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的不自由歷程

科學的不自由歷程

科學的不自由歷程



作者田 松(本號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責編 許小編


各位下午好,我的題目叫做「科學的自由歷程」,其實是我以前的一篇文章的名字,因為我們知道吳國盛教授著名的著作叫做《科學的歷程》,他又經常提倡自由的科學,所以我N年以前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科學的自由歷程》,但是這個題目現在看來不大好,應該加一個否定詞,《科學的不自由歷程》,科學早就過了自由的時期,現在的科學非常不自由。


老師和牧師是差不多的,拿起來話筒就撒不開,所以你要提醒我時間。我今天講幾個問題,都是圍繞這個書來講的。第一個我要講一講關於這個書名《什麼是科學》,誰有資格談「什麼是科學」?通常我們會覺得,關於什麼是科學,科學家最有話語權,科學家知道什麼是科學。文科生搞哲學的你哪知道什麼是科學?這是我們以往常見的說法,關於轉基因科學之爭,人們常說,你不懂科學就不要談轉基因,你做主持人的學新聞的說什麼科學,我們到底是聽學新聞的人的,還是聽一個科學家的?我們通常覺得,科學家對於「什麼是科學」這個問題最有話語權。這是我們對科學的誤解,我以我的切身經驗為例,我是在吉大物理系畢業的,我是吉大物理系的優秀學員,可是我在吉大物理系期間,我沒有學過「什麼是物理學」,我並沒有因為念了大學四年物理我就自動的知道什麼是物理了,甚至我回想一下我大學四年的課程里,我沒有學過一門物理學的課程,我學的都是力學、光學、熱學、量子力學,我們沒有學過物理學,也沒有學過物理學史,所以實際上念了四年的物理,但是對於物理作為一個整體是什麼,並不知道。


同樣的,在我們現在這個教育體制之下,比如說院士他是專家,他可能會轉那個基因,把那個基因從一個物種里拿出一個片段塞到另外一個物種里,別的事兒他就未必知道了。所以對於什麼是科學這件事,科學家並不是最擁有話語權的。關於科學的社會影響,科學與社會的關係,尤其我們說科學的什麼負面效應,科學家可能未必是清楚的。比如說最近連雲港鬧核,這個核專家是否對於核的一切都擁有話語權呢?核專家可能知道怎麼樣把什麼核原料提純,知道怎麼弄到一起發生鏈式反應,但是關於一個受到了核污染的人怎麼樣慢慢死去,可能不如一位文學家,這位文學家剛剛得了諾貝爾獎,叫做阿拉克謝耶維奇,她寫的《切爾諾貝利的悲鳴》,講了N個案例,那些遭受了核輻射的人怎麼樣慢慢的死去,這是一個跟科學直接相關的事情,但是科學家未必了解。我們需要對科學從旁觀者的角度做一個完整全面的討論,討論「什麼是科學」,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有一個學科群,叫做科學的社會研究和科學的文化研究,如果我們要對科學進行整體的了解,應該是這個學科群的學者更有話語權,這個學科群有代表性的兩個學科,一個叫做科學史,一個叫做科學哲學。

我剛才是想論證一下,吳國盛教授是有資格寫這本書的,他現在的身份就是哲學教授,同時也是科學史教授。那麼下面回到這本書,文本大體的我看過了一下,因為我跟吳老師比較熟,還跟著吳老師做了兩年的博士後,對吳老師主要的觀點我還是比較了解的。吳老師是我們同齡人裡面非常有遠見的,我經常舉的案例就是早在1990年代,在中國相當多數人文學者還不知道環保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吳國盛教授已經跟我范(春萍)姐合作出了「綠色經典文庫」了,非常具有前瞻性。


