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撰文│許暉

作為詈詞和罵人話,大概再也沒有比「戴綠帽」的語感更嚴重的了。哪個男人如果被別人罵作「戴了一頂綠帽子」,一定會勃然大怒拚命的。這是因為只有妻子跟別的男人通姦的丈夫才會被民間稱為「戴綠帽」。


這個稱謂非常奇怪,為什麼戴的非得是綠帽子,而不是別的顏色的帽子呢?


首先必須得明白綠色在中國古代顏色譜系中的地位。《說文解字》:「綠,帛青黃色也。」綠色是指青中帶黃的顏色。中國古代的顏色譜系分為正色和間色兩類:正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純正的顏色;間色則為不純正的雜色。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漢武帝像,出自《三才圖會》明萬曆三十七年原刊本 。)


何為間色?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指綠、紅、碧、紫、流黃(褐黃色),另一種說法是指紺(gàn,紅青色)、紅(淺紅色)、縹(piǎo,淡青色)、紫、流黃。正色和間色是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要求非常嚴格,絲毫不得混用。


作為間色的一種,可想而知綠色的地位之低下。《漢書·東方朔傳》記載了一則趣事:漢武帝的姑媽館陶公主死了丈夫,這時她已五十多歲,養了一位名叫董偃的十八歲的小白臉,號曰董君。有一次漢武帝駕臨公主府第,坐下就說:「願謁主人翁。」館陶公主嚇得趕緊去掉簪子和耳環,脫掉鞋子,跪下頓首謝罪。漢武帝恕罪之後,公主「之東箱自引董君,董君綠幘傅韝,隨主前,伏殿下」。


「韝(gōu)」本是皮革所制的臂套,射箭時套於兩臂,方便拉弓。「幘(zé)」是頭巾,蔡邕《獨斷》中說:「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因此顏師古註解說:「綠幘,賤人之服也。」董偃頭上戴著綠色的頭巾,兩臂上套著青色的臂套,來向漢武帝謝罪,可見這都是代表低賤身份的裝束。漢武帝很喜歡董偃,於是「賜衣冠」,董偃退下回房,換上所賜的品極高的衣冠,再來見漢武帝。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白居易像,出自《三才圖會》明萬曆三十七年原刊本。)


此後,綠色的低賤地位一直沒有改變過,比如《舊唐書·輿服志》載:「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江州司馬本是五品官,按規定應該穿淺紅色的官服,不過寫《琵琶行》這一年,白居易卻是一名散官,散官是指有官名而無固定職事的官員,白居易散官的頭銜是將仕郎,品級是從九品下,是最低級的文散官,因此只能穿「青衫」。綠色只比青色高一個等級。


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在「奇政」一條中記載道:「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罰,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隨所犯輕重,以日數為等級,日滿乃釋。吳人著此服出入州鄉,以為大恥,皆相勸勵,無敢僭違。」「碧」即青綠色,「碧頭巾」即綠頭巾。李封讓有罪的吏人戴上碧頭巾,顯然是故意貶低吏人的身份。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常見於野史和筆記小說中的宋代名妓李師師。)


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辯證類》「綠頭巾」一條中解釋了李封何以要用碧頭巾來羞辱吏人:「今吳人罵人妻有淫行者曰綠頭巾,及樂人朝制以碧綠之巾裹頭,皆此意從來。但又思當時李封何必欲用綠巾?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然後知從來已遠,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則深於樂人耳。」

郎瑛聽到的「綠頭巾」的源頭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用他的話說,春秋時期賣妻女求食的男人稱為「娼夫」,必須戴上綠頭巾來表明低賤的身份。


到了元明兩代,娼妓的丈夫要帶綠帽子成為常例。《元典章》在「服色」一條中規定:「娼妓之家多與官員士庶同著衣服,不分貴賤。今擬娼妓各分等第,穿著紫皂衫子,戴著冠兒,娼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並規定娼妓的家人不得穿金服,戴笠子,騎坐馬,被發現後要捉拿到官,把馬匹獎賞給舉報者。


《明史·輿服志》中也有規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之服。」伶人和娼妓屬於親緣性非常接近的行業,因此這兩個行業都必須戴綠頭巾以作區別。不過對娼妓行業來說,「娼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這才是民間把妻子有外遇的丈夫稱為「戴綠帽」或「戴綠頭巾」的由來,並一直流傳到了今天,「奪妻之恨」和「殺父之仇」同時成為中國男人們最忍無可忍的兩件事。


明人謝肇淛所著筆記《五雜俎》中說:「有不隸於官,家居而賣奸者,謂之土妓,俗謂之私窠子……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為烏龜。蓋龜不能交,而縱牝者與蛇交也。隸於官者為樂戶,又為水戶。國初之制,綠其巾以示辱。」



解詞:「戴綠帽」的由來



(被稱為「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像,位於南京烏衣巷內。)


「戴綠帽」者又稱龜,引申而指妓院里的男僕,比如龜奴、龜子的稱謂,今天也仍然還有龜兒子的罵人話。古人以龜、龍、麟、鳳為「四靈」,龜又是長壽的象徵,為什麼連帶著又跟「戴綠帽」者扯上關係了呢?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鱉之類,以它為雄。」「它」即蛇。許慎所處的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誤解:龜有雌無雄,只能與蛇交配才能產子。這也就是謝肇淛所說的「龜不能交,而縱牝者與蛇交也」,用來比喻妻賣淫而夫不聞不問,因此將賣淫女人的丈夫或者妓院的掌柜稱之為龜或烏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闍 的精彩文章:

宋朝穿越指南:食與行,這是個哲學問題
解詞:「張冠李戴」的「張」、「李」到底指誰?
鐵:大地中生長的堅銳元素
世紀懸案:「北京人」頭蓋骨是否在日本人手中?
青海黃南六月會:人與神的交會與狂歡

TAG:蘭闍 |

您可能感興趣

解詞:「張冠李戴」的「張」、「李」到底指誰?
一本免費的電子版「現代日漢雙解詞典」,拿好!
最傷感的宋詞:當年不解詞中意,如今正是詞中人
導遊大賽講解詞精選01:寶葫蘆的秘密
當年不解詞中意,如今正是詞中人
原創 解詞:bachelor
從80分到130分的秘訣:牛津英漢雙解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