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發達國家粉碎機和經濟危機背後的根本原因:人類正在進入技術停滯期嗎?

發達國家粉碎機和經濟危機背後的根本原因:人類正在進入技術停滯期嗎?

發達國家粉碎機和經濟危機背後的根本原因:人類正在進入技術停滯期嗎?



金羊毛工作坊:科技創新不是一個線性過程,也不是靠錢就能堆出來,需要的是眾多瞬間的靈感。人類差異性的消失,導致觀念慢慢趨同,政府和大眾希望科技大師能指出前進的方向,但可悲的是,大師們的觀念往往很多時候也是類似的,如果陷入到」局部極值點「,可能再也挑不出來!

文章:發達國家粉碎機和經濟危機背後的根本原因:人類正在進入技術停滯期嗎?


來源: 天涯2014年舊文


作者: 資水東流


實話實說,天涯國際觀察不是一個發表論點的好地方,因為這裡最喜歡的就是站隊和扣帽子,稍微深入點的探討很容易演變成辱罵的場所。

為什麼這個帖子發到天涯國際觀察?因為那個「發達國家的粉碎機」一貼我是在國觀隨意瀏覽時看到的,雖然後來知道是轉載,但本文最初觀點就是來自於對該篇帖子的思索。


我的觀點很長,其中一些涉及數學推導和模擬的部分就不發在天涯了,因為製作圖片很麻煩。


本文的若干觀點其實在讀博的時候就已經隱隱約約萌發,寫過一些小文章,和若干同學有過爭辯和交流,工作後,和海內外同事同學商討過此類問題,不少人在自己領域都感覺到了相似的問題,但促使我寫下此篇文章的直接因素有三點


1、最近偶爾看到了復旦大學韋森教授的長篇論文:從熊彼特的商業周期理論看目前的世界經濟衰退。我對經濟學不是很熟悉,但此篇文章給我一種完全不同與理工科的的體驗,裡面介紹了對2008年來世界經濟衰退的一種新解釋,不是一般大眾所熟悉的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是熊彼特的技術創新浪潮衰竭。


2、天涯論壇上一篇帖子拓展了我的視野。

3、物理學家史蒂芬-韋伯在2002出版的《地外文明在哪兒?》,文中很多觀點對我有啟發。


4、最近Nature這樣的科技期刊和諸如Economist這樣有影響的人文出版物,都開始探討技術創新所面臨的問題。(儘管不少雜誌是持反對態度,但在以前是不敢想像討論此類問題的)。


匆匆寫的,別想別寫,不是嚴格的學術論文,所以很多參考觀點沒有給出來源,有不少文字輸入錯誤,請大家見諒。


在天涯國際觀察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意思是中國是發達國家粉碎機,中國山寨的速度超過西方國家創新的速度,讓創新無法回本,最終發達國家變成發展中國家。這篇文章促使本人開始思考,為什麼山寨的速度能超過西方國家創新的速度?山寨其實指的是技術的擴散,而所謂超過西方創新的速度,本質上是技術複雜度到達了一個新高度,使得進一步的創新進入了瓶頸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大部分技術領域沒有大規模的進步,所謂的晶體管/IT革命只是一個特例,並且在2001年後,進入了一個同樣的停滯時期。


2008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尤其是發達國家,已經萎靡不振快5年了,這5年中,美歐日採用了一切辦法來刺激經濟,除了行政部門的常規刺激政策,金融部門更是以超出常人想像範圍的方式來給市場添加助力,美聯儲一次又一次的搞量化寬鬆,歐洲央行許諾無限制的購買債券,日本乾脆以威脅以印鈔的方式來撬動市場,但即使在這些史無前例的「救心針」作用下,發達國家的就業市場依舊遠遠沒有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而民間的抗議示威則是一浪高過一浪,特別是歐洲那些二流發達國家,都快逼近國家破產的地步了。

和歷史上危機不同的是,本次危機的特點就是拖延時間長,1990年和2001年的經濟危機,持續時間都很短,市場反彈很快。從宏觀歷史看,如果不計1990-1991年的輕微衰退和2001年由於911事件所導致的美國宏觀經濟增速的短期下滑,自1979至1983年的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到2008年以來的這場經濟衰退,整個西方世界已經保持了四分之一多個世紀的經濟增長。


而最新預計是,美國的就業市場要到2016年才能恢復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不是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本來經濟危機和經濟繁榮應該是循環往複的,但這次經濟危機後,似乎看不到經濟重新繁榮的徵兆。


個人認為,此次危機之所以破壞程度深,對中產階級的打擊超過了以往危機,是因為本次危機在反彈階段和過往危機有本質上的區別。


首先,這次危機中,掌握大部分財富的利益集團不願意割肉來餵養失業人群,反應在宏觀層次就是福利社會的崩潰,表現尤以希臘最突出。原因很簡單:蘇聯倒了。西諺有云:兩個相互競爭的魔鬼勝過一個善良的天使。福利社會這個詞本來是蘇聯發明並提倡的,西方為了遏制共產主義,平息社會矛盾,在二戰後向民眾大規模提供福利。但現在東方的魔鬼倒下了,沒有了東西矛盾,西方充滿了所謂的制度信心,因此,一遇到危機,社會福利就是第一個被砍的目標。

再次,南北關係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過去西方的高生活水平是建立在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基礎上的,高價出口工業品,低價進口原材料,但現在南方國家出現了中國這樣一頭怪獸,大規模低價向世界傾銷工業品,並把世界上的原材料價格大幅拉高,兩重煎熬下,西方很多偽工業國的本質就暴露了,諸如西班牙,葡萄牙這樣的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基本沒有競爭力,淪為「歐豬四國」就不可避免了。


從時間軸上來看,人類可能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技術(不是科學)的大停滯時期。如果說前面的東西關係,南北關係是淺層因素,技術上的停滯所帶來的影響則是全局性和長期性的。


熊彼特有句名言:經濟危機是破壞性的創新,就像草原上每次饑荒,活下來都是身體健壯,更能適應大自然的生物。經濟危機的一大好處就是淘汰那些那後的生產力和相關企業,讓社會資金更好的聚集於那些有前途,代表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上。在過去的兩百年里,這條規律一直適應,火車替代馬車,內燃機取代蒸汽機,電燈淘汰煤氣燈,計算機埋葬算盤,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正是由於對以往規律的認識,西方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尤其是美國)慢慢把低端產業向其他地區轉移,認為自己只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技術創新上,抓住高端產業即可。所以我們看到了所謂的」雁行模式「,IT外包,以及富士康這樣的企業。上個世紀90年代,我看西方的報導,都充滿了自信,針對國內有人抱怨產業轉移,所有的西方媒體都會鄙夷的回復:讓中國人和印度人流血流汗,我們抓住高端就行了。