這本《科學是什麼》可以理解成一個通俗讀物,剛才吳彤老師表揚了這本書的文字,但是這個通俗讀物里,凝聚了一以貫之的學術積累,不斷地升級,對於以前的論文也好,演講也好,做一個集中的綜述。當年江曉原教授提出要重寫科學史。什麼是歷史?歷史不是一個舊帳本,只是史實的陳述,而是要有史學家的觀點。科林伍德說過,天文學家只需要告訴我們地球怎麼樣圍繞太陽運動,不需要告訴我們地球是怎麼樣想的,但是如果一個歷史學家,只是說某年月日凱撒被某某人刺殺,是不夠的,歷史學家有責任告訴大家,兇手是怎麼樣想的。所以科林伍德強調,一個好的歷史常常不是說由於新的史料出現了,而是由於新的問題出現了。那麼在這個意義上,一切科學史都是輝格史,關鍵是,你自己是否知道你在寫一部輝格史。一切歷史都是由說歷史的人寫的,其中要有他自己對某個事情的特殊看法,他對某個問題的提出,構成了具有某人特色的歷史。


從這本書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吳國盛教授歷年以來的學術成果,最核心的部分,我在網上也看到有人在寫評論,言必稱希臘,古希臘。這個最核心的部分,十幾年前吳老師曾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非常有影響的文章,叫做《科學與人文》,裡面強調了科學就是古希臘的人文,數學是古希臘的德育課等等,這些觀點在全書整體貫穿下來。回到這本書,我講三個亮點,如果全書挨個評論,時間就不夠了。


第一個,明確地提出,沒有基督教就沒有現代科學。明確地提出這件事情,這是需要勇氣的,這個勇氣我覺得首先還不是吳教授的,而是出版商的。這個事情在學術界,在二十世紀的科學史,對於學術界內部來說並不是一個特別稀奇的觀點,現在已經2016年了,也不是一個特別有震撼力的、特別新的觀點。但是在這樣的一本書里,在面向公眾的一本書明確的提出了這個,我覺得還是頗有新意,而且有震撼力。因為在我們中國人習慣的教育里,我們經常是把科學跟宗教對立的,科學建立在理性之上,宗教建立在非理性之上,科學建立在實證之上,宗教建立在信仰之上,反正科學這邊都是好詞,宗教那邊都是壞詞。啟蒙思想家也一貫地給我們展示了宗教是怎麼樣迫害科學,科學怎麼樣頑強的生長,最後又戰勝了宗教。好象剛才段偉文在講話里也表達了一點這種意思,什麼伽利略反抗,伽利略的反抗,難道是科學反抗宗教嗎?不是,那是宗教內部兩個不同派別的爭論。對於這些我們中國人習慣的看法,我想通過這本書可能會得到一些新的理解,新的闡釋。我們對宗教的理解常常是非常膚淺的,出於一種樸素的無神論,對宗教的理解非常淺顯。


第二個是關於科學的兩大傳統的問題,博物學隆重地佔了一個篇幅。關於博物學的問題,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就是在吳老師的課堂上,講科學的兩大傳統,一個是數理傳統,一個是博物學傳統。這個說法對我來說,對我的啟發很大,這已經有十多年了。這些年在吳國盛和劉華傑兩位教授的忽悠之下,博物學已經成了一支很有力量的,很有前景的方向。

第三個是關於中國古代科學的問題。我記得在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當時的所長是在座的劉鈍先生,在九爺府,一個會議室里,有過一場關於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的辯論,正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PK。當時吳國盛教授指出,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不是一個歷史學的問題,不是一個可以通過歷史考證來獲得答案的問題,而是一個哲學問題,取決於你怎麼定義科學,你定義的寬一點就有,窄一點就沒有,所以關鍵的問題是怎麼樣定義,為什麼這樣定義。這個問題在這本書里說得又更加明確,更加極端,更加精準,中國古代沒有科學這件事,是一個命運!我們的思維方式就是這樣的。至於剛才有人說,難道沒有科學的我們就比古希臘低嗎?文化是相對的,我們沒有科學,但是我們有比科學更高級的東西,所以沒有科學沒有什麼了不起。眼看著科學一天天地危害社會,危害世界,危害生態,沒有也不是什麼壞事。


