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須棄袍的惡名,曹操擔不起,金朝第一名將名副其實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割須棄袍這則成語典故來源於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曹操率軍與馬超在潼關交兵,曹軍兵敗,馬超乘勝追擊,曹操於亂軍中怕被認出來,把鬍鬚割掉,把長袍丟棄,落荒而逃才撿得一條性命。從此,『割須棄袍於潼關』加入了『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綉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奪船避箭於渭水』的行列,成為了曹操知名的敗仗,人生的污點。然而翻閱正史記載,卻找不到曹操任何有關於割須棄袍的記載,這自然又是《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一大傑作,完全是虛構出來的。
既然曹操承擔不起割須棄袍的『美名』,那歷史上有誰能承擔得起呢?答案很出人意料,在人們印象中敗國弱兵、不堪一擊的南宋,竟然曾經讓大名鼎鼎的金兀朮(完顏宗弼,完顏阿骨打第四子,金朝第一名將)割須棄袍,狼狽不堪過。
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後並沒有退兵北歸,而是制定出了滅亡南宋,統一中國的策略。金國把主要的軍事力量集中在陝西一線,準備從秦隴攻入四川,控制長江上流,然後順江東下,形成一個大迂迴的戰略包圍圈,置南宋政府於死地。
兵來將擋,川陝是南宋的戰略要地,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南宋於公元1129年授命名將張浚擔任川陝宣撫處置使,以抵禦金軍在川陝的戰略進攻。
公元1131年,金兵大舉進攻川陝的首要門戶——和尚原,和尚原是通往四川的第一道關隘,勢必固守。「和尚原最為要衝,自原以南,則入川路散;失此原,是無蜀也」,南宋大將吳玠、吳璘兄弟奉張浚之命,承擔了保衛和尚原的任務
首戰和尚原,吳玠拒險而守,憑以逸待勞之策戰勝了幾倍兵力於己的金軍。
金軍統帥金兀朮聽聞前線吃了敗仗,十分震怒,當年十月,他親率金兵10萬而來,聲勢浩大,結連珠營,壘石為城,與吳玠相拒。
面對金兵的強大攻勢,吳玠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三計連出。
第一計是拋磚引玉,為了引誘金兀朮到和尚原這個易守難攻之地與宋軍決戰,宋軍主動放棄了神岔關。隨後金兀朮果然上鉤,尾隨來到和尚原。
第二計是以逸待勞,金軍奔襲到此後,宋軍早就做足了準備,他們依託有利地形予以阻擊,使用床子弩輪番射殺,頓時箭射如雨。金軍的兩次衝鋒都被打退。
第三計是無中生有,虛虛實實,黃昏時分,金兵開始撤退,吳玠又趁他們慌亂的時候派兵繞到後面進行掩殺。晚上,吳玠又命令射手拿著強弓,看到金營哪裡有火光就射向哪裡,嚇得金兵不敢點火,飯都吃不成。二更時分,吳玠乾脆襲擊金兵大營,又累又餓的金兵被殺得鬼哭狼嚎。四更時分,劫寨獲勝歸來的宋軍意猶未盡,殺氣正旺,在與來接應他們的宋軍會合後又向大散關的金兵發動進攻,金軍又被殺得大敗。此時的金兀朮就像泄了氣的皮球,而金兵早已人疲馬乏。
次日凌晨,金兵後撤。吳玠早已做了準備,聽到金兵後撤的消息,馬上下令全線反攻。從和尚原到神岔關,金兵死傷累累,屍橫遍地。連金兀朮也身中兩箭,為了逃命,他竟然剃掉鬍鬚換了衣服才逃走,為的是防止被宋軍認出。至此,和尚原大戰以金兵的慘敗告終。史稱,金兀朮「自入中原,其敗衄未嘗如此也」。
由此可見,金兀朮才應擔當起割須棄袍的惡名。
關羽雖無敵,遇上一個老實人,卻輸得心服口服
孫劉之間的死結,其實一招能解,但劉備諸葛亮不願意
此人上梁山不可思議,做好漢理所應當,還成了神仙
此人家世堪比袁紹,才智不輸郭嘉,曹操卻容不得他
上梁山做好漢難不難?不難,此人三句話就成功了
TAG:燦爛海灘 |
※不是岳飛、韓世忠!這兩位將領,讓金兀朮割須而逃
※馬超武藝高強把曹操也殺得割須棄袍,為什麼關羽卻一直看不起他?
※曹操手下10大武將,有一人曾把他打得割須棄袍
※割須棄袍,奪船避箭,馬超為什麼在蜀國就牛不起來?
※曹操竟因為一個夢就殺掉了他!後來被他兒子逼得割須棄袍
※揭秘:馬超打得曹操割須棄袍的致勝武器是什麼?
※李勣:讓李世民割須合葯的純臣(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武廟72將系列:李勣 讓李世民割須合葯的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