但本次危機後,嚴格意義上講,2001年IT泡沫破滅後,西方突然發現,下一個產業突破點,下一個經濟增長點在哪兒呢?2001年IT泡沫破滅後,美聯儲為什麼將聯邦利率大幅下調?因為在找不到新型產業突破點的時候,必須依靠房地產泡沫來推動經濟發展,滿足資本牟利的需要。當2008年次貸危機導致金融崩盤後,房地產泡沫也就一去不再回頭,沒有了新的投資方向,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美國企業里有著史無前例的充裕現金,國內失業人數一大群,但它們都不願意投資。


先舉例說下技術擴散和技術創新之間的關係。


一塊水泥平地,中央放一個圓形漏斗,漏斗中灌了一些水,很顯然,漏斗中的水會從下面流出來,向四周擴散,漏斗中的水越多,擴散得越快。


要想保持漏斗中的水位不變,上頭必須不停的有足夠流量的活水注入,否則,漏斗中的水最終都會擴散出去,導致水泥地上各點的水位相同。


西方要想保持技術優勢,就必須不停的能夠實現技術創新,保證」漏斗中有活水注入「。如果技術創新的腳步停下來,漏斗中的水位就會下降。


美日歐現在的窘境就在於此。


以我的經歷來說下技術擴散的步驟及其給中國帶來的好處。


九十年代末期,我在南大做本科畢業設計的時候,題目是給一個電路模塊做測試,電路由一個博士提出框架和演算法細節,兩個碩士負責在FPGA上用verilogHDL實現。用現在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實現一個完成特定功能的CPU,主要是要包含幾條特殊指令,完成特定數據的疊加和變換。


設計最終沒有達到最初要求,因為那個博士不知道如何下手,當時根本找不到相關設計資料,想問人也無從問起,只能獨自摸索。


後來在企業工作幾年後,又回學校讀研,碩士階段有一陣子很空閑,自己設計了一個32位CPU軟核,由於技術交流和網路查找,並不覺得有多大難度。博士畢業前,我把電腦和資料移交給了一個碩士師弟,後來聽說,10年,一個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是設計一個4核CPU。


也就十幾年的時間,曾經看上去很高深的技術就爛大街了。


有人會批評到,19世紀末,不少人說物理學的理論大廈已經構建完畢,今後只需要在細節上修修補補就行了,可20世紀湧現了相對論和量子論,把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大大推進了一步。現在說「技術革命的停滯」,不是和當年的情況一樣嗎?


但個人仔細思索後,認為這一次的情況不同於上一次。上一次是認為科學理論已經完美,今後不再需要完善,而這一次的情況卻是,即使我們在科學上有越來越多的理論,我們對世界的了解之處越來越多,但知其所以然不代表就能造其然,我們想發明的東西越來越多,但我們可能越來越難以推進技術的增長。


當然,我不是說,技術馬上就會停止進步,技術目前仍然在增長,但增長的步伐會慢下來。由於新一輪技術革命遲遲難以到達,在以後的歲月里,技術對社會的推動作用,不會像過去一個半世紀那樣顯著。技術很有可能進入一個「增長的停滯」時期,至於時間的跨度,如果不是永遠的話,也是一段非常長的時期。


其實人類文明已經經歷過一次類似的「技術革命的停滯」,從原始社會到古代社會的轉換過程中,農業,馬匹,車輪,冶金,文字所代表的一次技術革命,把人類從蒙昧時代解放出來,對世界的改造遠超之前的原始社會,但在這之後,人類文明的進展速度大大下降,之後幾千年的時間裡,社會生活和技術領域的變化只能用龜速來形容,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話來說,公元1500年的世界和公元前500年的世界差別不大,但長期的積沙成塔,最終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從瓦特改進蒸汽機到現在短短200多年,人類生活已經天翻地覆。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經驗里,「進步」是時代的主軸,周邊的事務似乎在永不停息的變化,而科學技術就是這一切變化的幕後主宰。一方面,科學技術滲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就在短短的三十年內,無數過去只能為精英所享有的產品和服務迅速普及到大眾,如手機,電腦,互聯網等等。另一方面,洶湧澎湃的科技浪潮向舊時代的各種組織,機構和團體施加了巨大的壓力,這些組織,或者崩潰,比如,信息化宣告了前蘇聯基於20世紀20年代對大工業生產的認識而提出的「現代化=電氣化」政策的破產;或者被迫做出重大調整,以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就像IBM公司從大型機轉向PC,再從PC轉向信息服務一樣。


在大部分人看來,技術似乎會永遠不停的發展下去,因而,怎麼可能出現「技術革命的停滯」這種現象呢?


其實,技術的增長已經慢了下來,普通民眾之所以感覺到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一方面是「滯後」效應,另一方面是IT技術在上個世紀70年後的異軍突起掩蓋了其它技術部門的停滯不前。很多現代科技產品,如手機,其原型在半個世紀前就存在了,但一直是一種奢侈品,只有在其它部門的配套科技水平(微電子)跟上來之後,再加上商業化組織和營銷方面的創新,手機才大規模推廣開來,但對於使用手機的普通民眾而言,感覺技術卻是離自己如此之近!讚歎之餘,對技術頂禮膜拜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透過科學技術表面上的喧囂,就會發現,在很多技術領域,人類已經陷入泥沼之中。


在火箭推進方面,沒有任何稍大一點的創新,導致太空運輸的單位質量成本依舊居高不下。納粹德國在40年代搞出V1和V2火箭,不到30年,阿波羅登月飛船在1969造訪月球,把人類的空間跨度拉伸了百倍不止,在當時,很多科學家預測30年內,人類將會在火星登陸。但現在看來,由於推進技術沒有革命性的變化,再過50年都不大可能。


在航空技術方面,從萊特兄弟木頭雙翼飛機上天,到噴氣式發動機出現,到波音747投入服役,總共也就60多年的時間,變化只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但從1970年開始,航空技術驟然減速,40多年前開始生產的波音飛機和B-52到現在為止依舊雄風不減,托IT技術革命的福,新型飛機更舒適,通訊更便捷,但在載重量和航程方面沒有大突破,從側面說明了航空技術以蝸牛爬的速度在前進,


