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洪水,毀天滅地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2)
李尚勇
本文標題為《人類簡史》小節標題。
(一)
在人類誕生後的整整200萬年時間,人類一直只是一種弱小、邊緣的動物。期間,智人與其他人種一樣,都一直穩定地居於食物鏈中間的位置,即人類會獵殺小動物、採集種種天然食物,但同時也會遭到較大型食肉動物獵殺。
一直要到40萬年前,才有幾種人種開始追捕大型獵物,但要到7萬年前智人崛起,人類才一躍而居於食物鏈頂端。這場食物鏈位置的大跳躍,對全球環境及其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翻天覆地。
其他動物(如獅子、鯊魚)要站上食物鏈頂端往往需要花上好幾百萬年的時間演化。在這個過程中,全球生態系統有時間發展出種種制衡,以避免獅子、鯊魚造成太大的破壞。例如,隨著獅子越來越強壯,自然演化也讓瞪羚越跑越快,鬣狗越來越懂合作,犀牛脾氣越來越差。
相較之下,人類轉眼就登上食物鏈頂端,不僅讓生態系統猝不及防,就連人類自己也不知所措。這種情況除了加速人類擴張,也更讓人類更加殘酷、危險。人類歷史上的眾多災難,不論是生靈塗炭的戰亂還是生態系統的浩劫,其實都源於這場過於倉促的食物鏈地位跳躍。
(二)
認知革命前,所有人類物種都只生活在亞非大陸。雖然,也有人靠游泳或藉助木筏抵達少數鄰近大陸的島嶼,但還沒辦法冒險遠渡重洋。沒人到過美洲或澳大利亞,也沒人到過如日本、中國台灣、馬達加斯加、紐西蘭和夏威夷之類離大陸較遠的島嶼。
大約4.5萬年前,擴張到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智人發展出了第一個能夠航海的族群、部落。他們學會了建造及操縱船隻,開始前往遠洋捕魚、貿易、探險。
新的航海技能並不限於西南太平洋。大約在3.5萬年前就有人類抵達日本,而在大約3萬年前也有人抵達中國台灣。
智人發明航海技能的第一項重大成就,就是在大約4.5萬年前登陸澳大利亞。這是人類史上一件大事,其重要性不亞於哥倫布抵達美洲或是阿波羅11號登月。
可以想像,智人首次登上澳大利亞,彷彿進到一個奇異的新世界,滿眼都是他們從未見過的生物:地上有200公斤重、2米高的袋鼠,有當地最大的掠食者袋獅,其體形有如現代老虎一般大小;樹上有大到不太可愛的無尾熊;平原上有不會飛的鳥在賓士,體形足足是鴕鳥的2倍;在灌木叢里,有像惡龍般的蜥蜴和蛇;森林裡有巨大的雙門齒獸在遊盪,外形像袋熊,不過體重足足有兩噸半。除了鳥類和爬行動物以外,澳大利亞當時所有的動物都是有袋動物。它們是澳大利亞的統治者。
智人登陸澳大利亞不過幾千年,所有這些巨大的動物便都消失殆盡。其中,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24種動物中,有23種慘遭滅絕,另外許多較小物種也從此消失。這是澳大利亞生態系統數百萬年來最重大的一次浩劫,整個生態系統被迫重新洗牌。
各種人類物種在亞非大陸上潛伏演化了200萬年,不斷磨鍊狩獵技能,而且從大約40萬年前便開始獵捕大型動物,所以,亞非大陸上的巨獸都已經得到教訓,懂得與人類保持距離。等到最新一代最高掠食者——智人出現在亞非大陸的時候,大型動物都已經懂得要避開那些與當地人種長相類似的生物。
相較之下,澳大利亞的巨型動物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時間學會該趕快逃跑。畢竟人類看起來似乎不太危險,既沒有長而鋒利的牙齒,也沒有結實、敏捷的身體。對這些動物來說,需要靠演化才能學會懼怕人類,但因為時間根本不夠,它們轉眼間便已滅絕。
(三)
大約1.6萬年前,因為海平面較低,如今的白令海峽有陸路連接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智人就是從這裡徒步走出了歐亞大陸,踏上了西半球的土地。之後,一場比澳大利亞更大的生態災難在美洲上演。
