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

我們一開始試著要修持悲心的時候,可能保持著深切純正的動機。但是,當我們真正觀察自己的內心時,很可能發現自己的行為動機,其實已經受到了自我中心的影響。我們在幫助別人時,或許已經隱藏了對某個狀況或某人的特定期望。


我們心想,因為我們釋出了悲心,應該會得到一些回報吧!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想呢?因為我們仍有「我見」,因此我們的行為都帶有執著——執著珍愛的自我、意見和價值觀。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


因此,許多大乘的大師們會先教導空性,繼而教導慈悲,或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等波羅蜜多。有人會認為這樣的教學次第有點奇怪,因為空性是非常難以了解的。


弟子們常問:為什麼先教導無我?為什麼不先教導悲心?這個世界多麼需要真正的慈悲,而且學習布施和所有的善行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那是紀律和戒律生活的基礎。


答案是:如果我們無法了解空性的見地,也沒有一些真正的體會時,我們是無法將慈悲或六度等這些美好有益的事,真正地放入實修。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



我們會認為,如果先鍛煉悲心的話,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我們也會以為,修持空性並不是實際在幫助別人,甚至會認為修持空性是自私的行為,以為這個修持只專註在自心和自我的體驗。然而,如果你真正看到這個修持的成果時,你會發覺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在沒有「無我」或空性的見地下,所修持的悲心,經常都不是真正的利他──因為我們自身是迷惑的,沒有一顆清明的心,這樣的利他只會製造更多的迷惑。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


假使我們認為有某個方法可以幫助某人,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對方的需要,其實這通常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詮釋上,並不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替他想。我們所給予的是「我們」認為他們所需要的,而不是「他們」真正所需要的。這二者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帶著價值判斷,認為對方應該以某種方式接納我們的幫助,所以,我們的「幫助」還強加了條件和準則。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


慈悲的心髓,是沒有「我執」。因此,我們可以從對方的立場了解他們的痛苦。我們可以看到超越自己想法和信念的事物。我們可以從對方的立場,看到他們的需要,同時也運用上自己的智慧。


當我們以更寬廣、清晰的見地來觀察,我們會更真實地了解什麼樣的幫助能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而且對他們有真正的利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寧緣 的精彩文章:

當我修行歸來,換了俗骨凡胎!
面對慾望時,應當怎麼辦?
接受 包容 承納
要度化眾生,先須結善緣!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

TAG:菩寧緣 |

您可能感興趣

真正的慈悲是沒有分別心的
【佛心慧語】心有慈悲,沒有看不起的人
悲哀是真的,淚是假的,沒有什麼可執著
不管有沒有幫助我,我都會帶著感恩的心
其實,不是這泡茶不好,是你沒有用心!
愛,就是沒有理由的心疼和沒有下限的寬容!
看看各國的產假,你有沒有傷心?有沒有羨慕嫉妒恨?
我沒有耐心去對待那些不值得我有耐心的人
一隻憂鬱悲傷的貓貓,就是不開心,沒有為什麼!
親愛的,你沒有自己想像的糟糕
那些堅強懂事的流浪狗為何沒有家,心疼……
愛情不是沒有來過,而是我們沒有珍惜
懂得,讓心與心沒有距離,讓生命彼此疼惜
真的懷孕了,可是為什麼沒有想像的那麼開心
愛情從不遲到,只是你沒有耐心
其實根本沒有高冷的人,只是他暖的不是你
沒有自我的苦難,沒有意義
最悲傷的詩詞,有沒有引起你心裡的傷痛?
親愛的,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心疼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