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渡:度人與度己

楊渡:度人與度己

楊渡:度人與度己



文 |楊渡

「優人神鼓」(以下簡稱「優人」)創辦人劉若瑀要出版一本新書:《77個擁抱》囑我寫一短序。


這是一本奇書,我卻不知道如何定位。


是一個修行者的內心記錄?是善念付出與實踐的反省?是度人者事後靜思的回顧?是一個母親與孩子的衝突、對話與和解?還是生命修行的觀照?


或者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根本一本驚悚小說?

稍稍了解黑白兩道,曾採訪過各種新聞而略知人世艱難、社會黑暗、世界不美的自己,這本書,看得我驚心動魄。那恐怖感,絕對比驚悚小說更刺激。


故事起源於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世界經濟瀕臨崩潰,文化演出活動停止,文化表演團體面臨斷炊之虞。當年11月,我剛接任文化總會秘書長,便建議會長馬英九,與其坐困愁城,不如宣布由「文建會」撥預算,請文化團體進行藝術下鄉活動,進入偏鄉學校、弱勢群體、監獄工廠,讓人文藝術與民間分享,讓平時無緣藝術的社會底層,有機會分享到藝術的美好。


就這樣,優人神鼓申請到計劃經費,到了彰化,去彰化監獄進行藝術下鄉活動。公益團體進入監獄教藝術,例如陶藝、繪畫、音樂是有過的,但表演藝術團體進入監獄,這是第一次。


沒有人知道,他們會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


三年後,彰化監獄邀請我去參觀鼓舞打擊樂團的表演,那是優人努力的成果。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如果監獄,變成藝術學校》,對此讚嘆不已。同時文化總會也展開「為台灣文學朗讀」活動,邀請作家受訪朗讀自己作品,再將訪問與朗讀錄音分送給監獄,與受刑人分享。另外也邀請十二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者,包括李永豐、鄭宗龍、王小隸、方文山、王浩威等去監獄演講。

由於成效還可以,延續此一理念,今年我特別邀請「差事劇團」到青少年監獄舉辦表演藝術訓練營隊,訓練學生表演、編劇和安排演出。但過程可能也有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例如,開始之前,監獄方面就提醒我們:「要注意這些孩子都很能表演,特別是演出什麼檢察官、銀行、政府官員之類,這個是詐騙集團早就訓練過了。聲音和演技都超出他們的年齡哦!」


由此可以見,善心理念的實踐,背後還有許多該注意的人性的複雜層面。

楊渡:度人與度己



我所未曾料到的是,「優人」與鼓舞打擊樂團的關係,會從監獄延伸出來,變成一個長遠的計劃。為了讓更生人有更好的訓練,劉若瑀不但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為「優人」之下的另一個劇團,更與他們建立如同母子般的關係,讓他們住進家裡,一起生活。這也是看了書才知道背後竟有如此深邃複雜的故事。

在監獄不自由的環境下,受到相對局限,要訓練受刑人容易,可一旦出來,天地寬廣,人性複雜,如何與熟悉黑道文化的更生人相處,帶領他們走出舊習性,成為一個藝術家,那絕對不僅是藝術的、學習的、教育的種種考驗,更是人性最嚴酷的試煉。


一向只有藝術與修行經驗的劉若瑀,可能不了解其中複雜,卻在一心度人向善的信念堅持下,滿懷愛心,出錢出力,費盡心思,與他們糾纏衝突,走了半年。這半年,愛憐的、憤怒的、真心的、欺騙的、撒嬌的、恫嚇的、義氣相挺的、無情背叛的……一幕一幕演出,最後如夢魘般壓著她,直到她喘不過氣來,才終於宣告放棄。這一場遭遇,對人性的所感所知,恐怕遠超過她前半生的總合吧。


然而,讀完此書,這些驚心動魄的際遇,卻都凝結成她沉思的力量。讓她看見過去和自己叛逆的孩子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自己的訓練與創作是不是太制式,控制性是不是太強等等,甚至讓她看見自己的內在……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因緣業力,路在前方,自己不走,誰也沒辦法。這也是多少際遇無奈之後,才慢慢體會到。對這些孩子如此,我們自己何曾不是如此?

然而,蘭姐的故事卻讓我想到《金剛經》說的:「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劉若瑀有度了誰嗎?


存著度人的善念,劉若瑀的這一段試煉時光,卻彷彿是走向更深層修鍊的開始,一如見到人性之三十二相,了解諸相非相,才能見到更內在的本質。這一路走來固然艱難,卻是人性最好的見證。它一一記錄在書中。


而一心度人的善念,或許最後度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吧。


即使再艱難,那是何其幸運的事。

楊渡:度人與度己



【作者簡介】


楊渡| 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台灣詩人。


【精華推薦】


·END·


大家∣思想流經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見 · 價值 · 美感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老貓:這個攝影師拍下了二十年來的中國話劇史
竇靖童就是王菲和竇唯的升級版
李伯重: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天太冷
李長聲:規矩太多的日本
西門媚:你琢磨陌生人的時候,陌生人也在琢磨你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楊渡:日本統治下台灣人的心聲,都在這些歌里了
楊渡專訪陳映真:個人必須回歸階級
楊渡:百劫回歸的作家
楊邪VS楊渡:父子詩行
楊渡:對仇恨的語言,保持警覺
楊渡:給青春一次漂亮的轉身
楊渡:在時間的長河中
楊渡:謎一樣的歷史老師
楊渡:當政治的風暴過去,什麼會留存下來?
楊渡:生死這一課,我們何曾學過?
楊渡:未來有兩大趨勢難以避免
楊渡:日據下的台灣奇女子
楊渡:她們才是真正改變台灣歷史的力量
楊渡:小燈泡能照亮誰的心?
中國成語大會選手楊渡寄語12刻:12刻拾字,關乎世界,關乎生命
楊渡:在東京上空灑下傳單的台灣人
楊渡:1949文化人南渡成為台灣的轉折點
楊渡對話陳冠中:1949 文化南渡與台灣
楊渡:二十年前台灣走過的路,大陸正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