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劉仲宇:道教教義研究、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劉仲宇:道教教義研究、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9月18日,「道教之友」學術沙龍第一次活動在上海城隍廟知道堂舉行。著名道教研究學者、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中心主任劉仲宇教授作題為「道教教義研究、創新的回顧與展望」的主題演講。20餘位蒞會專家學者就道教理論創新、道教法術在當代的傳承、道教人才的培養等話題發表講話,現場氣氛熱烈,交流成果顯著。

劉仲宇:道教教義研究、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道教教義研究、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提綱)


一、近代道教教義討論的歷史


1、 辛亥革命-----1956年

1911年推翻帝制,當時的天師張元旭首先想到的是怎麼討回封號維持特權。以後北方成立道教會,提出研究的口號,但未能實施,南方也是如此。道教在新中國被認定為合法宗教很遲,教義研究提不上議事日程。56年中道協成立,才正式成為中國五大合法宗教之一。


2、 1956——1982年


中道協成立後,曾有過教理教義研究的計劃,也開始著手探討,但由於政治運動不斷,成果有限。


3、 1983——2015年


83年中道協正式恢復,以後各地道協陸續成立。開始雖然艱難,但逐步恢復元氣,有了前進的組織基礎。80年代末、90年代,道教開始了自己的研究,包括召開研討會、出書、出刊。其中受到當時文化熱的影響,對於道教文化的研究一度升溫。90年代末,人們開始思考教義研究和創新的問題,「生活道教」的口號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但是討論的時間不長,就消歇了。

2001年,香港青松觀召開了教義與世21世紀的研論會。2002年,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國內的以教義為中心的研討會,2003年,2004年分別在泉州、南嶽召開了同一主題的會,2008年,南昌開了第四次會,主要討論經濟倫理思想。此後,雖然各類會上或多或少涉及教義思想,但都沒有專門的討論。教內對此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於基本教義的許多問題,仍很模糊。


二、重提教義研究的背景


1、 教態變化的壓力


道教與佛教、基督教的差距越來越明顯,使得人們反思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教義的解釋力不足,話語權微弱,凝聚力不強。根本在於沒有形成「人間佛教」那樣的口號,也沒有基督教那樣成熟的現代觀念,也沒能開展如神學建設那樣的自覺。


2、 文化自覺和自信的提高

文化自覺的觀念,從80年代以後,漸為人所接受,道教界在基本恢復元氣後,有識之士開始了對此問題的關注。兩次道德經論壇(現改稱國際道教論壇)的鼓舞,以及近三十年的國際交往來,中國的總體威望的提高,都增強了文化自信,也讓人感受到了研究道文化的核心的迫切性。


三、若干展望


1、 近期的動向


2、 待討論的問題

(1)、道教教義的基本範疇和結構


(2)、教義的當代創新


(3)、教義的自主性與宗教對話、國際合作


3、 與知識精英的合作和運用網路社會


歷史上的開宗立派,都是與教義重新詮釋、創新分不開。而能這樣做的,或者本身具有非凡魅力,或者和知識精英有良好的關係。佛教、基督教都有良好的經驗。今天的道教,朋友有,但不多,知識分子普遍有隔膜。這景響了它的話語權,社會影響,當然也就阻遏了社會資源的獲得。今後怎麼走,還有許多的探索。


網路社會是工具,也是一種新的生存方式,一種新的社會運作模式。道教界介入有一些,但不深。研究者運用它們,歷史不長,形成有號召力提出問題能引發討論的不多。道教界,道教研究界,都還沒有大V,缺乏粉絲,所謂話語權,大打折扣。

劉仲宇:道教教義研究、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上海的道教學術研究,具有深厚的傳統和積澱,不僅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國際上也有著很大影響。著名的道教研究大家潘雨庭、陳耀庭、劉仲宇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近年來,上海聚集了更多的中青年道教學者,給上海的道教研究帶來新的活力。


目前,上海道教學者多分屬不同單位,缺乏經常性的學術交流機制。為此,我們擬建議成立上海「道教之友」學術沙龍,為上海道教學者(含學術界和道教界的學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合作,以及宣傳平台,以促進上海地區道教文化研究的發展,提升其學術和社會影響力。沙龍擬計劃每季度組織一次活動,一年共舉行四次活動。每次活動,邀請1至2名學者作主題演講,其他學者參與對談和發表意見。討論話題,擬以當代道教學術熱點、前沿問題研究為主。

劉仲宇:道教教義研究、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學術研究 的精彩文章:

國際佛教與東亞宗教寒期班開始報名啦,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叢書藝術精華系列
劉祖國:道教文獻整理與科技史研究之完美結合——韓吉紹《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校釋》讀後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小組報告:巫信仰與族群認同及族群邊界
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與道教

TAG:道教學術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吳振華:獨具特色、成就卓著的創新力作——評王輝斌《杜甫研究新探》
【微站】歐劍輝:誠信、參與、主動、創新
壽仙谷李明焱:奮鬥在科技創新一線的「董事長」
王馗:流派的傳承、變化與創新
【新聞】奮鬥在韓國網站創始人王俊霖受邀擔任「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聯盟海外委員」 !
謝偉山:定位理論的佈道者和創新者
獨家專訪:清華大學長江學者張揚軍:通航創新創業的核心和資本
【微站】沈志宏:追求團隊合作設計的創新
譚勁松:小企業情境中的創新和技術戰略研究
褚遂良《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楷創新的里程牌!
石魯:論藝術的創新
褚遂良《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楷創新的里程牌
傳承、創新、傳播古箏藝術的梁先生
藝術與科技融合的創新者——廈門斯瑪特創始人楊德安
楊永鵬:技術創新、交流在醫美髮展中舉足輕重
中國畫正宗的傳承者和創新者——郭志光先生
英特爾副總裁:新興領域引領英特爾創新和增長!
文小剛:人機大戰里的演繹智慧和創新智慧
曾仲國做客《華商論見》探討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