其實,智人此行一路艱難重重,並不比跨海抵達澳大利亞來得容易。這一路上,他們首先得學會如何抵禦西伯利亞北部的酷寒,那裡的冬季是永夜,溫度可以降到–50℃。在這之前,還從來沒有人類物種能夠走過西伯利亞北部這種極度寒冷的地方,即使是能夠抗寒的尼安德特人也做不到。
智人的採集部落四處遷徙,來到較冷的地區就學會了做雪鞋,也學會用針把獸皮和獸毛層層縫緊,成為保暖衣物。他們發明了新型武器和高明的狩獵技巧,讓他們能夠追蹤、獵殺那裡的長毛象和其他大型動物。由於有了保暖衣物,狩獵技巧也有改進,智人越來越勇於冒險,敢於深入冰凍區域。隨著他們逐漸北遷,衣物、狩獵策略和其他生存技能也不斷提升。
一代代智人在極地生活可不是苟延殘喘,而是過得意氣風發、舒適愜意。隨著時間過去,這些部落「開枝散葉」,不斷擴張,追逐著長毛象、乳齒象、犀牛和馴鹿,一路從西伯利亞東北部來到了阿拉斯加。
大約1.4萬年前,全球暖化融冰,北美洲西部出現了一條比較容易通過的通道。藉由這個新通道,人類(智人)大舉南遷,走向整片美洲大陸,並很快適應了許許多多不同的氣候和生態系統。到大約1.2萬年前,人類已經擴張到了美洲大陸最南端的火地島,而這一切不過短短一兩千年間的事情!
來到美洲的智人,絕非什麼善男信女,他們造成了血流成河的景象,受害者多不勝數。
1.4萬年前,美洲的動物物種遠比今天豐富。智人來到加拿大平原和美國西部時,除了會遇上長毛象和乳齒象,還會遇上像熊一般大小的嚙齒動物,一群又一群的馬和駱駝,巨型的獅子,以及其他數十種類似的巨型動物。其中,劍齒虎重達8噸,巨型地懶高達6米。
南美洲更令人目不暇給,那裡有各種大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讓人彷彿置身於奇異非凡的動物園裡。而整個美洲,就像是一個自然演化的巨大實驗場,各種在亞非大陸未曾見得到的動植物都在此繁衍生息,茁壯成長。
智人抵達後不過2000年時間,大多數美洲獨特的物種都慘遭毒手。
根據目前的估計,就在這短短2000年時間裡,北美原本所有的47屬大型哺乳動物中,34屬已經消失;而南美更慘,在原有的60屬中失去了50屬。曾經活躍了超過3000萬年的劍齒虎,幾乎瞬間滅絕;其他如巨型地懶、巨型獅子、美洲本土馬和本土駱駝、巨型嚙齒動物和長毛象,也全都未能倖免。此外,還有成千上萬的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甚至昆蟲,都慘遭滅絕。
幾十年來,古生物學家和動物考古學家,在全美洲的平原、山區四處探訪,尋找遠古駱駝的骨骼化石和巨型地懶的糞便化石等等,一有發現便仔細研究每一根骨頭、每一塊糞化石,但一次又一次,這些分析都指向相同的結果:與目前年代最接近的糞球或駱駝骨骼,大概也就是存在於人類如洪水般席捲美洲的那段時期,也就是大約1.4萬年到1.1萬年前(即公元前1.2萬年到公元前9000年)。
如果我們把在澳大利亞和美洲發生的生物大滅絕合起來計算,再加上智人在亞非大陸擴張時所造成的小規模物種滅絕(包括其他人種的滅絕),以及在偏遠島嶼(如古巴)帶來的物種滅絕,那麼,可能的結論只有一個:智人在全球擴張形成了第一波物種滅絕浪潮,這是整個動物界最大也最快的一場生態浩劫。
其中,受創最深的是那些大型、毛茸茸的動物。在認知革命發生的時候,地球上大約有200屬體重超過50公斤的大型陸生哺乳動物,等到農業革命的時候(大約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只剩下大約100屬。換句話說,甚至遠在人類還沒有發明輪子、文字和鐵器之前,我們智人就已經讓全球大約一半的大型獸類魂歸西天,就此滅絕。
(四)
類似澳大利亞和美洲這種物種大滅絕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間不斷上演,而時間點都是在人類(智人)又再次向外擴張併到達當地的時間。
例如,大約4000年前,位於東西伯利亞海與楚科奇海之間的弗蘭格爾島上的長毛象突然滅絕,這一時間與人類第一次抵達弗蘭格爾島的時間重合。
在一座又一座島嶼上,考古學家在發掘中都看到了同一出悲劇一再上演:
悲劇第一幕,充滿著豐富多樣的大型動物族群,但沒有任何人類的足跡。第二幕,出現一具人骨、一個矛頭或是一片陶片,告訴我們智人來到此地。劇情很快來到第三幕,舞台中心只剩下人類的男男女女,而多數的大型動物以及許多小型動物,都已經黯然退場。
