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要警惕朋友圈分享的那些「乾貨」

為何要警惕朋友圈分享的那些「乾貨」


作者:陳阿嬌



「讀書無用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提起來一次,雖然屢屢被批判,但響應者也有不少。很多人在批判「讀書無用論」時,常會提及讀書有用的一些例證:讀書可以讓你上更好的大學,找到更好的工作,掙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如此強調讀書的有用性,就一定對嗎?且不說讀書是個私人的體驗過程,很難用有用無用去界定,即便強調其有用性,如果只把「有用」定義在功利層面的有錢有勢有前途上,實在是對讀書最大的矮化。


為何要警惕朋友圈分享的那些「乾貨」




一、浮躁的時代,成功學橫行,讓功利化閱讀愈演愈烈



歷史上,「讀書」是一種身份標識,「讀書人」與商人、手藝人不同,讀書人並不以讀書為生,比農人、工人、商人高一層,所謂的「士」,就是讀書人。但是這種高人一等的背後,卻是以實際利益為導向的。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兩句話是在表明讀書的巨大作用,但是仔細想想,這兩句話都是在陳述讀書帶來的物質利益,更確切地指向是古代科舉制度對人生命運的改變,「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四書五經,即所謂的「聖賢書」,只有讀了聖賢書,才有機會當官,封妻蔭子,當然天下惟有讀書高。


而如今,科舉制度已經取消,讀書也就不是所謂「讀聖賢書」,既沒有「為往聖繼絕學」的道德優越感,也沒有「為萬世開太平」的存在感。雖然當代也有公務員考試,但是錄取的絕大多數是基層職務的科員、辦事員,在古代這些都算不上官,最多只是小皂吏,廣東話里所謂的「差人」。


「讀書」直通仕途,讓人飛黃騰達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功利化的讀書心態並沒有從社會的普遍閱讀目的中被清除。古人云開卷有益,但是今天人們的閱讀動機,卻變成了「開卷有利益」。


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雖然閱讀著不同的書,但是在「有用」這個標準上,卻達到了驚人的統一。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功利化閱讀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最直接的反映體現在圖書銷路上。如今,走入任何城市的新華書店,銷路最好的都是那些「有用」的書,比如教輔類、投資類、名人傳記或者成功學讀本。在大學書店裡,英語四六級教輔書及各種考證類教輔圖書也往往是賣得最火熱的,遠遠超過那些「沒用」的詩集、小說和散文集。在北上廣深等任何一個一線城市的地鐵上,無論是通過電子書還是通過紙質書進行的閱讀,也多是投資理財、成功學、厚黑學的書及考試教材。更不用說各地機場的書店了,簡直是一個個成功學教案批發市場。



二、微信、微博的碎片化閱讀,讓「乾貨」取代了思考過程


隨著移動終端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對生活方式的顛覆式影響,屏幕閱讀已經漸漸取代了紙質閱讀,如今人們更習慣用電子閱讀器或者手機來閱讀新聞和書籍。這種閱讀方式的革命,確實帶來了進步,同時也產生了問題,比較突出的就是閱讀的碎片化。


根據2015年新華網與亞馬遜(中國)一同做出的全民閱讀數據調查,碎片化閱讀在2015年比2014年提升了10個百分點,達到了39%,閱讀變得越來越淺,缺少體系的構建,缺少深度的思考,變成了浮於表面的一知半解,每天都在對著屏幕閱讀,但是讀了半天什麼也記不住。


根據調查,中國讀者目前超過8成的閱讀目的是為了「擴充知識」。可是就連碎片化的閱讀也有很多人以工作太忙,時間緊張為理由不肯付出時間成本。於是,誕生了一門生意,那就是「代人讀書」,就是通過用縮寫、提煉的方式,把一些著名著(還是以有用的經濟管理類圖書為主)的主幹和金句提煉出來,以錄音或者文字的形式,用公眾號或者其他平台推送出來,美其名曰「乾貨」,好像這些經典作品當初都寫得太臃腫了,讀者吃不下去,需要他們進行二次加工,做成「乾貨」投餵給懶惰的讀者們。



為何要警惕朋友圈分享的那些「乾貨」


圖源網路


表面上看,這種所謂「乾貨」提高了人們閱讀的效率,讀者不再需要拿著長篇巨著一頁一頁地翻看了,只要聽一段60秒的語音,或者看一篇幾千字的縮寫就行。這樣做,貌似是把書讀薄了,但本質上,這種乾貨式閱讀本身,才是對閱讀最大的傷害。


首先,這種代人讀書的方式助長了人們的惰性。所謂「乾貨」本質上是對書籍和文章的「縮略」,這麼輕而易舉就掌握真理,本來就沒什麼閱讀習慣的人就更不讀書了。


其次,提煉並傳播甚至售賣「乾貨」,實質上卻是一種「反智」的行為,因為知識本身是不能被簡化的,知識只有系統化才能夠被人們運用,實現其價值。

更要緊的是,這類所謂「乾貨」,很多都只是金句的摘抄,說直接點就是「拾人牙慧」。在面對受眾時,公眾號或者主持人可能根本就沒怎麼讀過此書,就扮演起真理本人的角色,用個人化的見解來解釋一切,新瓶裝舊酒。就像八十年代的氣功熱,看著挺厲害,根本就是偽科學。不管版權所有人是否追究,這些以「乾貨」名義的推送,無法讓人真正獲得有益的知識,只能讓受眾在一知半解中,變成現代版的「盲人摸象」。


