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虧白銀六百萬兩,明朝為何要搞「七下西洋」?
(明代麒麟補子)
歷史上的宦官,很少有正面形象。明成祖朱棣以「靖難之役」,完成了從藩王到帝王的成功轉身。而為明成祖完成一個神秘壯舉的鄭和,恰恰是個宦官太監。
鄭和(1371-1433),原名馬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雲南人。馬和姓鄭乃明成祖所賜,誰也不曾料到,這個「國姓爺」鄭和,享受的還不是一時的風光,而是永久地寫入了丹青史冊。
朱棣由藩王「發家」為帝王,是他從來就不會做蝕本的買賣。他讓而立之年的鄭和名利到頂,是因為有一根在喉骨鯁需要鄭和幫他拿下。骨鯁在喉,寢食難安,朱棣需要不惜代價。這個代價,幾乎傾其國力——
(鄭和寶船鐵力木船舵)
永樂元年五月,朱棣下令福建建造137艘遠洋帆船。三個月後,又命蘇州船廠以及江蘇、江西、浙江、湖南、廣東諸省,另造船舶200艘。同年十月,又令沿海各省迅速改造平底運糧船188艘。而朝廷直轄的龍江船廠,林立的兵士如臨大敵,數以萬計的技工晝夜加班。四年左右的時間裡,單是《明實錄》記錄在案的大型新建(改修)船隻,即達1680艘以上的。
造船所用的材料,皆是上等的柚木。木材幾乎來自全國,長江、岷江上游的木材,是順流而下漂至各大船廠。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的時代,海量的採伐不盡消耗森林資源,巨木運輸也足以勞民傷財。但這場運動過於久遠,細節很難完整復原,只有《二申野錄》這類野史,留下一些奇聞趣事:朝廷需要巨木,工部尚書宋禮取材於蜀地,但得到的巨木又沒有運輸道路,便動用上萬人緊急開山。最後這個龐然大物自己走了起來,翻山越嶺,發出地震一般的聲音。
「神木」飛翔,似乎節省了蒼生百姓的無數汗水,但可以想像,那時的大半個中國,實際上都捲入這場浩大的造船運動。
朱棣要造什麼樣的船?寶船。寶船究竟什麼樣子,今天尚能看到它的一只舵桿,長度為11.07米,差不多是一輛公交車長度!所謂的舵桿,不過是船隻舵葉的控制聯動桿。以舵桿推算,這艘船的舵葉大約為6米,近三層樓高。錨、舵轉動時,需要幾百人一齊動手,航行時要張開12張帆。史料記載:寶船「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一號寶船,長度為140.7米,寬度為57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面積比標準足球場大三分之一,體量接近海軍最新式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當時的世界,根本沒有第二艘。
任何一個世界記錄,都會付出曠世代價。著名史學家黃仁宇先生說:永樂初年之通貨膨脹,變本加厲。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嚴重經濟問題?就是因為朱棣的「大手筆」,王朝的支出常常在實際歲入的兩至三倍。通脹的同時,百姓的徭役大幅度增加。朱棣便修改了他父親朱元璋制定的規則,將農戶三十天、匠戶三個月的徭役,一律延長至六個月。而據相關史料,這些服役者通常一年之後仍無法歸來。
如此不惜血本,朱棣究竟為了什麼?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朱棣只是要找到一個人。
——當初,燕軍破城而入時,建文皇帝朱允炆欲拔刀自盡,少監王鉞攔住了他:陛下不可輕生,太祖生前留有一個箱子,並說子孫若有大難,可開箱一視,自有方法。朱允炆命王鉞取箱,打開一看,內有度牒三張,白銀十錠,剃刀、僧服等物。朱允炆嘆息一聲:「天命如此!」然後剃髮,縱火焚宮,著僧服潛逃而去。
——這是所有朱允炆下落的開頭,應該真實。當日朱棣指著一具屍體,斷言就是朱允炆。其實,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話。因為在現場處置後,朱棣立即秘密拘捕了溥洽。溥洽,是朱允炆的主錄僧,並且這一關就是十幾年。既不殺,也不放,就是拿溥洽作為一條破案線索,以便找到朱允炆。
與朱允炆一道消失的還有玉璽,也就是帝國的公章。號令天下的玉璽問題,藐視嚴重,其實無關緊要——皇帝的寶座都沒有了,玉璽也就是一枚私人印章。事實上,朱允炆的玉璽也與朱元璋不一樣,朱棣沒有必要節省石頭上刻字的錢,把朱允炆的玉璽蓋在自己的公文上。朱棣即位的第三天,他即陸續啟用新朝玉璽,皇帝親親之寶、皇帝奉天之寶、誥命之寶、敕命之寶等,寶璽即達十七顆。
只有朱允炆的下落非同小可。但朱允炆出城後的去向,大概又不下一百種。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中,更有詳細的記載。《明史紀事本末》之說,雖未被後世史家採信,但作為一個嚴謹的學者,谷應泰不可能是信口開河。正史、野史中朱允炆的諸多去向,歸納起來無非只是兩類:一個是國內,一個是國外。如果說朱允炆被仙人救走,老百姓可能信以為真,但朱棣絕對是不會相信的。