在能源領域,依舊是石油和煤炭的天下,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每一次能源危機,總是會有人跳出來呼籲新能源。每一次吹噓新能源的時候,總是說「技術進步很快,發電成本幾年內就會與火力發電平齊」。但事實卻是:到目前為止,所有光伏技術和風電技術,一直沒有革命性的的突破,發電成本遠超火電,必須依靠政府的大量補貼才能生存。


在核技術上,從發現核裂變到原子彈爆炸,不到8年時間,又用了幾年搞出核聚變氫彈和核動力航母。接下來,可控核聚變研究了60年,經歷了數次「快了,快了」的宣稱,到現在,仍然只能用瞬間功率比大於1來忽悠政客,仍舊沒有一點成功的可能性。


在目前火爆的信息科學領域,自香農提出他的理論後,通信的基本框架就沒有太大的變化,神經網路熱鬧了一陣子,大家覺得前途渺茫都不搞了,而目前所有計算機的鼻祖都是圖靈機,事實上,現在最新的計算機,其工作原理,和50年前的計算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曾經宣稱要發展第5代「智能」計算機,現在也偃旗息鼓了(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的動畫片《阿童木》嗎?)。其實有一個大家天天都接觸的例子,互聯網上現在為了防止機器頂帖和註冊,竟然在使用類手寫的「認證碼」,靠大腦對不規則事物的識別能力來打敗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在生物學領域,從發現雙螺旋結構開始,無數次的宣稱要進入「生物學」世紀,要像牛頓力學那樣指導工程實踐,結果到現在為止對DNA的動力學原理依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為什麼一個基因的改變會導致高鼻樑和低鼻樑的區別,中間過程是怎樣的,牛頓力學中,可以用微分方程來描述相關質點運動問題,但生物學中,快60年了,還只能觀察表明現象,不能深入揭示內在機理,更不要說利用其中機理,無數次讓人失望,搞生物的都只能拚命的發paper來申請資金,導致相關雜誌SCI影響因子奇高。


半個世紀前,人們曾樂觀的宣稱到2000年能了解大腦的思維特性,而現在人類對大腦的了解,比起50年前,沒有什麼大差別。如果說有什麼成果的話,就是認識到大腦的複雜性遠不能用現在人類的知識來描述。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人民日報》採訪一位醫學家,該醫學家樂觀的估計,說到2010年,人類將會戰勝癌症,這是基於對之前醫療技術進步經驗的積累而做出的估計,但現在看來,這個目標顯然難以達到。


不單是癌症,很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改進都是慢得令人髮指。事實上,醫學和生物學這些年來的進步,要謝謝IT技術的進步和擴散,諸如CAT這樣的設備,對於醫療技術的改進,要甚於醫療技術本身的進步。對於醫療技術本身,已經開始有學者提出,技術進步開始變慢


在材料學和化學方面,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很多工藝和技術都已經有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歷史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之所以認為技術在飛速發展,這是基於過去200多年的經驗而得出的結論,但這並不能充分證明,技術在將來還會飛速地發展。


為什麼技術進步越來越難,乃至到了停滯階段?在詳細闡述我的觀點之前,先探討一下科學和技術的區別。


個人認為,科學本質上是認知的範式,而技術本質上是實踐。


康德有句名言,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人類具備有先天綜合的能力,即把感性材料綜合為相互連接的表象,進而歸納出若干原則,這些原則可以用來解釋眾多的蕪雜現象。當然,現代科學體系一般都遵循奧卡姆剃刀原則,即用最少的來解釋最多的。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11條提綱中的最後一條中說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這話如果套用過來就是,科學解釋世界,但對人類更重要的是技術可以改造世界。


牛頓的理論最初只能用於象牙塔,而瓦特的蒸汽機改進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造其然,利其然。這是個人對技術創新所要經歷的四步驟的歸納。


知其然就是觀察世界或通過實驗,把眾多現象(其中可能彼此看上去是風馬牛不相及)總結起來,歸納到同一因果鏈。


比如牛頓觀察到大海潮汐,月亮的運轉和地球繞太陽運動,他認識到這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


很多科學領域,比如力學,電磁學,熱力學,化學,都已經超越了這一階段。


但生物學的很多分支,還處於這一階段。


知其所以然,找出內部規律,用相對簡潔的規律來解釋龐雜的外在現象,如果能夠數學化,那就意味著真正的知其所以然。


牛頓提出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來解釋諸多現象,配合微積分,演繹出一個龐大的體系,他的解釋很讓人信服,實驗精度很高。


麥克斯韋在電磁學上作出了類似的貢獻,相似的例子還有愛因斯坦,薛定諤,香農等。


比較低層次的有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可用於定性解釋化學現象,但無法定量。


而生物學在這方面還沒有及格,大部分生物領域,找不出較好的方法來簡潔描述生物現象。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都知道單眼皮和雙眼皮是由基因方面的差異造成的,但如何造成的?DNA如何根據鹼基的不同,操縱物質一步步勾勒出單眼皮和雙眼皮?能用什麼數學方程來描述?


造其然,就是主動利用已知規律來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事物。這一過程本質是人對自然的反饋。典型例子是原子彈,氫彈,火箭和宇宙飛船。機械,電子以及電力技術在這方面最成熟,相對不成熟的是化學和材料學,通過化學反應能夠得到某種物質,能測出物質的特性,但反過來,預期要求某物質具有若干特性,如何通過一定的步驟,造出這種物質來?


利其然,雖然也是利用規律,但和造其然有很大的差異,很多造其然的行為是不計成本的實驗室行為,很多甚至是國家行為,例如曼哈頓計劃。而利其然的核心就是要求設計精良,配合巧妙,能夠產業化,人類能從中獲利並可持續發展,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形容,就是要求能夠引進低熵,在一定時間內抵消人類社會產生的高熵。


瓦特依據離心原理來造出離心調速器,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自動控制及反饋機械系統,大大促進了蒸汽機的改進,進而改變了整個世界,讓煤成為了最重要的能源。


其實現在科技界心理也很急,也很心虛,技術長時間沒有突破,經費怎麼來?如何炮製論文?


