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名需趁早還是厚積薄發呢?17世紀義大利的油畫市場

成名需趁早還是厚積薄發呢?17世紀義大利的油畫市場

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代表作《黎明》


藝術品市場風雲莫測,信息不完全程度很高,那麼是否有市場規律可循呢?身為市場中的個人,是應該標新立異、趁早出名,還是應該甘於坐冷板凳、厚積薄發呢?Erto和Pagani兩位學者的研究為我們勾勒了17世紀義大利油畫市場的全貌,或許有助於回答上述問題。


首先,與傳統觀念不同,油畫市場買家賣家都近似理性人,享樂價格模型可很好地解釋價格。其次,雖然畫家付出努力與畫作質量難以事前約定,也難以事後確認,但雙方採用畫作中人物數量作為信號,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最後,作者用自己構造的資料庫檢驗了繪畫藝術中的加倫森假說(the Galenson Hypothesis)。加倫森假說是Galenson和Weinberg在Age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The Case of Modem American Painters一文中提出的,認為存在技藝探索型和概念創新型兩類畫家的區別:前者的畫作質量(單位面積市場價格)隨年齡和經驗積累的增長而增長,後者的作品質量(價格)與年齡之間並沒有顯著地正相關性。本文作者證實了這一假說,指出繪畫市場同樣會受到供求關係、規模經濟等經濟規律的影響。

經濟史學家目前對前現代社會市場的研究,由於數據有限,主要關注貿易量和物價整合等問題。前現代社會市場的均衡價格和交易契約依然難以捉摸,因缺乏需求方、供給方和商品的信息。不過,油畫市場是一個例外,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上油畫的供給者(藝術家)、需求方(收藏家)和交易契約的信息。當然,油畫市場有其特殊性。首先,這個市場中的商品高度非標準化,一般是需求方向畫家工作室直接下訂單,雙方簽訂合同,畫家和助手共同完成作品,然後再交貨。其次,傳統觀念會看低藝術品交易中市場的力量,尤其是在前現代社會,許多購買藝術品行為都源於宗教或政治動機,或是炫耀性消費。最後,油畫價格影響因素很多,除畫工外,題材、風格、收藏者等因素都會影響價格。兩位作者認為,如果在17世紀義大利,這樣一個最不「市場」的領域,雙方都嚴格按商業規則辦事,可從側面說明市場在當時社會中覆蓋面和重要程度。


義大利當時有兩個主要藝術中心,分別代表兩個主要畫派:一是威尼斯,強調色彩;二是中義大利,強調風格。兩地市場分割較明顯,故作者分開考察。兩地都有藝術家行會,畫家要託庇於行會才能僱傭助理、開設工作室、銷售畫作,行會也會想辦法維持壟斷。不過,這些努力常常失敗,因為不知名畫家和外國藝術家會在各城市偷偷銷售他們的作品,市場競爭激烈。影響繪畫價格因素有供求兩方面。從畫家角度說,畫幅面積和畫作質量是最重要因素,但質量不易識別。從買家角度說,不同地方買者支付意願不同。畫作懸掛地點也會影響價格。如果畫作擺在教堂,祭壇畫要求最高,天花板次之,側牆最低。多買亦可打折。


其中,畫作質量是合同中重要一點,買主多是宮廷、教堂或貴族,對質量要求高,自然要求畫家付出更多心力。如果畫家不盡心儘力,他可找助手畫,買家也無法監督。這是委託代理問題,需要設計合同讓代理人付出更多努力。作者分析當時雙方往來信件和合同,發現畫作中人像數量是畫家努力的一項重要信號,原因有三:首先,當時作畫多有情節或故事,人物多則互動多,對安排和想像的技藝要求更高;其次,人物多則留給外景、靜物空間少,這部分繪製簡單,質量好壞相對不易辨別;最後,繪製人像能力是影響畫家聲譽的重要因素,畫壞了風評不佳,畫者多親力親為。這是市場倒逼的聰明設計。


哪些因素影響油畫價格呢?作者使用享樂價格模型評估當時油畫市場的發育程度,以價格為被解釋變數,包含以下指標:畫作尺寸(size)、畫作尺寸的平方(Squared size)、人像數量、是否祭壇畫、是否天花板裝飾、是否側牆裝飾、銷售地區變數、畫家固定效應、是否宗教機構訂製,利用威尼斯地區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發現:畫越大則總價越高。畫作價格與畫作尺寸正相關,每增加1平方米價格上揚9%。價格與畫作尺寸的平方是負相關,說明在畫作面積方面存在規模效應。或許是由於打稿等成本是不隨畫作大小改變太多的。與人像數量也是正相關,每多一人費用升3%。同等條件下祭壇畫價格高於天花板畫,天花板畫又高於側牆畫。作者認為這由需求彈性決定。由於威尼斯地區氣候潮濕,壁畫極易開裂而難保存,油畫成為祭壇唯一裝飾品。而天花板和側牆可替代的裝飾品要多很多,買家因此不願付太高價格。代表各地區的啞元變數全不顯著,說明各地市場整合程度很好。最後,宗教機構買畫價格顯著更高,因它們對價格更不敏感。回歸擬合優度0.77,非常高,說明這些因素可以解釋大部分價格差異。

