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達到這樣的境界?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的心學四訣。至於文學大家們的解釋就很多,如松只按自己的思考來解釋,和任何人無關。
無善無噁心之體
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的一種境界,在此基礎上,實現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這可能是很多人都關心的核心問題。
每個人都希望有所作為,王陽明也不例外。但是,如果你不能放棄名利、毀譽、貧富、窮達,就難以做到客觀、敏銳、豁達,當做不到這一點的時候,就很難在思想和行動上有所成就。
我上大學的年代,有很多少年大學生,以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最為著名。可遺憾地是,這些少年班的學生,雖然天資聰穎,少年有成,但是,工作以後,卻鮮有成功之士,這是為什麼?少年人,心智和性格並沒有完全形成,但是,因為書讀得好,就得到了過多的讚譽,也得到了優越的條件,甚至美好前程在招手,這些都是物慾。在心智沒有完全成熟的階段,很容易沉迷於物慾之中,就難以頭腦清明地潛心學問,結果,難有所成。
最近一些年,還聽說一個例子,未必正確,但反應出一種傾向。那就是,在科技領域有所作為的基本是第二等級高校畢業的學生。而頂級高校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中,在科技領域做出成績的並不佔很高的比例,這是違反常規的,因為北大清華招收的是全國最優秀的學生,這是為什麼哪?也與這一點有關。進入北大清華的學生,就幾乎奠定了天之驕子的地位,加上北大清華的學生中,在中國政界佔據高位的很多,意味著進入北大清華,前程的地毯就已經鋪就,這些物慾的干擾,會消磨很多人前進的意志力和動力,物慾迷住了他們的眼睛(當然不是全部,北大清華的學生莫怪),所以,成才的比例與北大清華招收了全國最優秀的學生相比,不成比例。
前些日子,證明了引力波的科學家的家屬曾說過幾句話:自己的先生,幾乎完全忘記了外部的花花綠綠的世界,除了吃飯就泡在工作場所,十幾年如一日。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份成功是隨隨便便得來的。
或許有人說,企業家又怎麼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賺錢,然後讓企業發展壯大。如松要說的是,也一樣,企業家如果不能擺脫物慾,一樣無法帶領自己的企業。成功的企業經營的是人、是理念、是文化。
前些如松日子開始打賞,有自己的目的(這種目的即便不說,有些知心的朋友也了解),但是,當這些利益交織過於嚴重時,難免打擾自己的思維,不能做到思維的清靈,也無法保持足夠的專註。所以,如松很快就會想辦法擺脫這種過度的利益交織。雖然僅僅是打賞,性質也一樣,這是「自殘」之路,如松不會走上這條路。
北大清華的學生是天之驕子,但首先是人;如松是一個俗人,但也首先是人;王陽明是偉大的思想家,但首先也是人。任何一個人,如果不能跳出五行之外,擺脫物慾,完全客觀地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自己最大的潛力,就很難有所成就。所以,我認為陽明先生將這一句放在第一是非常棒的。
簡潔地說,如果要做好任何事情,需要先「無善無惡」清凈自己的心靈,然後保持專註,無論偉人還是普通人,都一樣。
有善有惡意之動
這句話就很容易理解,當心中有了善惡之後,就有了先天的傾向,就有了慾望和主觀的意念,無論在什麼事情上,都難以有所成績。
知善知惡是良知
雖然我們對待任何問題時,都需要潛下心來,放下主觀的意念去研究,但不等於自己沒有善惡的標準。對善惡的區分要十分鮮明,只有如此,才不至於走入歧途,也所以,陽明先生的學問又被稱為良知之學。
要做到這一點容易嗎?很難,這必須奠定在第一句的基礎上,如果自身就將自身置身於利益交織之中,就不能鮮明、客觀地建立自己的善惡標準,這是相輔想成的。
為善去惡是格物
格物致知幾乎是家喻戶曉家喻戶曉的成語,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其基本意思是說:考察事物,獲得知識。這一詞語最早見於《禮記·大學》,是該書所提出的求學八階段中的初始兩個階段:「古人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只有建立了善念,去掉為惡的慾望(物慾也是一種,有些惡並不體現在表面,而是潛藏在潛意識中),才能客觀地考查事物,才能獲取正確的、推動社會進步的知識。