製造噱頭是商家的拿手好戲,到大城市的商業中心隨便轉一轉,諸如「跳樓大賣」,「清倉處理」等口號或標語鋪天蓋地。當然,喊口號是比較低級的手段,很多人已經具備免疫力了。一片規劃中的綠地,一條待整治的臭水溝,就可以把樓盤加上「詩意棲居」的名頭,這樣的宣傳手段,還真能讓不少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掏錢。如果加上政府方面的配合,諸如「城市副中心」,「半小時市中心公寓」,「江北CBD」之類的,就更蠱惑人心了,至於所謂的副中心,到底有沒有前途,幾十年後的事了,除了買單者,誰會去在意?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科技界也逐漸沾染上了這股風氣。更要命的是,在噱頭背後,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沉默不語。


下面按照我自己的記憶來說下所見識過的科技界噱頭。


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在80年代中期吧,我還在讀小學高年級,當時電視新聞


里,報紙上都在熱烈探討智能機器人概念。彷彿一夜醒來,智能機器人就要滿大街都是,很多專家學者在報導中痛心疾首的高喊,你看日本美國多麼多麼重視,投了多少錢來搞,再不搞智能機器人,中國要亡國了。搞出智能機器人,人類就可以從人剝削人,變成人剝削機器了。


後來自己讀大學了,開始系統學習IT方面的知識,才知道當年那些報導是多麼的幼稚,何謂智能?


人類大腦是已知的最複雜的組織結構。它有上千億個神經細胞(神經元)。這個數字相當於整個銀河系星星的數目。神經細胞之間通過突觸相互聯結。即使從數字比照角度講,假定每個突觸有兩個狀態,那麼,人腦中所包含的不同狀態總數超過了整個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的總數(不超過2^1000)。


對如此宏偉複雜的結構,人類的認識還處於最原始的階段,沒認清自身的思維模式,就能搞出人工智慧?


讀研時,數學系一位老師給我們上課,用一句話終結了人類按照馮諾依曼結構搞出人工智慧的可能性:有限個零級無窮大,不可能模擬一級無窮大。


但就是這麼淺顯的道理(在科技界內部),當時竟然沒人站出來說明。


後來幫一位朋友整理學校內部史料的時候,突然發現,學校在80年代,竟然以人工智慧的名義,申請了不少國家級項目。成果呢?幾篇無人再看的論文。


也許,這就是製造噱頭的目的吧。


第二個來說說生物工程,從初中開始,就一直被生物工程這個概念輪番轟炸,「21世紀的朝陽產業「,「下一輪國際競爭的核心」,「新時代的曼哈頓工程」,一直喊了30年,我的一位初中同學和一位高中同學,都被感染得熱血沸騰,跳進了生物工程這個專業。現在都在美國做博士後,博士畢業都快7,8年了,從一個實驗室跳到另外一個實驗室,還在苦逼的幫老闆寫項目申請書,向美國NIH申請贊助。而單單在美國,就差不多有10來萬生物學博士後靠政府基金養活。


生物工程,名字就取得奇怪,像計算機工程,電子工程類的專業方向,大體上已經是「造其然」的地步,但生物工程實際上離工程化差得很遠很遠。仍然還在處於知其然的地步,尚未達到知其所以然,更不要說造其然,用我同學的話說,現在一片慘淡,看不到大規模工程化應用的可能性。


生物工程主要靠政府養著,前一陣子,清華和北大的海歸生命科學院院長都大聲嚷嚷,說科研經費分配不合理,實質是這幫論文牛人在搶奪政府蛋糕時處於不利位置。


很奇怪的是,生物工程方面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很嚇人。證明了論文大部分情況下是拿來忽悠出資者的道理。


前景不明朗,噱頭唱了30年。


本來接下去準備寫技術創新的方向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不徹底,但發信息很多回貼中存在在若干比較美好的想法,因此下面我來說說科技工作者作為一個利益集團帶來的負面效果。


提到科學家,很多人下意思想到的都是正面的評價,比如刻苦,嚴謹,無私奉獻,堅持真理等等。但事實是,這些辭彙用在19世紀那些大科學家身上是合適的,卻遠不能用在現在的科學家身上。


在科學研究的早期階段,大部分科學家都是把科學作為一種興趣來研究的,當時的科技研究,所需要的條件也比較簡單,往往靠個人的財力和物力就可以解決。即使規模比較大的研究,比如孟德爾的遺傳學實驗,在自己的地盤就可以完成。在另一方面,當時的技術發明也處於初級手工作坊階段,主要依靠工匠的經驗和靈感完成。大部分發明創造,不像現在那樣需要宏大的實驗室和支撐設備。因此,在19世紀晚期以前,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學家,並沒有構成一個明顯的利益集團。


但從19世紀晚期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科技複雜度和規模的提升,科技研究中,個人天賦的比重開始下降,像愛因斯坦那樣一個人就可以開創一個全新領域的例子越來越少。與之相反的是,職業化,集體化和工程化開始普及。從愛迪生建立實驗室,到後來的貝爾實驗室,各種各樣的實驗室如雨後春筍般建立。這一轉變到了二戰中達到了巔峰,原子彈,導彈和計算機就是大規模政府投入後才發明的。


二戰後,個人的研究發明還時常湧現,但不再是時代的主流。


這時候的科技研究,已經不是靠著個人的財力物力能夠完成的了,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尤其是國家的力量。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大型粒子加速器,像大型粒子加速器這樣的科學研究設備,已經不是一個人或一群人能承擔得起了,只有國家出面,才可能建立相關的基礎設施。


當科技工作者成為一個特定職業,當職業科學家們要依靠政府來獲得經費的時候,當政府和企業要大規模僱傭科技工作者來提供服務的時候,科技工作者作為一個利益群體,就不可避免的誕生了。


世界上的利益集團很多,石油巨頭,軍火販子,房地產。。。例子舉不勝舉。科技界作為一個利益集團,自然有著大部分利益集團共用的性質:群體掩蓋個體,利益至上等等,但也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之處:


(1)難以理解性。大部分的利益集團,其圖謀和目的的表達方式都是比較簡單的,民眾可以通過查詢資料和閱讀報導來加以了解。而科學界由於其專業知識的高門檻,普羅大眾不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學習,很難明白科學界要表達的是什麼,就是在科學界內部,也是隔行如隔山,比如,一個研究數學的,對於生物學領域的進展基本上不花一點時間也搞不懂。


這種高門檻還給科技界帶來了另外一個特點:自我評價性。能對科技界做出評價的,只能是科技界本身。科技界所發表成果的刊物,也只有科技界能看懂。任誰離開前沿10年,前沿已經是陌生領域。


(2)道德外在性。相對於房地產等利益集團的目的鮮明性,一般人無法對科學界的利益圖謀形成若干清晰的概念。絕大部分人都下意識的認為科學家都是為研究真理而忙碌,再加上幾百年來絕大部分科技界前輩(伽利略,法拉第等等)的道德示範作用,以及受科技界所控制的大學的宣傳,民眾普遍都對科學工作者抱有好感。媒體即使對個別科技工作者的卑劣人品有報導,但作為一個整體,科技界所享有的聲譽在人類社會是位於頂尖位置的。