「靖難之役」後,朱棣隨即展開大規模的搜捕。國內的搜捕,朱棣秘密地交給了胡濙。
胡濙,常州人。胡濙算不上朱棣的嫡系,但他是一個很特殊的人。胡濙出生時毛髮皆白,後來才轉為正常人。胡濙性格特殊,「喜怒不幸於色」,非常適合從事秘密工作。
當時的胡濙任兵科給事中,朱棣將他提拔為戶科都給事中。細心的人應該看出來了:兵科,應該有一定的偵緝經驗。而戶科,主要是干財會業務。讓一個有偵緝經驗的人,披上財會人員的外衣,悄悄地從事老本行,朱棣確實是領導秘密工作的老手。
朱棣給胡濙的公開任務更蒙人——尋找仙人。胡濙到處鑽,採用什麼手段,都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仙人什麼樣,如何找仙人?這個業務誰都不懂。
可惜,十幾年的時間裡胡濙一無所獲。在朱棣離世前,胡濙只告訴他一种放心的答案,沒有告訴他具體的結果。胡濙最終到底對朱棣說了什麼,後人也只能拚命猜測。
跨國搜捕,朱棣秘密地交給了鄭和與李挺。為什麼選中鄭和?據傳朱棣同樣曾徵詢了具有「特異功能」的袁忠徹看法,袁忠徹說:「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
太監李挺,是鄭和的朋友與同事,也是很有能耐的一個人。朱允炆的下落,差一點在李挺的手上水落石出。李挺曾得知有兩位神秘的僧人,自武昌羅漢寺出發,乘船進入到了潯陽,再由鄱陽湖南下。他又從信江得知,曾有一位賣鹽商人陪伴兩位僧人,由鷹潭向南出發,可能前往福建。李挺一路狂奔,迅速追到了泉州。
泉州很早就是通往海外的重要港口,南亞、西亞、東非等各種膚色的商人,在這裡都能見到。泉州開元寺的住持告訴李挺:幾個月前,確實來過兩位內地僧人,但他們已經踏上了一艘阿拉伯商船,去了海外。
李挺的心都涼了,海天茫茫,哪裡去追?
李挺結束,鄭和開始。
(清繪明代世界地圖 據傳是鄭和下西洋繪製)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朱棣發出行動命令:「遣中官鄭和等齎敕往諭西洋諸國,並賜諸國王金織文綺彩絹……」
——這是見於《明太宗實錄》的最初文字記錄。沒有抓人的事,沒有打仗的事。僅僅出於國際間友好往來的需要,鄭和代表朝廷給欠發達的國家提供經濟援助,給小國領導人贈送禮品。真是如此,那陣式也太過了。
334年後,正式面世的《明史》,將這樁外交活動進行了補充:「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保密時限已過,沒有必要再誤導後人。
這在當時的海外小國,見到鄭和的隊伍,絕對是大吃一驚——人太多,「二萬七千八百餘人」。
就這樣,鄭和一共七下西洋。每一次出行,回來時都有沿途諸國搭順便船的。說是來中國朝貢,實際上就是做穩賺錢的買賣。回去時,還要搭另一趟順便船。一個大國,怎麼會計較這點小事呢?而有些小國,純粹就是來中國免費旅遊。浡泥(汶萊)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領王室成員一百五十多人,在中國吃喝遊玩幾個月,不幸病逝,喪葬費都由朱棣埋單了。蘇祿國王就曾帶著老婆、孩子、親戚、朋友一群三百多人,免費來到中國,也免費吃住了一個多月。拿中國的遠洋船隊當往返輪渡,鄭和根本就沒有歇息的時候。
(沈度 《瑞應麒麟圖》)
永樂二十二年(1424),朱棣逝去。明仁宗即位後,下西洋行動宣告停止。
明仁宗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病逝後長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
朱瞻基有「明君」的美譽,他與其父更被史家稱為「仁宣之治」。明宣宗做過很意思的幾件事:他發動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掃黃運動」,查封了首都的大批妓院,廢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員攜妓宿娼。此外,他還有意將首都遷回南京。
明宣宗對鄭和同樣十分信任,出於遷都的考慮,他任命鄭和為南京守備,著手修理南京宮殿,同時修建南京大報恩寺。
