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朝300多年,皇后在位年數僅72年,宮人很悲慘
作者:月小妝
在後宮統計數據中,我們發現,嬪妃121人,宮官的職位超過200人,那麼這一切由誰來統轄呢?當然是皇后。「男主外,女主內」是古代根深蒂固的家庭行為模式。然而,在唐朝,卻並非如此,換句話說,賦予皇后的獎勵和處罰許可權並不足以統攝整個後宮。
唐建國之初 參照隋朝舊制皇后以外另設: 四妃(即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以上三等是為二十七世婦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以上三等是為八十一御妻 還有六尚各司,分管宮內車馬服飾。
那麼還有很龐大的女官人群,竟然比嬪妃還多:
其中六局包括: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還有二四司,宮正、司正、典正。
這說明唐朝後宮的女性不僅僅是嬪妃,還有很多宮女,以及管理嬪妃、宮女的行政人員。通常後宮數千名女性的生活起居,皇后何嬪妃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人數最龐大的是侍女們,伺候皇帝、嬪妃低等侍女們。
我們從武后時期,開始看皇后和其他女性的命運——
武后的父親是武士彟,是靠經營木材生意而發財的商人,憑藉財力他得以接近了太原留守的李淵,通過「無名百姓謀求當官」的常套做法,成功得到了一個下級軍官的職務。
「無名百姓謀求當官」的方法?那不就是買官?是的,武士彟就是通過買官而當上官的。
武后的母親倒是貴胄,她的外祖父是隋朝大臣,母系與隋朝皇室有姻親關係。如果不是隋朝滅亡,武士彟是沒有多少機會能跟武后的母親楊氏結婚的。
武后從母親那裡承襲了美貌,又承襲了父親作為市井階層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公元636年,武后遇到了一個改變她命運的機會,她命運的第一次轉折。在她14歲的時候,入宮為妃,冊封才人。這一段婚姻很不順利,可以說她太小,地位又不高,很難獲得唐太宗的恩遇,或者愛情。
當時太宗年紀大了,隨時都有寡掉的風險,她把握機會,引起李治的注意。史載:新皇去感業寺上香,遇見武媚娘,而後在感業寺較長留宿,直到她懷孕被王皇后接進來。
但更多的跡象表明,大約是在唐太宗病重的時候,武媚娘已經成功的進入比她小5歲的皇太子李治的視野。正是因為這種感情基礎,才會有接她出感業寺的舉動。當然,王皇后與蕭淑妃的爭寵促進了這個結果的發生。
武媚娘當初非常不容易,因為她在進行一場巨大的賭博,道德賭博,在「一女不事二夫」的時代,她的舉動已經引起滿朝文武甚至民間百姓的注意,她經受了很大的精神磨難,才逐步登上皇后的寶座。
除了輿論,還有後宮近乎慘烈的鬥爭,她存活下來,並且當上皇后。
當然,武則天能做到這一點,也得益於唐朝原本是鮮卑族的後裔,游牧民族民風開放淳樸,不太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響,真是因為文化的包容性,讓武媚娘鑽了空子。
鬆散的後宮制度,也是武后能夠當上皇后的原因,因為皇后的權力不是很大,不能任意打殺,所以武后才可以通過操縱皇帝的感情來扳倒王皇后。她上位以後,儘力去加強後權,這也是很不容易的。
把握反覆不定的帝王心很不容易,保持寵愛更不容易,武后通過垂簾聽政的方式,在政治上、精神上操縱皇帝,經過漫長的23年時間,才終於爬到權力頂峰。
在唐朝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唐朝大約300年的時間,皇后正式在位的年數僅僅72年,武后一個人就23年多,佔據三分之一。唐中期以後,幾乎都沒設立過正式的皇后。
在唐朝,人們對皇后之位空缺,也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李純和郭氏結婚以後,當時還是太子的唐順宗李誦,因為郭氏的母親昇平公主是他的姑母,而郭氏的父親,特別是她的祖父又有大功於唐王室,所以對這位兒媳非常寵愛。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李純即位,是為唐憲宗,郭氏以太子妃的身分被冊為貴妃,而非皇后,她的兒子亦沒有獲封為太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唐憲宗的庶長子鄧王李寧被冊為太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太子李寧去世。元和七年(812年)十月,李宥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恆。元和八年(813年)十二月,百官三次上奏唐憲宗,請冊郭貴妃為皇后,但唐憲宗以已至歲末,來年干支陰陽犯忌諱,需要再觀察星象為由,婉拒了百官之請。
其實,唐憲宗是在為不想冊立皇后找借口,《舊唐書·后妃傳》有這樣一段文字,道出了唐憲宗不想冊立皇后的初衷:「帝後庭多私愛,以後門族華盛,慮正位之後,不容嬖倖,以是冊拜後時。」這段話的意思是,唐憲宗之所以不想冊立皇后,是因為後宮有很多被他寵愛著的嬪妃,而郭氏門庭高貴,他擔心,如果立郭氏為皇后以後,皇后會幹涉自己寵愛別的女人,所以就一直拖著。
於是大家都理解成了,皇帝不想要老婆,因為怕寵愛妃子被老婆管著。
這個理由十分滑稽可笑,可以說是憲宗用來搪塞眾人的理由,但實際上,作為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最擔心的問題是權力的劃分和歸屬,而不是寵幸不寵幸其他女人。
何況皇后出身名門,自然知道「德容言工」,即使心理嫉妒,又豈會令皇帝太難堪?難道不讓他碰別的女人了嗎?