這種道德上的超然地位還給科技工作者帶來了一個好處:大眾對科研成敗的寬容態度。畢竟科技工作者是在為人類的前景而工作,失敗了不要緊,態度比成果更重要。


(3)內部傳承性。由西方所建立並傳播開來起來的導師—學生制度,造就了科技界的人員封閉性。內部人員可以從一個實驗室流向另外一個實驗室,但沒有導師的指點和帶路,要弄明白前沿在開展什麼工作,很難很難。參野狐禪的外來人員要進入某個科學領域並嶄露頭角,更是難如登天。事實上,科技界有著一個隱隱約約的階層體系。典型外在表現就是,開會的時候,都喜歡說自己的導師是誰,xx的導師是誰等。


(4)期待不一致性。絕大部分職業中,出資方(或老闆)都會關注付出和回報,並且都建立了可量化的考核指標。政府出錢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肯定是為了推動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但科技界成功的對外塑造了一種觀念:研發就是多發論文。科技界內部一般都明白論文的質與量間的差別,但對外忽悠政府撥款的時候,都喜歡用明確好看的數字來糊弄官僚。


早期的科學家是有了成果後發論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科研的目的變成了為了發論文來找成果,看看各種基金申請書,看到那一個個令人目瞪口呆的數字,你就會明白「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一點國內外都一樣,洋人並不高尚)


當論文成了考核指標後,其實用性就無人關注了。


可以對比高考和科研。


很顯然,高中階段學習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高考,高考只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的一種手段,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高考本身成了高中階段學習的唯一目的,在絕大部分高中,與高考無關的課程被極大的壓縮,而大部分課程教學中,並不是為了「傳道授業解惑」,而是教授學生怎樣解題!


本來科研的目的是為了探索自然,解決人類前進途中的問題,發表論文只是一種成果公布方式,但在實際操作中,科技工作者成功的給撥款者(一般是外行)樹立了一種觀點,科研成果就是看論文。於是,發論文成了科研工作的唯一目的。


那麼,科技界作為一個利益群體,其目的是什麼?


科技界的利益所在,就是採用一切手段來獲得越來越多的研究經費,以維持自身職業的超然地位。在這一過程中,科技工作者有的主動出擊,有的則是閉口不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科技界並不關心所從事工作的費效比和前景,所關注的是,通過各種手段來達到上述目的。為達到目的,絕大部分科技工作者都會下意識地維護群體利益。


過去30年來,科技界作為一個利益群體,面對眾多技術領域的躑躅不前,在乾貨不足的情況下,開始採用越來越多的手段來達到這個目的。


太認同了,我是某幹細胞研究所的一個小小的研究員,對於申請資金搞所謂的研究看得無比透徹,大老闆的成果「細胞機理方面研究」發了影響因子10分以上文章,在我看來,屁都不是。圖片是真的,但卻是在無數張不好的片子里選出來的,數據是真的,也是經過精心篩選過的。對於實際方面的應用毫無幫助,早在十多年前提出的核酸疫苗僅是海市蜃樓,根本無法投入量產。


正如樓主所說,科技掌握在這些所謂的科技工作者手裡……


樓主是親人啊…化葯的停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生物葯的興起,一堆人去研究基因篩靶點,可計算量不是幾個小伺服器就能搞定的,況且還有那麼多不明的機理,結果生物工程這麼多年除了克隆個豬牛羊,其他也沒搞出什麼名堂。可還有一堆人在搞,包括俺。有時候我也在想,是不是一開始的方向就不對呢?可不對的話什麼才是對的?大牛們的SCI擺在前面了,不去踩巨人的肩膀而是另起爐灶?


很多從事技術工作的朋友回帖中都暴露了所謂大牛的不誠實行為,而另一方面,我發現很多朋友(估計是學文科的為主)都對技術的發展充滿了樂觀態度,認為是如今是一個技術爆炸的年代,因此,我繼續來說說科技利益集團的一些行為。這些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媒體和大眾。


任何利益團體都喜歡用大話訛人,比如計生委喜歡討論人口爆炸,石油集團愛宣揚石油即將枯竭,那麼科學界喜歡用什麼來宣揚自己的重要性?


科學界最喜歡宣揚的就是科學知識爆炸。比如說,如下一段話是過去幾十年在各種報刊上常見的: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科學知識的「爆炸」的時代。1995年,知識的量每5年翻一番,到2020年,世界的知識量每73天增長一倍。今天已知的科學的信息量相當龐大,科學知識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增長。任何人要跟上它都是不可能的。霍金在1998年白宮千年晚會上發表演講時曾說,如果科學知識仍然以現在的發展速度增長的話,到2600年,如果你將新書依次擺放的話,你要以每小時90英里(144公里/小時)的速度行走才能跟上新書出版的速度。即使是世界上最博學、最聰明的科學家也無法記住所有的科學知識,


注意:以上報導由科學界的人提出的,但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對此保持沉默。


我第一次看到類似的報導是在讀初中的時候,當時覺得前景太恐怖了,難道自己越學,知識相對越少?感覺像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在讀博後,開始發現這類報導的奧秘。這類報導你要說錯,也沒錯,但要嚴格意義上追究起來,卻又大錯特錯。


前面說了幾個科技界的噱頭,再說說另外幾個


前面一個網友提到了納米材料的造假。納米材料在20世紀末甚囂塵上,炙手可熱,無論國內外,一談高科技,除了IT和生物工程外,必談納米材料,比如有了納米材料,就能造太空電梯,有了納米材料,可以造出無數微米級的機器人,潛入人內臟里,在體內切除腫瘤。(附帶說下,這些宣傳材料倒是給寫科幻小說的提供了不少素材)。2001年IT泡沫破滅的時候,納米材料的宣傳達到了頂峰,大有「捨我其誰」的勢頭。當時申請自然科學基金,不掛個納米材料,還真不好拿出手。


十幾年過去了,錢已經到手,當年的狂熱誰也不提。


另一個比較新的科技噱頭就是物聯網。


這個就不細說了,天涯國觀曾經有一個帖子,揭穿了物聯網的忽悠本質。相比於其他噱頭,物聯網「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無錫成了冤大頭,前任總理在這上面馬失前蹄,吃了一個悶虧。


別的地方不說,藉助物聯網這個噱頭,無錫和南京的物聯網大樓倒是蓋了不少。


最新的就是石墨烯。


藉助諾貝爾的名頭,吹得天花亂墜,好比「正反物質湮滅提供能量」這樣的能源解決方案一樣,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附帶說一下,一個從事新聞工作的朋友,竟然真的相信石墨烯會改變世界,和我爭辯了一個上午。本來搞新聞的都是忽悠別人,這次竟然被相關科技利益集團給忽悠了。