但是,明宣宗同樣面臨著內憂外患。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外藩的問題,歷建文、永樂、洪熙三朝,都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朱瞻基即位之後,整治強藩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得以徹底解決。對來自北方蒙元勢力的威脅,明宣宗御駕親征,對其實施軍事打擊。在這個背景下,宣德五年(1430),宣德帝親自召見鄭和,重啟遠下西洋工程詔書曰:「朕祗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大統,君臨萬邦,體祖宗之至仁,普輯寧於庶類,已大敕天下,紀元宣德,咸與維新。爾諸番國遠外海外,未有聞知,茲特遣太監鄭和、王景弘等齎詔往諭,其各敬順天道,撫輯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皇位穩固了,「君臨萬邦」的念頭在所難免。宣德六年(1430年)十二月,鄭和開始了第七次遠航,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下西洋。
(年畫《鄭和下西洋》)
這一年,鄭和年已六十了。據《明宣宗實錄》記載,鄭和率領27550人的遠洋船隊航,「凡所歷忽魯謨斯、錫蘭山、古里、滿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勃利、蘇門答臘、剌撒、溜山、阿魯、甘把里、阿丹、佐法兒、竹步(索馬利亞)、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
第七次下西洋,實現了兩個人的夢想:作為帝王,朱瞻基實現了「君臨萬邦」;作為一個虔誠的穆斯林,鄭和來到了聖地麥加,實現了朝聖的夢想。
宣德八年(1433年)二月,鄭和船隊返航。三月十一日,鄭和病逝古里。古里,二十六年前,鄭和第一次抵達便是這裡,最終他又在這裡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成為歷史與傳奇。
鄭和的故事,需要一個尾聲。因為鄭和的故事,始終與大海有關——這時的歐洲告別黯昧的中世紀,正在發生巨變。鄭和航海,有沒有現代意義上的中西方互動?沒有任何相關跡象。鄭和跟後人想像中的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更是離題萬里。
鄭和航海,根本就不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更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唐代即有遠航海外,明代與之相比,只有規模上的變化,目的則是驚人的相似——直接服務於王朝的權力。
鄭和下西洋的實質,是消除朱允炆式的皇權威脅,同時炫耀武力以賓服四方,滿足朱棣身為「上國天朝」之主的自我崇拜。終明一朝,始終都在實行朱元璋的海禁政策的,雖然有時鬆動一些,而朱棣時代恰恰是最嚴厲的時期。《明太宗實錄》記載:「緣(沿)海軍民人等,近年以來,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國,今後不許。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為貫徹「海禁」,朱棣還責令「禁止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唯一的變化,是朱棣恢復了朱元璋禁止的海外朝貢。
朝貢,是一筆政治臉面賬。而經濟賬,當時就有人算得一清二楚:永樂十九年(1421年),北京紫禁城發生大火,剛剛落成的三大殿蕩然無存,朝中大臣趁機對鄭和下西洋一片反對之聲。翰林院侍讀李時勉等上書抱怨說:「連年四方蠻夷朝貢之使相望於道,實罷疲中國。宜明詔海外諸國,近者三年、遠者五年一來朝貢,庶幾官民兩便。」李時勉等說得非常委婉:由於鄭和下西洋,周邊國家不斷派遣使節進京朝貢,搞得有關接待部門應接不暇。「送禮」的客人冷不得又熱不得,不如少招惹他們,以免勞民傷財。
表面的歌舞昇平,代價是朱棣的一擲千金。萬曆年間的王士性,則給出了朱棣政治賬的直接答案:「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剩百餘萬歸。」
——凈虧六百萬兩白銀,這就是鄭和「西洋」之行!
明成化年間(具體時間史料記載不一),明憲宗受中官鼓動,再次冒出重新下西洋的念頭,遂傳令兵部調取當年鄭和的航海圖等資料。但是,所有的資料都失蹤了。
鄭和航海資料的丟失,據說與當時的兵部車駕郎中劉大夏有關。但是不是劉大夏焚毀了航海圖,同樣沒有確鑿的史料證據。明憲宗企圖重新下西洋之事沒有下文,劉大夏焚圖之嫌最終不了了之,其實都在鄭和航海的實際意義與價值上。
(劉大夏像)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鄭和七下西洋,最初的意義沒有太多的隱秘,最後的意義也無需太多的附會。明朝的大海,「悠然而去漸遠漸小,但則見渺茫茫一發遙空只有天水相連」……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