格物致知被認為是儒學經典,但是我認為是有很大缺陷的。格物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觀察事物獲取知識,可是觀察事物真能獲取足夠的知識嗎?我認為不能,只能獲得的是皮毛。只有參與到事物的運行過程中,才能獲取最精髓、最全面的知識。
格物致知被認為是儒學的最基礎部分,在基礎部分上就暴露出致命的缺陷。這讓人想起孔聖人,我認為他一生是遺憾的。孔子晚年回到家鄉,妻子已亡,晚景凄涼,唯一最懷念的是端木。而端木守孝六年,後來也是端木最有成就。此時,我們想問問,孔門的其它弟子去了哪裡?為何幾乎無聲無息?所以,孔子到晚年是有遺憾的,如果沒有端木,甚至一生是失敗的,因為弟子之中,只有端木在——踐行。
或許,這和孔子的經歷有關,一生不太得志,到了後來,養成了畏懼失敗的思維,這傳染給了眾多弟子。畏懼失敗的結果就是使自己位於觀察者的角色(這自然沒有成功與失敗的壓力),但也讓孔門弟子之中以書生居多,不能改變什麼。即便所謂的成功者,充其量也是瞎參謀爛幹事而已。聖人之所以晚年懷念端木,我認為聖人在這一點上是遺憾的。當然,這些內容純屬猜測,我們本不應該議論聖人。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先生最典型的訓言。如松對這幾個字有自己的理解。
知與行,表面上的含義很清楚,但是很多人會割裂開來,如松認為不妥。
知有很多來源,但是,我認為僅僅在書桌中、學堂中傳授的知識或得到的知識是低等級的。
雖然我也推崇孔孟,但並不認可他們傳授知識的方式。如果一種知識未經過實踐檢驗可以在實際運用中發揮巨大的威力、造福眾生、推動社會的進步,那麼,這種知識有何意義?
我認為在行的過程中,認識到的知識、積累的知識是更有意義的,即便它們不是經典。就像股市,很多人問如松,你有什麼書可以推薦?我一般說沒有,確實也沒有(只在十多年前看過幾本本,名字也記不住了)。如果要在股市中生存,決不能依靠書本上的知識(但看書是需要的),一定是拼殺的過程中有所悟、有所總結出來的知識才更有意義,雖然這些知識都是山寨版,可這些山寨版不斷在拼殺的過程中完善,才能保證生存的需要。
行的過程就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反過來,這種知識的積累又極大地可以推動自己行的能力,這就是知行合一。
所以,如松對那些古代只會夸夸其談、著書立說的名家並不感冒,只推崇三個人,第一是老子。老子的弟子計然真正左右了吳越爭霸的進程。老子的其他弟子,基本屬於這種類型,但他們更懂得功成身退,所以,歷史上的名氣都不大;第二位是鬼谷子,這是知行合一的典範,戰國歷史,幾乎就掌握在鬼谷子的一眾弟子手中;第三位自然就是王陽明。
王陽明的思想中,有重要的一條,「人人皆可為聖人」,唯一需要的是去「行」,然後在行的過程中去總結,並進行去粗取精的過程,形成更高等級的知識,然後,在更高等級知識的基礎上指導自己的行為。當然,先生並不反對吸收前人的經驗和知識,這盡人皆知。
本篇文章,如松拒絕和那些語言學、文學人士的解讀相對比,這只是個人體會和所悟。
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
重溫陽明心學 再啟中國精神之源
行走在唐詩宋詞中的中秋節
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修文陽明洞 心靈之旅】心才是真正的無價寶藏
TAG:王陽明心學 |
※駕馭男人需要一種境界,你達到了嗎?
※這樣的擼貓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簡直太爽了
※敷面膜要想達到最好的效果就要這樣做
※需要達到怎樣的境界?日本第一神口譯告訴你
※軍人的四種境界,你能達到哪一種?
※沒有健身基礎的人想要達到彭于晏那樣的水平該怎麼做?
※艷圖中的人生,你達到了哪種境界?
※現在要娶親達到什麼條件?
※喝茶的四大境界,你達到了嗎?
※吃貨的最高境界,你達到了沒有!
※能達到這些標準,那你就已經瘦身到完美了!
※迪麗熱巴為什麼瞬間爆火!這個原因,她達到了最高境界!
※看到的境界,不一定就能達到
※學佛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這麼」萌」的學校,你達到它的申請要求了嗎?
※「同傳」需要達到怎樣的境界?日本第一神口譯告訴你。
※當你控球達到這種境界,還愁沒女朋友?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又因為什麼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
※做好這幾點,有可能生男孩!怎麼樣才能達到自己的心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