真正的原因是,一旦成為皇后,就有了干涉政治的權力,武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唐朝的後宮制度一直鬆散,那麼宮人是不是比別的朝代幸福一點呢?
實際上,除了奴婢外,進宮的女性們或選自高官及良家女子,進宮之後除了一年一度和家人見面意外,通常不能與外部接觸。皇帝換代之際可能會釋放一部分宮人,但是要碰運氣,不會經常有這種事。可以說,她們如果選擇了不為衣食發愁的生活,就必須放棄自由和民間普通快樂的生活。然而,見皇帝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如同中彩票,所以唐後宮的女子依然是日復一日的苦熬。唐後宮的宮人特別多,玄宗一朝就達到四萬多人。可見,有多少女性生活在以一個男人為中心的壓抑、寂寞、空虛、絕望的生活中。
在兩唐書《后妃傳》中有記載的36個后妃中竟有15個不得善終,其中有2個死於後宮爭寵,2個因戰亂流落失蹤,1個自殺殉葬,1個作為太后獲罪於皇帝而死;其餘9個全都死於政治權力鬥爭、宮廷政變,而這9人中有3人是因為干預朝政而為政敵所殺,另外6人完全是政治鬥爭無辜的犧牲品。
唐代后妃中還有自殺殉葬的事例,那是武宗王賢妃。她原先是才人,能歌善舞,十分得寵。武宗病危之際,問她道:「我死,汝當如何?」答曰:「願從陛下於九泉。」武宗就以巾授之,於是王才人自縊於帳下。宣宗即位後,贈號「賢妃」,以嘉獎她的「節操」。其實,這位可憐的女子很可能是迫於無奈,因為如果不回答「願從陛下於九泉」也是死,如不自縊也是死。這類事例充分地說明了封建統治者的殘忍與女子命運的悲慘。
宮女由於身份低賤,常常會被加上莫名其妙的罪名,隨便地被處死,生命如同草芥。例如,文宗因為聽信楊賢妃的誣陷,殺了太子,事後又十分後悔,他不怪自己昏庸,卻斥責宮人張十十等:「陷吾太子,皆爾曹也。」於是這些宮女都被處死。
懿宗的愛女同昌公主死後,懿宗不顧宰相劉瞻的勸諫,將同昌公主的乳母、保傅等一一殉葬,這真是太慘了。
無論是高貴的嬪妃還是低賤的宮女,這些可憐的女性都是無時無刻生活在空虛的寂寞和驚魂不定的恐怖中,不敢說錯一句話,不敢做錯一件事,為了衣食安穩或者家人為了蠅頭小利,將大量女子放進宮廷過這樣的生活,是古代封建制度最為殘忍的,最摧殘人性的一面。
TAG:靜說歷史LS |
※一個當10年皇后的女人,竟沒皇后之名,死後150年屍體不腐爛
※僅靠20平米的小店,她一年就賺到100萬,此後縱橫四海13年,一舉成為40億的蛋糕皇后!
※此女19歲做皇后,21歲自殺而亡,死後70年慘遭剖腹
※清朝第一位皇后,14歲出嫁,28歲鬱鬱而終,死後被尊兩百多年
※清朝第一位皇后,14歲出嫁,28歲鬱鬱而終,死後被尊崇兩百多年
※清朝國祚267年,歷經27位皇后她卻只在位半天
※清朝最短命的皇后,年僅22歲,陵寢凈耗白銀313萬兩!
※2000多年來,這個村出了118個宰相 大將軍 3個皇后,第一個宰相居然是「中國科學製圖學之父」…
※嘉靖76個妃子,煉丹30年,死了51個,包括3位皇后!
※2000多年来,这个村出了118个宰相 大将军 3个皇后,第一个宰相居然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此女14歲嫁給一個平民為妻,15歲成為皇后,18歲卻被人毒死
※這個宮女年近40,18歲皇帝卻非娶她不可,為此廢掉皇后
※清朝最後一次皇家大婚禮,這年光緒帝18歲,皇后21歲
※2016年風格皇后,年度最佳衣品名人,71歲的老奶奶佔盡風頭
※嘉靖皇帝一共76個妃子,煉丹30年,死了51個,包括3位皇后
※史上最年輕的皇后,6歲當皇后,15歲成皇太后,守寡幾十年
※逆天:13歲生兒子,19歲當皇帝,21歲當太上皇,有5個皇后
※在位8年15個皇后 最多的一天封了3個 駕崩後一群皇后很尷尬
※歷史上首位女將軍,比花木蘭早1500年,貴為皇后多次被冥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