閱讀最可貴之處,在於閱讀時進行的思考,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每個人的思考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的,微博、微信的碎片化閱讀,恰恰是將這個思考過程拿掉了。這種徒有其表的閱讀,無論有多時興,本質上來說,都只是一種浮躁的表現,本來對知識有所追求但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會因為碎片化的閱讀,離有價值、有深度、有意義的閱讀更遠。



三、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閱讀,就像海市蜃樓,看似「有用」,實則無用



不能否認,投資理財、考試教輔、成功學甚至心靈雞湯等帶有明確目的指向的書,固然能夠幫助讀者解決目下急切的問題,但以更大的格局來看,這些書其實在整個人類文明歷史裡,都是轉瞬即逝的,看似有用,實則無用。


功利性的閱讀,並不能夠給人思維方式和想像力的根本性啟迪,更無法代替文學、藝術等相關閱讀帶給人的審美享受。如果以一個人一城一地的得失論,功利化的閱讀自然是必須的,但如果以整個人類文明傳遞的維度來看,只重視結果而缺乏審美或思想過程的閱讀,其「用處」反而是短暫易逝的。


埋頭於閱讀「有用」之書的我國讀者,如果耐心了解一下比我們技術更先進、物質更豐富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閱讀習慣,就會了解到,他們在「有用」之書外,更看重有關歷史、藝術、文學等社會科學方面的無用之書。


美國資料庫項目「開放課程」(The Open Syllabus Project)收集了各大學過去15年以來超過100萬項課程和圖書閱讀信息,也在最近公布了美國大學學生的閱讀書目數據,排名在前列的是柏拉圖的《理想國》、霍布斯的《利維坦》、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和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



為何要警惕朋友圈分享的那些「乾貨」


圖源網路



比較我國知名高校的同類閱讀數據綜合排名的TOP10,就會發現,美國學生閱讀最多的是經典的政治學、哲學著作,而中國各大學圖書館借閱量最大的書中,頻繁出現諸如《明朝那些事兒》、《藏地密碼》、《盜墓筆記》等書。要麼是通俗性很強的書,要麼是經人解讀的「乾貨」性質的書。武漢大學文學院趙小琪教授對此現象指出,遠離原著是當代大學生閱讀的普遍趨勢,而這導致的後果往往是「有知識,卻缺乏獨立和深刻的思想」。


很多時候,無用之書才有大用,而功利性閱讀範疇下的有用之書,才是速朽的。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的閱讀,雖然不能夠幫助人們考取一兩個職業資格證,也不能立刻提高月收入,但是這些才是有價值的閱讀。所謂的「無用之書」對於啟迪人類的心智,提高想像力、創造力,並且吸取歷史經驗教訓避免開歷史倒車方面的作用,是濟濟於功名利祿的功利化閱讀永遠無法達到的「大道」。


「文學和科學相比較沒有的確是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文學的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他沒有用處。」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答謝宴上,做了如上的發言,所謂「沒有用處」,卻是一種更偉大、宏觀和綿長的「有用」。



結語:



讀書有用或者無用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有用與無用要看讀的是什麼書,針對什麼事。功利化的閱讀是短視的、碎片化的,也許能對眼前的微利有所影響,但是如果放眼在人類發展和個人修養這樣的大的範圍來看,還是多讀點「無用之書」吧。(文/陳阿嬌)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觀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郭德綱拯救了相聲這個行當?
看奧運時,你會覺得中國人受欺負嗎
國人為何喜歡自稱為「XX狗」?
巴西為什麼沒出過頂尖作家
小孩讀不懂魯迅,能怪小孩嗎?

TAG:文化觀察 |

您可能感興趣

無辣不歡的寶寶們要警惕了!辣椒這些禁忌你要知道!
警惕!最傷子宮的五種行為,女姓朋友們要注意啦
爹媽必須要警惕! 這些給寶寶沖奶粉存在誤區
挽回愛情,哪些誤區需要警惕
肝臟不好的朋友一定要警惕這些食物,常吃會傷肝
你要警惕愛情中的這些陷阱!
 警惕你身邊這幾個會橫刀奪愛的星座 也許就有你的朋友!
愛情里,這種男人一定要警惕!
家長朋友要警惕: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性早熟?有些食物要少吃!
想要萌寵二胎的朋友對家裡原有狗狗的這些變化一定要警惕!
這些養生謠言一定要警惕 男人真的要補腎嗎?
你的孩子要是過於「懂事」,那可要警惕了!
為逗女友一笑跑出急性腎衰竭,這些癥狀要警惕
有這些癥狀要警惕了,你很可能已被房顫「盯」上!
花心男把妹常用這些套路,一定要警惕!
還在給孩子吃這些東西嗎 寶爸寶媽們需要警惕「兒童性早熟」
這樣補很容易流產,准媽媽要警惕了!
警惕在朋友圈發這樣的肯德基的朋友
警惕!女人那裡「錯位」要小心,男性勿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