傳統研究認為畫作在小城市售價比大城市更便宜,真的是這樣嗎?作者認為這不確切。他們發現,如果不控制畫家固定效應,確實大城市相比小城市有溢價,一旦控制,溢價消失。這說明小城市更多購買不那麼受市場追捧的畫家作品,而非真的買價更低。當時義大利地區自由遷徙並不困難,針對油畫的關稅也很低。由於帆布代替了易朽的木板作為作畫材質,運輸成本也降下來了。如果小城市裡畫賣不出錢,畫家可以搬到大城市,也可以直接向其它地方賣畫,不均衡會自然消失。實證研究結果也支持了這一點。


作者用中義大利市場數據做了類似檢驗。由於數據限制,畫作懸掛地點缺失,只能用是否特定宗教題材來代替。一些特定主題,如耶穌受難、耶穌誕生、聖母和聖嬰等,交貨後都會掛在比較重要的地點。關於是否宗教機構購買也缺乏數據,作者用是否為聖保羅教堂訂製這一數據來代替。回歸結果與威尼斯地區類似:畫幅每增加1平方米,價格同樣上升10.5%,同樣有規模效應。畫中每多一人像,價格上揚16.5%,這反映了兩畫派側重點的差異。宗教題材和宗教機構訂製都會抬高價格。而地區係數不顯著,說明市場整合程度較好。解釋變數效力同樣很好,擬合優度0.65。

成名需趁早還是厚積薄發呢?17世紀義大利的油畫市場



作者最後檢驗了藝術理論中著名的加倫森假說:有兩類畫家,一類不停積累經驗,如釀成美酒,熟成牛排,越老技藝越高,晚年作畫價格最高;一類則是銳意革新,提出新概念,名聲大動,一生作品價格基本不變。前一類代表人物有丁托列托、多梅尼基諾、圭多·雷尼等,後一類代表是卡拉瓦喬。雷尼說:「我最好的畫是下一幅。」然而,卡拉瓦喬年輕時以畫景物靜物轟動畫壇,此後作品新意不大。數據顯示,前幾位畫家單位畫幅價格明顯隨歲數增加而上揚,卡拉瓦喬一輩子的畫則基本是一個價格。顯然,該假說在17世紀義大利這個重要藝術中心成立。

在藝術品市場,是成名需趁早,還是大器晚成呢?在笑傲江湖中,我們該選擇氣宗,還是劍宗呢?顯然,加倫森假說(the Galenson Hypothesis)說明,長期來看,潛心專研的技藝探索型更能厚積薄發,笑到最後!概念創新型縱然風雲一時,卻有江郎才盡之憂。


文章來源:Etro F, Pagani L. The market for paintings in Italy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2012, 72(02): 423-447.


關注訂閱號的同時,我們也誠邀八方學人加入量化歷史研究QQ討論群或發送電郵建言獻策。「量化歷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對歷史研究有激情、有熱情的朋友,共同推動以量化研究方法研究經濟史,金融史、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等各類歷史題材,分享觀點,共享資料。我們的郵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聲音!


輪值主編:熊金武 責任編輯:彭雪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化歷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審慎監管:銀行危機的解藥還是毒藥?
商業帝國主義:冷戰時期的政治干預與貿易
難說再見的馬爾薩斯?來自古羅馬的證據
夏涼日有清風度——從需求側看空調技術的早期擴散
結構轉型、生產率增長誤測與服務業成本病

TAG:量化歷史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近70歲的義大利老翁,依舊酷愛超寫實油畫!膜拜下!
每天背300斤木頭賺7毛錢,堅持練習油畫,成著名油畫家,其作品古樸自然廣受好評
長沙12歲少年油畫畫出150萬 沉穩老練每幅作品只是一個階段
這幅賣了3億美元,成為世上最貴的油畫
義大利油畫里的貴族女性,實在太美了!
花了3年,他們畫了5萬多張油畫,讓梵高的世界動起來了
90後帥小伙,用2元圓珠筆,畫出油畫般的作品,狂吸44萬粉!
17幅義大利失竊珍貴油畫在烏找回 價值1500萬歐元
世界最貴油畫:高更油畫拍出3億美元 盤點世界最貴11副油畫
92歲的她把生活過成了油畫
一場秋雨,全世界就變成了油畫
世界上最值錢的20幅油畫
油畫界的「年輕巨匠」王少倫,什麼是寫實油畫
一顆草莓價值20萬,一朵臟花拍價80萬,周松超寫實油畫欣賞
世界現存價值最高的20幅油畫
150幅經典油畫珍藏,太美了!
價值6000萬的油畫作品,惟妙惟肖,局部可以用放大鏡看!
豆瓣罕見9.0高分,歷時7年,這部由100多位畫師做出的「全油畫動畫長片」看哭了所有人!
他的水彩畫比油畫更有韻味,實在是太美了,當今世界無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