在距離東非大陸約400公里的馬達加斯加島,是世界第四大島嶼,面積62.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5個英國大小。島上的物種經過數百萬年的隔離,展現出獨一無二的風貌,這裡有全球最大的鳥類象鳥,高3米、重約半噸,但無法飛翔;有全球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巨狐猴。大約1500年前,象鳥、巨狐猴以及馬達加斯加島上多數的大型動物都突然消失,而這正是人類(智人)第一次踏上馬達加斯加的時間。
太平洋的第一波物種滅絕浪潮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500年。當時源自中國台灣的波利尼西亞農人開始移居到索羅門群島、斐濟和新喀里多尼亞,直接或間接造成數以百計的鳥類、昆蟲、蝸牛和其他當地物種的滅絕。此後,這股生物滅絕的浪潮又逐漸向東、向南、向北席捲開來,侵入太平洋的心臟地帶,各種特殊的動物群慘遭毒手,受害地區包括薩摩亞和東加(公元前1200年)、馬奎薩斯群島(公元1年)、復活節島、庫克群島、夏威夷(公元500年),最後來到紐西蘭(公元1200年)。不過幾個世紀,紐西蘭大多數巨型動物以及六成鳥類物種都慘遭絕種的命運。
同樣,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地中海,星羅棋布的數千座島嶼幾乎無一倖免,也都慘遭類似的生態浩劫。
作者寫道:「翻開歷史記錄,智人看起來就是個生態的連環殺手」。
筆記於此,筆者想到了我國黃土高原和內蒙古草原的生態變遷。
2000年以前的黃土高原(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本不姓「黃」。在漫長的歷史年代,黃土高原曾歷經「草原、森林草原、針葉林以及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等」演變過程。
有歷史資料顯示,早年的黃土高原曾經有大片原始森林和草原,森林覆蓋率曾高達69%。曾經的黃土高原塬面廣闊,溝壑稀少,植被豐茂。但是,隨著人口大量遷入並繁衍增加,包括墾殖和戰爭在內的人類活動越來越劇烈,黃土高原的環境漸漸惡化,植被減少,氣候變干,土壤被侵蝕。
黃土高原以森林和草原為主的原始植被在秦漢、唐宋和明清時期遭遇了三次大規模的濫墾濫伐破壞,而現代尤其是當代對植被的破壞更是史無前例。如今,森林覆蓋率僅存6%,41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竟然發育出30多萬條超過1公里的溝壑,而小於1公里的支溝、毛溝更是不計其數。每年的水土流失將高達16億噸的泥沙傾瀉到黃河,於是,「曾經『清且漣漪』的黃河,就這樣變成了『一碗水半碗泥』,舉世無雙的一條龐大泥流」。
在當代,我國草原首先遭遇的是毀草開荒種糧。因為人口快速增長需要解決吃飯問題,從1949年到1990年代初,我國開墾的草原面積達2.8億畝左右(這些土地中的大多數最終淪為沙地),這同時也造成大約3.8億畝草原退化或沙化,其中約1.2億畝草原永久退化為沙漠。
到了2000年前後,因為過度放牧(草原超載率在1倍以上),導致我國「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鹽鹼化等中度以上明顯退化的草原面積約佔半數」。
有關專家概括說,「(我國)草原正以歷史上最脆弱、最嚴峻的生態環境,供養著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負擔著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類活動,成為我國21世紀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李尚勇:《〈人口困局〉被刪減的第2章第3節》)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糧食生產重心「北移」,即包括內蒙古在內的北方缺水地區越來越多的成為「糧食生產基地」。因為普遍缺水,所以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澆灌大片大片的糧田。