帶一點噱頭色彩的是3D列印。


有一定用途,但作用被極度誇大了。沒有什麼革命性的大突破,什麼下一次工業革命這樣的牛皮都敢吹。


剛才一位同學給我發來信件,裡面內容是從google上搜來的,轉帖一下: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強國,一向以技術和創新引以為傲,並將其視作在全球經濟中繼續領跑的主要動力。但是,一位美國經濟學家對這些被廣泛認可的美國繁榮之本提出挑戰,認為技術和創新已經不再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動力。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考恩(TylerCowen)提出這樣一個挑釁性的論點:在過去40年間,技術和創新的蓬勃發展,並沒有轉化為經濟增長、就業機會,和生產效率的改進。他給自己的新書起了這樣一個名字:《大停滯》。


這本通過電子書形式發行的著述還有一個副標題:美國怎樣吃掉現代歷史中所有的低垂果實,生了病,並將(最終)好轉。


美國電子雜誌Slate的資深作家蒂莫西·諾亞(TimothyNoah)在他撰寫的書評中,將考恩的著作和1998年出版的一本書做了比較。


那一部由華爾街日報著名記者鮑伯·戴維斯(BobDavis)和戴維·韋塞爾(DavidWessel)合著的書題為《繁榮:未來二十年的繁榮以及它對你意味著什麼》。兩位作者相信,因電腦而得以提高的生產效率,在加上社區學院入學人數的不斷提高,將會把陷入經濟停滯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美國中產階級解救出來。


和戴維斯和韋塞爾一樣,考恩的論點也是基於美國現代歷史中這樣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從1947到1973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翻了一番;而那以後,到2004年的30多年間,這個數字只漲了不到四分之一。


不同的是,前者當時樂觀地認為,技術和教育將會給美國中產階級再次帶來好運;而考恩的看法卻完全相反。他在書中寫到:「我們依賴低垂的果實已經至少有300年時間了。」但是,他悲觀地說,這些美國人賴以建立其自己的社會和經濟制度的「低垂的果實」,已經基本上被吃光了。


考恩以所謂「低垂的果實」來比喻美國經濟長期以來所享有的唾手可得的優勢:免費的土地、移民勞工、強大的新技術,以及教育。


戴維斯和韋塞爾十多年前樂觀地認為,這些優勢會振興美國中產階級。但是他們的預言沒有應驗。


在經歷了大蕭條後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後,考恩的看似悲觀的論調則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


在他所說的「低垂的果實」中,免費土地早就不復存在了;而最有爭議的,當然是他對技術作為經濟動力的看法。


考恩認為,美國人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處在一個技術停滯期(technologicalplateau)。他認為,被廣泛視作美國經濟優勢和動力的新技術,尤其是互聯網,並沒有真正地轉化為經濟增長、就業機會,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


考恩認為,技術和創新雖然仍在不斷湧現,但是已經不再惠及整個社會。


他在華盛頓信息技術和革新基金會就他的觀點舉行的一個談論會上說,他的批評者們通常以2001到2004這段新技術蓬勃發展時期來反駁他的觀點。但他回應說:


「那一段時期看起來是不錯。但是嚴肅的經濟學家們都同意,2001年到2004年那段時間只是一個幻象;中產階級並沒有從中受益。」


考恩在書中說,從技術革新中受益的僅僅是華爾街的金融家們,還有就是蘋果公司CEO史蒂夫·喬布斯和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人,並沒有轉化成為新的就業機會。他舉例說,iPod在美國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到1萬4千個;Facebook雇的員工不到兩千;Twitter僱用更是少於300。


他說,美國GDP的四分之一被用於「政府消費」、教育和健保等。


考恩被認為是個「自由意志論者」(libertarian)。他在書中左右開弓–既數落了即便在中產階級囊中羞澀之際還要大手花錢的民主黨政府,也批評共和黨人秉承的以減稅刺激經濟的論調是「不切實際」的。


不過,考恩拒絕承認他是個悲觀論者。他說,問題雖然不會在一夜間得以解決,但仍然有樂觀的理由。考恩說,美國人要做的只是認識到過去繁榮背後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創造出更多「低垂的果實」。


技術進步的整體方嚮應該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從長期來看,技術應該使得一個人類社會能夠從外界引入足夠多的負熵流。


下面簡單說下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有幾種表述方式:


最容易理解的是克勞修斯表述熱量可以自發地從較熱的物體傳遞到較冷的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較冷的物體傳遞到較熱的物體;


比較抽象點的是開爾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並將這熱量變為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


但最能說明本質的是熵表述隨時間進行,一個孤立體系中的熵總是不會減少。什麼是熵?貼公式比較麻煩,簡單點說吧,熵是組成系統的大量微觀粒子無序度的量度,系統越無序、越混亂,熵就越大;系統越有序,熵就越小。


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在一個不與外界發生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孤立系統中,無論其初始條件和歷史如何,它的一個狀態函數熵會隨時間的推移單調地增加,自發的朝著朝著均勻.無序.簡單,趨向平衡態的方向演化,直到達到熱力學平衡態。這實際上是一種退化的方向。


要使系統回復到原先的有序狀態是不可能的,除非外界對它做功。


所以,在無外界干涉的情況下,把一滴紅墨水放入一杯水中,最終整杯水會變紅。一棟房子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最終倒塌,山峰會瓦解,行星最終會解體。


有序最終會變成無序。


但在另一方面,生物學描述的卻是系統從無序到有序,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無功能到有功能.多功能的有組織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進化的方向。


同時,我們也看到,人類歷史一再表明,人類可以在一座荒蕪土地上,構建出一個巨大,繁榮,有序的城市。


於是產生了一個克勞修斯和達爾文的矛盾,退化和進化的矛盾,似乎生物界包括人類社會遵循著與物理世界完全不同的規律,有著迥然不同的演化方向。


上面的矛盾最終由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理論而得以解決。


普利高津發現在力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的不可逆現象中,確實存在著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序到有序,從對稱到對稱破缺的進化。普利高津通過從平衡態到近平衡態再到遠離平衡態的研究,而後發現,在一個開放系統中,在從平衡態到近平衡態再到遠離平衡態推進的過程中,當到達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區時,一旦系統的某個參量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通過漲落,系統就可能發生突變,即非平衡相變,由原來的無序的混亂狀態轉變為一種時間.空間或功能有序的新的狀態。這種有序狀態需要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才能維持,並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且不因外界微小的擾動而消失。這種遠離平衡的非線性區形成的新的穩定的宏觀的有序結構,普利高津稱之為耗散結構。


