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應該站在佛的角度

你應該站在佛的角度


我在網上公開了一篇文章,名字叫《誰是你生命的思維佛》,開篇第一自然「我從印度朝聖回來後,請了一尊佛,佛頭微微向右偏著,雙手搭在右腿的膝蓋上,將臉輕輕地伏在手背上,左腿放在屁股下,腳掌向上。慈滿大和尚告訴我這是思維佛。」


隨後許多朋友相繼轉發,以前雜誌的文編雅麗私信我,表達了她對這篇文章的喜歡。

這篇文章是2016年年初去印度的一篇遊記,很早就寫了,放在電腦的文件夾一直沒公開。這幾日忽然翻出了以前零碎的文字,時隔半年之久,再讀以前的文字,心中竟然有種莫名的殊勝無以言表,一時歡喜就公開發布在微信朋友圈了。


約莫半個小時後以後,棲霞山佛學院的隆慶法師看了此文,極為心細的他發現了文章中的端倪,微信我:「左右腿搞反了嗎?」

你應該站在佛的角度


我立即會意過來,思維佛的動作我介紹反了。我在寫思維佛動作的時候,我是和思維佛面對面,我的左邊是思維佛的右邊,我的右邊是思維佛的左邊,而我在用文字描繪思維佛的時候,我是站在我的角度看佛的,所以衡量思維佛的動作是按照我的方向來作為標準的。


隨後我立即回復法師:「我只顧站在我的角度去看!」


沒想到法師慈悲,娓娓道來:「你要學會站在佛的角度去看,你就是佛,然後往下看往外看!」


非常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就這般將往日堅不可摧的心思和固執,消磨到九霄雲外。此刻,一顆如雲似水的心也被法師圓融無礙的智慧給感化了。生活中的道理也不過大抵如此,往往那些教條性的東西讓我們變得不厭其煩,甚至固執己見,更多時候,我們捨去了自然應有的道理,在那些外人製造的假意象假空間中樂不思蜀,最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我忽然想起以前老和尚說過一句順口溜:「出家一年,佛在心間,出家兩年,佛在嘴邊,出家三年,問佛要錢!」以前認為這順口溜是一句機鋒之言,現在想想,修行若不能轉念,早已不具備修行的資糧,當然要啃自己的老本,問佛要錢佛當然不會給你,自然也給不了你,而是你向自己在要錢,你要的這個錢,是提前透支你福慧賬號的額度而已。

在人際交往之中,總會遇到一些知識淵博的人和一些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似乎只要他們一開口,滔滔不絕語驚四座,但是他們日子過得一點都不好,和普通人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煩惱,但是他們的教條和大道理一堆,甚至不可一世。當下再想想,這些人確實挺搞笑的,之所以他們的日子不好過,在於他們的思維是知識,而佛的思維是信仰,就這麼一丁點細微的差別,就差之千里。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唯獨你和佛不同的地方在於,你沒學會站在佛的角度去看。


角度換了你就是佛!

你應該站在佛的角度


好書推薦

你應該站在佛的角度



本文系《來不及年輕就老了》作者悟澹原創文章,《來不及年輕就老了》是悟澹簽約廣東人民出版社,精心策劃的一本暖色系文字,作者以溫情的,委婉的,暖心的文字,直指人心地為你講述匆忙的歲月中,我們還有大把的美好值得浪費,在空間,時間,成長和情感的四大話題中,作者告訴你老去只不過是套路,年輕還有大把的時光,我心裡有人,你暗裡有光,90後一樣可以談談80後、70後、60後不一樣的暖和光。

推薦閱讀:


誰是你生命中的思維佛


肉體和心靈順應的終歸是自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澹法師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十本佛教書籍,你都被哪些智慧之語深受啟發?
從佛教的因果觀念看《紅樓夢》的現世報

TAG:悟澹法師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學佛不應該著相,也不應該不著相
致歉「喜洋洋」,我們不應該站在成人的視角看你
如果以下的這些衣著特點你都有,你應該也是娘炮吧
我們應該怎樣應對腳臭
我們應該要怎樣度眾生
我的心有你在,這應該就是愛上了吧
南懷瑾老師:真正學佛不應該著相,也不應該不著相
我們要的漫改,男豬腳應該是這樣的
我們應該要怎樣度眾生?
有些角度永遠不該嘗試,玩具的暗黑寫真應該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吧
我們應該換個角度看待死亡,給躺在棺材板里的人拍張照
你的一輩子不應該弔兒郎當地過去
她在電視直播中開槍自殺,我們不應該忘記她
我竟然漏看了這麼好的一部電影,太不應該
跪在岳廟前的不應該只有四人,這個人也應該跪過去
在自動扶梯上你應該站著還是走動
看門狗你不要騙我:真實的黑客應該怎麼當?
他的心都不在這個家了,我應該怎麼辦?
美女,你的短褲,我到底應不應該告訴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