如此大規模的抽取地下水終歸會使北方地下水資源枯竭,屆時,北方地區將會遭遇一個全面荒漠化的過程,北方生態系統(包括氣候)需要重新洗牌,大量生態移民所形成的嚴峻形勢,我們今天難以想像。
回頭來看我國糧食生產重心「北移」的原因,那說起來荒謬絕倫:因為水資源豐富的南方種糧不賺錢,所以支持缺水的北方發展規模化糧食生產。
我們智人不智,由此可見一斑。
(五)
智人崛起以後,全球發生了三大波物種滅絕浪潮,第一波是由於採集者的擴張,第二波則是因為農民的擴張。今天人們正在經歷第三波物種滅絕浪潮,這一次,則是我們現代智人人口過度擴張並狂熱追求高品質生活(工業活動)所造成。
作者寫道,「或許,如果有更多人了解了第一波和第二波物種滅絕浪潮,就不會對現在自身所處的第三波浪潮如此漠不關心。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已經害死了多少物種,就會更積極保護那些現在還倖存的物種。這一點對於海洋中的大型生物來說更是如此」。「對全世界所有的大型動物來說,這場人類洪水的唯一倖存者可能只剩下人類自己,還有其他登上諾亞方舟但只能作為人類盤中佳肴的家禽家畜」。
非常遺憾。在筆者看來,即使我們這些智人了解到第一波和第二波物種滅絕浪潮,也仍然會對自身所處的第三波物種滅絕浪潮漠不關心。
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角度來看,智人這個物種本身是有重大缺陷的。我們的自私基因、貪婪基因、異想天開基因,以及永遠不滿足基因,不僅會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深重災難,而且也會使我們自己遭遇滅頂之災。更要命的是,智人的這種性格缺陷往往會帶來「集體無意識」或「集體無理智」,而人類個體的有意識、有理智往往於事無補。
更遺憾的是,全球生態系統還來不及發展出制衡機制便被我們智人所統治,並任由我們恣意妄為。
獅子老虎不會為了任何愉悅享受而殺掉食物以外的大批獵物,而智人則越來越有可能為此目的(美其名曰「幸福」)而滅絕一個個生物物種,最後還將威脅到我們自己。
然而,大自然的報復也一點不含糊。
正因為如此,青年史學家才寫下了如下文字:「1000年後還會不會有智人存在,現在看來都令人十分懷疑」。
2016年9月21日
史上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
《親手擷香》:帕米爾高原的農業頌歌
從《中國本草》談我的中醫觀
風起時,不管豬能不能飛上天,靈感一定要性感得飛起
男人的心理缺陷
TAG:財新博客 |
※人類正在毀滅地球
※彗星撞擊地球,可能毀滅整個人類?
※地球將成為下一個火星,人類將滅亡?!
※人類滅亡後,誰來統治地球
※霍金預言:超級黑洞將毀滅地球人類完了!
※地球將會遭受核武器攻擊 外星人毀滅人類!
※地球即將毀滅?人類能否死裡逃生?
※霍金警告人類:暴露地球坐標,地球或受到毀滅性打擊
※當然評論:活該,地球災難人類毀滅是因為人類自己是掘墓人!
※人類史上最牛的炸彈威力如何?毀天滅地,美國都甘拜下風!
※人類從地球上滅絕後 地球凄慘的照片
※人類滅亡萬年之後 樹將成為新的地球霸主!
※假如人類滅亡的話,哪一個物種會掌管地球?
※月球正在擺脫地球,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
※太陽耀斑會毀滅人類 地球會面臨災難嗎?
※由於不怕人類,在大滅絕時代被人滅掉的潛水冠軍
※世間萬物總是會走向毀滅,但正是這種毀滅造就了人類地球的輝煌!
※毀掉人類僅需半小時?專家:外星人操縱地磁極即可
※火星人類下一個棲息地?它到底是人類的未來還是地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