普利高津因此得出結論,要想維持一個系統的有序,系統必須開放,從外界引入負熵。


對於開放系統來說,熵(S)的變化則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系統本身由於不可逆過程(例如熱傳導.擴散.化學反應等)引起的熵的增加,即熵產生(dis),這一項永遠是正的;另一部分是系統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引起的熵流(des),這一項可正可負,整個系統熵的變化ds就是這兩項之和:


ds=des+dis


根據熵增加原理,dis>=0(平衡態dis=0)而des可以大於或小於零。如果des小於零,其絕對值又大於dis,則


ds=des+dis〈0


這表明只要從外界流入的負熵流足夠大,就可以抵消系統自身的熵產生,使系統的總熵減少,逐步從無序向新的有序方向發展,形成並維持一個低熵的非平衡態的有序結構。這樣,普利高津在不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條件下,通過引入負熵流來抵消熵產生,說明了開放系統可能從混沌無序狀態向新的有序狀態轉化,從而解決了克勞修斯和達爾文的矛盾


1、中國的科研經費,浪費的至少80%;(很多是把國外已經做好的東西再重複做一下,然後寫幾篇論文收工)


2、美國的科研經費,浪費的也差不多這比例。


原因很簡單:科研工作監督考核難度非常大。小學生是沒法評價大學生的作業的。


3、企業界。美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除IT行業外,都是財務掌權,他們對科技一無所知,要麼壓縮研發,要麼瞎投錢。


相比美國,可能中國企業界帶頭大哥技術出身的比例還略大些。


浪費80%,90%這樣的話我只能呵呵了。看來你和樓主一樣完全不知道科研經費的運作。科研工作監督考核難度大是對於外行說的。科研工作考察的主要方式叫peerreview,及同行評議。既然是同行,所以沒有什麼小學生評價大學生的說法。中國企業界帶頭大哥們有技術?除了掰指頭能數兩遍的幾個,大部分不是官2就是土老肥。說到這裡,中國還有一個問題是文理分科導致的大量文傻長期掌控經濟政治話語權。


開放系統能夠維持低熵的關鍵在於能夠從外界引入負熵,但如果把系統擴大一點,把外部也包含進去,就會發現,新的大範圍系統的總體熵是增加的,整體的無序度是增加的。


這個原理應用到生活中,所帶來的結果比較殘酷,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我們越是想讓一個地方有序,就越是會導致總體的更加無序。我們付出的努力越多,使用的技術越高,所導致的總體無序程度就越大。


比如清理垃圾,雖然我們面前的垃圾不見了,可運輸垃圾和處理垃圾產生的消耗卻增加了,這裡還包括相關工具的製造耗費;再比如洗衣服,眼前的衣服雖然被我們洗乾淨了,可洗衣服所耗用的水、電、洗衣機、化學洗滌劑以及污水的處理都隨之增加。這種事例隨時隨刻存在於我們身邊,總之,把一個地方弄乾凈,就會導致另一個地方變髒,而且,以現代人精益求精的標準,只會讓更多的地方變髒。


從某種意義(科學上不嚴謹)來說,通過熵可以區分有效能量和無效能量,有效能量在開發應用過程中不可逆地轉化為無效能量,並同時增加外部世界的混亂無序度——熵!


在工業革命以前,人類社會維持有序的外來負熵流主要來自太陽。通過農業活動,人類實現了太陽能的初步利用,獲得了糧食,燃料和建材,使得人類社會能世代繁衍並逐步脫離蠻荒狀態,建立起秩序井然的文明,這種農業文明,按照現在眼光開來,其實是很低級的,有序度其實很低很低。


依靠這種對太陽能的初步利用和負熵流,農業社會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理論上,只要在太陽的最終解體到來前,人類這種低層次的農業文明一直可以存在。


但一切隨著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都變了,人類開始走上一條不歸路。


一條按指數級要求向外界索取負熵流的道路!


從蒸汽機開始,到內燃機,電動機,核反應堆,在這一過程中,整個世界逐漸融合成一個整體,人類文明開始大步前進,人口數量急劇增長,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礎設施一日千里。過去曾經難以想像的百萬人口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千萬人口的城市也日益增多。從文明層次上講,人類社會的有序度在過去200多年裡飛速提高。


這一切的背後,都是通過大幅引入負熵流(有效能源)來實現的。


所以說,有效能源的獲取,轉換,控制和利用是近代文明的核心。


通過農業活動來把太陽能轉換成生物能,所提供的負熵流根本不能支撐如今的工業化社會。人類主要通過化石能源—-過去數千萬年沉澱下來的太陽能來提供負熵流,


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大規模開採煤礦。資本主義所展示出來的生產力是過去農業社會所不能想像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和電力(部分通過水力發電來實現)成了能源產業的核心,人類對能源的利用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台階,相應內燃機與電動機的開發和利用,讓龐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莊。


節奏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時候戛然而止。


我們所說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從能源供應和控制角度來講,只能算是半次工業革命。


可能很多人會反駁,信息技術,航天技術,生物技術在1945年後取得了很大進展。


不錯,20世紀50年代後,信息技術取得了飛速進展,航天技術在1957-1969年間也是成就非凡,生物技術也有若干進步。但最關鍵的能源技術上,很可惜,邁出了幾小步,但之後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


從能源的獲取角度來說,裂變核反應堆被大規模推廣開來,但從目前角度而言,根本不能取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的比例很低,全球核電佔一次能源比例中,世界各國平均水平是5.8


就單從發電量而言,核電比例甚者是逐步下降(過去10年,中國修了很多火電廠)


因此,我們還在享受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恩澤。


從能源的轉換和利用上而言,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動機依舊佔據著主導地位。火箭發動機,航空發動機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巔峰的產物,1950年後,有了一定的改進,但1970年後,改進逐步停滯,導致航天技術和航空技術差不多在以龜速前進。依靠現在的火箭發動機,登陸火星只是妄想。


想像中的核發動機還是只能停留在科幻小說中。


人類社會要想大步前進,外界必須能提供更多的負熵流。信息技術改進了能源的控制,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但無法解決人類現在面臨的根本問題—–新層次能源的來源和轉換。


