對此處所言「道之體」的理解,謝謝!
孔子以川流喻大道,在於川流不息,猶道之不息,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修身養德的最高境界,便是與大道融渾為一,道即我,我即道,無片刻中斷。這樣才不會流於粗糙,才是精一之功。
朱高正
彭松
請問朱老師,《論語》里講:「君子不重則不威」。儒家的修行人是很嚴肅嗎?平時要保持怎樣的心態?
重為莊重,穩重。威為威儀,威嚴。並非嚴肅到不苟言笑,而是寬裕溫柔,足以有容;齊荘中正,足以有敬。從容不迫,松而不懈,安祥自然。
朱高正
含章可貞
請問:近思錄裡面引用周易200餘條,主要是周敦頤和二程,偏於義理,請朱老師講一下,初學者怎麼看觀象和義理?
初學者當然不能一下看懂,但耐心看還是看得懂。我那本《近思錄通解》就是為不懂易經的人而作。看了這兩百條,再去讀易經,就輕鬆多了。
朱高正
欣泓
您在《近思錄通解》序中講到,由近思錄進入四書,由四書進入六經。為什麼說由《近思錄》進入四書?指的是學習次序嗎?
朱子說,《四書》,《六經》之階梯;《近思錄》,《四書》之階梯。這是一代大儒揭示的讀經路徑。《四書》是兩千多年前的經典,《近思錄》是八百多年前的經典。後者回應了佛道兩家的挑戰,前者沒機會回應,而且後者的含金量不如前者。比如《論語》涉及很多古代的禮器、禮制,與義理無關,卻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弄懂,且價值不大。
朱高正
顧勉
朱老師您好,請問「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觀念是否和我們今天所強調主張的融會貫通有所矛盾?是否過於強調「分殊」而忽略了根本的「理一」?
沒有循序漸進的功夫,何來融會貫通?沒有對部分深入的研究,何來對全體的把握?為學切忌躐等而進,要先下紮實的功夫,不要急著作總結,要耐得住寂寞,在基層蹲點搞調研。
朱高正
陳子萱
朱老師好,按照朱熹小學的精神,現今的小學童蒙教育如何開展為好?近日多有報道弟子規等讀經現象為人詬病!
弟子規不適合初中以上的人讀,更不適合成年人讀。弟子規不就孔子講的那25個字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已有思辯能力的人應先將這25字記熟,吃透其中的義理。心悅誠服之後,就以這25字蘊含的義理做為我們立身行事的圭臬,何必去死讀硬背那1080字?那會智能倒退的。
至於初中以下的小孩,也不可照背那1080字。畢竟作者離今已三百多年,時移勢遷,很多細節已有不同了。
朱高正
漲潮
多謝朱老師,我是張潮,請恕我冒味。
用大白話來講吧,就是我這人雖然算不上富裕,也算是小康,可是我總覺得為了掙錢這點事,沒勁,看到身邊有些人遭遇不公平待遇,總想像古代的俠客一樣,仗義執言,與惡周旋,可是我不知道自己這種想法算不算異類?迷茫。望大師指點迷津~其實之前,我也做過同樣的事情,也討得到公道了,問題是我該不該堅持?
我一輩子向來如此,當然要見義勇為,只要自己力有所逮。但不要犯下類似子路的過錯,要審時度勢,量力而為。
朱高正
漲潮
願大師賜教?子路的錯誤
夫子罵他「野哉由也」,太過莽撞,近於好勇鬥狠,不足為訓。後來死於衛國內亂,孔子可早就預見了。
朱高正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2943439833@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衛靈公第六:直哉史魚章
人生要訣:九不懂 九不可
衛靈公第五:子張問行章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美妙詞句 陶醉了你我
TAG:騰訊儒學 |
※人生:五後悔,四大件,三境界,二重天,一無悔(句句精闢)
※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如何,看這一點就知道
※做人:六大底線,六該,六大重要,六種最高境界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一顆慈悲之心!
※這才是臨摹的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就是這一個字
※據說,這才是剪短髮的最高境界
※這才是真正的「中庸」,一種極致的理想,一個高明的境界
※最高境界的炫富,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這就是臨摹的最高境界!
※這才是剪短髮的最高境界!
※一隻橘貓的小憂傷,這才是吃貨的最高境界!
※五心有三,便是境界
※吃牛肉湯的九大最高境界,你修鍊到哪一層了!
※厚道,是精明的最高境界!
※老子把做人的最高境界,稱之為像「水」一樣!
※這樣秀恩愛,才是虐狗的最高境界!
※愛情的最高境界就是這兩個字
※與人交往的最高境界,就是這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