關於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的問題在這裡重新得到了強調,當然也給了一條出路,如果你一定要說中國古代有科學,你到博物學那裡去找,別去琢磨數理科學,這是關於這本書我要講的幾點。


按照剛才吳彤老師的說法,表揚完了以後還得拍磚,不然顯得發言人沒有水平。我覺得,書名有問題。這也是吳國盛教授一以貫之的精神,我覺得他有一種本質主義的傾向。書名叫《什麼是科學》,那就意味著我擁有關於什麼是科學的答案,或者已經先天預設了,關於什麼是科學,有一個確定的唯一的客觀的準確的一個東西,而我知道那個東西,所以我敢寫《什麼是科學》。這本書里,吳老師也引用了查爾默斯的《科學究竟是什麼》,那本書的翻譯就有問題,科學究竟是什麼,翻譯錯了,你要看英文的原名是what is the thing called science,他說的是:我們稱之為科學的那個東西是什麼,而不是科學究竟是什麼。科學有沒有一個究竟?實際上關於「什麼是科學」這件事我們有N多種理解的方式。我們常見的,中國人習慣的,我們受了多年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人常見的思路是哲學的思路,比如給科學一個定義:科學是什麼系統化的知識。然後拿那個定義去找,這個是科學,那個是科學,這個不行不是科學。這是我們習慣的一種玩法,這是一種哲學的玩法。這種哲學玩法是和我們長期受到的西哲傳統有關,我常說,西哲有毒,它追求單一因果,追求普遍性,追求終極原因和終極,所以問「究竟」是什麼。除了哲學的方式,還可以有歷史的方式。這本書就內容來看,你會發現大量的歷史的方式,不是說一個哲學的關於科學的定義,然後去找,而是它在歷史上是什麼。我就經常講這個事,比如說李明和李亮是雙胞胎,而且是同卵雙胞胎,但是李明就叫李明,李亮就叫李亮,李亮不能說我跟李明基因相同,也可以叫李明,不能說我這個東西跟科學很像,所以我這個東西也是科學。對不起,你那個不是,因為你那個生下來那個根就不是。實際上,從書的內容里,我們是可以看到大量的歷史進路,但是這個書名偏偏是一個很本質主義的名字。當然這很嚇唬人。關於什麼是科學,其實還有一個社會學的定義方式,比如華傑就說過,偽科學也是科學的一種。庫恩就說,什麼是科學?科學家做的東西就是科學,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定義。我對這本書提出的批評就是,這本書的書名和內容有點擰巴,書名有很強的本質主義傾向。


謝謝各位。


(2016年8月16日,在北京大學英傑會堂星光廳「科學是什麼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根據記錄整理。)

科學的不自由歷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歷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量子力學會引起我們的困惑?——兼談玻爾的「現象」概念及互補原理
誰來回答這麼個宏大的問題
科學觀的起承轉合
薩加德與認知科學面臨的七大挑戰
我腦海中冒的好多「泡泡」

TAG:科學的歷程 |

您可能感興趣

對科學的不信任
「自由是科學的長女」
「科學主義」有時並不科學
這不科學!這不科學!這不科學!
心理學是不是科學?
占星學不是科學
希臘科學的精神是自由,這對中國科學研究有何啟發
自然科學如何助力歷史學研究?
與新科學理論不符——摘自
科學史與人類學
華人學者在《科學》發文 助力精準醫學進程
用於計算機的熱力學:科學與工程的新領域
科學、計算科學與數據科學
被科學一直否定的易對科學界的影響
如今人類追求科學相信科學是不是也可以說是信奉科學教?
趙鼎新: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
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證明我們的世界並不存在?
教學齡前孩子認字?科學還是不科學?
科學家故意製造的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