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開示】把心帶回彌陀家
「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四海皆兄弟」。我們雖然還沒到極樂世界,像曇鸞大師這首偈子,像印光大師說「未入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未離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這不是入大會眾門嗎?
所以,我們各位如果專修念佛,仰投本願,那麼現在你的戶口、你的名籍已經登在極樂世界大會眾了,這叫入大會眾。各位有沒有入,那要看你自己。
「入大會眾數,心得寂靜,猶如歸家安住」。
我們好多念佛的老年蓮友、青年蓮友,就是一種宅門的感覺。這個「宅」不是在家裡那種宅,而是心安穩了,安住了,知道自己人生的歸宿,決定有歸家的感覺,這就是宅。所以我們取的名字就叫「彌陀之家」。如果沒有宅門,怎麼敢叫「彌陀之家」呢?
《大學》里有一句話,也可以增加我們的體悟: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就是要有止,止就是能安住,止於某一個點。像我們念佛人,我們止於什麼地方?作願往生極樂凈土,以極樂世界作為我們止的點。我們心中一旦安住這裡,安住於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安住於極樂往生,這個心就非常穩定,這就是止。
止在這裡,心就安了,就能有所慮。慮是什麼?就可以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過娑婆世界的生活。
「慮而後能得」,過得有滋有味,不然就會亂糟糟的在那裡想。
所以說,如果沒有這個「止」,我們的想是亂想,亂想凡夫。所以這話說得很好,「止而後有定」,如果根本的目標沒有達到,沒有這個「止」,那你怎麼會有定呢?
這個「止」也可以講是人生的目標,人生的正確目標如果沒建立起來,生活是不能安定的,心是亂的;沒有定,就靜不下來,再怎樣靜也是動亂的;沒有靜,就不能安,心是不安穩的;沒有安,就不能慮,所有的思慮、考慮、考慮方法,都是亂想,都不是正思惟,都不順合正確的道路。
最後的結果怎樣呢?沒有得,最後結果都是虛作,都是空想一場。
我們凈土宗念佛人,「止」,就是止於極樂,止於彌陀本願救度,心裡就定了;定了,人生就平靜了;靜了,心裡就安了;安了,就可以展現人生智慧了——慮;然後人生當中,自然就有所得。
摘自:《往生論》要義講記
轉發自:佛子如林微信
掃一掃即可關注(或長按,識別二維碼直接關注)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編輯:妙法佛音(miaofafoyin520)
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南無阿彌陀佛!
【佛典故事】富貴修行難
【素食養生】瘦身六種魔力食物
【心籟之音】心的牆院
TAG:妙法佛音 |
※【法師開示】向阿彌陀佛敞開心扉
※【法師開示】邀你入住心靈的家
※【法師開示】厚待自心
※【法師開示】我只靠阿彌陀佛
※【法師開示】發起弘法的心
※【法師開示】哪裡能看到阿彌陀佛?
※【法師開示】心以愛為食
※【法師開示】至誠心
※祖師禪開示:安心秘法
※【法師開示】心空則靈
※【法師開示】心一打開,自在洒脫
※【法師開示】念佛人的自然心態
※【法師開示】誰救我 ?!
※【法師開示】說算命
※【法師開示】我們的心就是佛的道場
※【法師開示】彌陀的愛包容一切
※【法師開示】養老在於養心
※【法師開示】磨刀石
※【法師開示】人心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