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之後長安不適合做首都,背後真相讓人深思
其實說法很多,有一種新觀點認為與關中平原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 的惡化有直接的關係呢。除了戰亂造成的城市破壞、人口流遷外,生態環境也是不能不仔細審視的。
關中之失去國都地位,主要還是長安城被徹底毀滅的結果,是長安城毀滅後關中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關中生態環境的惡化不是一朝一夕之故。隋唐兩代三百餘年,關中地區人口大量增加,黃土高原開發過度,森林急劇消失,天然植被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水旱災害不斷出現,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但總的來看,影響最大的還是唐末以來的戰亂。唐末以來的戰亂毀滅了舉世聞名的長安城,也使往日富庶的關中地區變得千瘡百孔。這樣以來,長安已不如洛陽、開封,關中也不如中原。五代時期是多事之秋,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長安城既已毀滅,關中又如此殘破,當然不如定鼎中原,在洛陽或開封建都。正因為如此,五代時長安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為一般性的地方都會。五代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東部地區成為歷代關心的重點。另一方面,關中地區恢復的速度很慢,到宋元時,依然是殘破的景象。宋代西北用兵,關中之民「畜產盪盡」, 「十室九空」。可見北宋時關中地區尚未復甦。及金人佔據關中,長安一帶再遭受兵燹。時人李獻甫在《長安行》中寫道: 「長安大道無行人,黃塵不起生荊棘。高山有峰不復險,大河有浪亦已平。」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自然就不會在關中建都了。宋元明清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轉移,西安下降為西北地區的軍事重鎮。
換而言之,正是隋唐三百多年關中地區人口的大量聚集繁衍造成了土地承載達到飽和,大量的開發導致了一系列自然災害,反過來削弱了關中自我補給的能力,水利等方面也出現了荒廢到了宋代。
漢唐建都長安的時候,曾充分考慮了自然環境與資源。
已而問婁敬,婁敬說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婁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室異。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邰,積德累善十有餘世。公劉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馬箠居岐,國人爭隨之。及文王為西伯,斷虞芮之訟,始受命,呂望、伯夷自海濱來歸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洛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務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險,令後世驕奢以虐民也。及周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鄉風,慕義懷德,附離而並事天子,不屯一卒,不戰一士,八夷大國之民莫不賓服,效其貢職。及周之衰也,分而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爭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決。及留侯明言入關便,即日車駕西都關中。
正是秦漢時代天府的稱呼就可以看出關中一帶的肥美,環境良好。
老大爺上山砍柴搬回軟木塊,專家稱此物可以買一套房
世界歷史上十起因電腦故障引發災難的恐怖事件!
水滸傳中最令人費解的四大謎中謎
皮膚黑還顯老,她憑什麼嫁給了身價千億的他?
這一次,中國讓整個世界都慌了
TAG:奇心趣事 |
※為何在唐朝之後,長安再沒有被選做首都?
※為什麼唐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願意定都長安?原因其實很簡單
※唐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願意定都長安,原因其實很簡單!
※唐朝之後再也沒有帝王願意定都長安,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之前各朝沒有借鑒的情況下,張良為什麼力主定都長安?
※唐朝之後為何再也沒有帝王願意定都長安?
※為什麼唐朝以後再沒有王朝在長安定都了?
※拜他所賜 唐朝以後 再也沒有朝代定都長安
※很多人說它沒了古韻,可你看,長安自古帝王都,文化依然在這座城市延續
※中國古代第一都城長安,為啥唐朝之後,再也沒有當過都城了
※他詩名冠長安,不好好說話被朝廷棄,不好好長臉遭美人棄
※長安城傳唱一首童謠,預言這位大唐宰相之死,可惜當時無人能解
※長安降價的背後,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奈之舉?
※大眾情人張敞,當長安市長的時候是怎麼搞嚴打的
※我竟然不知道 | 楚喬傳里的長安竟然是這裡
※終不見長安
※「一日看盡長安花」背後的凄苦無依
※朱標不突然爆斃,明朝應該就定都長安了!
※李白在長安對一大詩人特好,落魄求其辦事被拒,寫詩大罵人情如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