沒有更多的負熵流,人類社會在耗盡化石能源(當然,這個時間不短,估計在100年以上)後,有序度就會逐步下降。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每一次能源危機,總是會有人跳出來呼籲新能源。每一次吹噓新能源的時候,總是說「技術進步很快,發電成本幾年內就會與火力發電平齊」。但事實卻是:到目前為止,所有光伏發電和風電企業,都必須依靠政府的大量補貼才能生存。


就像一位網友說過的,任何一項技術要想產業化,必須滿足產業化的要求,同時滿足多項指標。而現在國內常見的宣傳手法是大談某項指標,避開其它不利指標。以充電電池為例,說某某新電池容量很大,卻迴避生產成本,或者說,某某電池的充電速度很快,卻不談壽命和可生產性。


事實上,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絕大部分行業,除非基礎理論有重大突破。一般技術的進步是很緩慢的。很多進步是通過工藝和其它類別技術的引入來實現的。


諸如光伏發電,風電這樣的產業,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其基礎理論很早就出現了,但一直沒有革命性突破,不能大幅降低發電成本,無法靠自身的力量來推動產業化,只能依靠政府的投入來實現產業化。


如果說,光伏發電和風電,投入了資本,總還有一些應用之處。那可控核聚變發電現在看來,就是徹頭徹尾的大失敗。在花費了納稅人的巨額金錢後,依然躑躅不前。


可控核聚變之所以能夠吸引全球注意力,有幾個理由:


1)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人類就徹底擺脫了能源的桎梏,獲得了幾乎無限的負熵流,前景實在太過誘人。人類心理上無法承擔失敗或根本搞不出來的後果。


如果搞不出來,基本就意味著工業文明的終結。


2)氫彈那樣的人工核聚變早就實現了,可控核聚變給人的盼頭還是比較大的。


3)ITER是人類第一個全球性大工程,政治意義很濃厚。


我初中時看報紙,說可控核聚變在20世紀末會實現,1999年時,說再過15年,可控核聚變會商用,到了2013年,在網上搜索,據《自然》雜誌報道,預計在2019年ITER核聚變裝置將完成建設,比預期的要晚1年,比NIF晚了整整10年。而第一次ITER氘-氚聚變試驗則計劃在2026年進行,比NIF要晚15年左右。至於商用化,2050年後再說吧。


很好,2050年的時候,現在撥錢的政治家和用錢的科學家差不多都已經不在人世了。法國國王有一句名言「我死活哪管洪水滔天」,搞可控核聚變的是「我死活哪管天文數字般的經費怎麼向大眾交待」。


為什麼會有技術大停滯?


個人認為是多層次因素造成的。


起一定作用的是大競爭環境的消失,其次是人類社會結構的變化,最本質的是由於技術複雜度上升帶來的負面效果。


正向前面幾個回帖中所提到的一樣,世界大戰是技術革命最好的催化劑,軍備競賽是和平年代最大的技術助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世界對技術的巨大投入,把複雜度提升到一個二戰前不敢想像的地步,二戰的成果包括材料技術,電子計算機,雷達,核技術,噴氣式飛機和火箭技術,直到今天,人類還未脫離二戰所開闢的技術道路。而二戰後的美蘇軍備競賽,巨額經費投入,是1945-1970這25年技術大進步的一個直接原因。


但現在大競爭環境基本上不可能再出現,世界大戰就不要想了,在核武年代,大國之間不可能出現大規模戰爭,而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也失去了軍備競賽的動力,鑒於蘇聯失敗的原因,中國估計也不會傾全國之力來和西方對抗,中國更擅長的是採用水磨方式來和西方競爭,絕對不會採用前蘇聯的硬碰硬模式。


第二個和技術大停滯有關的因素是人類社會結構的改變。


過去100多年來,整個人類社會的變化只能用翻天覆地來形容,而且這種變化很奇怪,世界各地的人類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相似!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世界各地的差異非常大,伊斯蘭,印度,儒家,西方,東正教,非洲各大區域之間的差異很大,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簡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即使同一文明區域內部,差異也很大,比如同在歐洲,德國西班牙的風格與氣質有很大的區別,這一點,可以從小說,繪畫等藝術作品中體驗到。再以中國為例,100多年前,江南和西北的民俗,時尚與社會觀念大相徑庭。


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交通和通信的便利正在使得全球趨於一致,同樣的工業化產品,同樣的交通通信設施和法規,同樣的理工科教程,越來越一樣的教育體系和藝術評價觀念。


於是我們看到,好萊塢的一部電影,可能會在全球激起同樣的票房熱潮,一部關於非洲荒野的紀錄片,可能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或地區得到播放。若有突發新聞,第二天,所有報紙的頭條會一致。


如果採用熵的類比,就是人類社會正在朝著」熱力學平衡「狂奔。


這種結構的改變,絕對會影響到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不是一個線性過程,也不是靠錢就能堆出來,需要的是眾多瞬間的靈感。人類差異性的消失,導致觀念慢慢趨同,政府和大眾希望科技大師能指出前進的方向,但可悲的是,大師們的觀念往往很多時候也是類似的,如果陷入到」局部極值點「,可能再也挑不出來!


注意:現在公眾號有置頂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金羊毛工作坊」公眾號,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將我們置頂了。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我們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羊毛工作坊 的精彩文章:

TAG:金羊毛工作坊 |
您可能感興趣

機器人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房間,它們和人類對家電的設定一致么?
中國打破戰機技術壟斷,五代機已進入生產,與美軍互相競爭
美國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俄羅斯開始進入新的防禦時代
埃及發生恐襲: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喜大普奔!還記得有機會治癒癌症的澳洲水果新葯嗎?它已經正式進入了人體測試階段!
六代機已進入研究,性能將遠超五代機,俄羅斯或將登門求技術
狗狗被主人拋棄丟進垃圾堆,進入攪碎機時,奇蹟發生
俄羅斯正式進入無航母時代:美國最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國產旋翼機進入中國特種部隊獵裝,已經成功出口伊朗
工業機器人進入全面普及階段 迎新一輪發展契機
美國最恐慌的事情發生了:俄羅斯正式進入無航母防禦時代
X光機下那些不慎進入人體的異物,燈泡和磁帶算怎麼回事情?
環保風暴下的四輪打葯機,已經進入一機難求的艱難境地
美國極度恐慌的事情發生了:俄羅斯正式進入無航母防禦時代
國產手機進入品牌突破關鍵期
中國無人機進入井噴狀態,未來一戰術將讓敵人頭疼不已
全宇宙最冷的地方在這:人進入後瞬間變……
老司機開車:誠信YP,只進入你的身體,不進入你的生活
大消費也可以波段低吸,此股已經進入反彈階段,現在正是介入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