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利文斯通與尼揚圭大屠殺

利文斯通與尼揚圭大屠殺

1871年7月15日,現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的盧阿拉巴河(Lualaba River)右岸,一個叫做尼揚圭(Nyangwe)的城鎮經歷了一次殘忍的大屠殺。劊子手是來自桑給巴爾的奴隸商人,他們聽到了一些不利於他們的傳聞,便決定對背叛他們的村民毫不留情地懲罰。隨著幾聲槍聲響起,有人應聲倒下,在市場上等待交易的奴隸們散成一團,落荒而逃。有的奴隸直接被趕來的商人殺死,婦女和小孩跑到河裡,被翻滾的河水吞噬。


而目睹這一人間慘狀的唯一一位外人,驚慌過後,匆忙拿起羽毛筆,蘸著自製的梅子果汁,在報紙印刷字體的邊角中奮筆疾書。這些手稿後來被整理成書發表,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直接推動了英國政府與桑給巴爾蘇丹協議廢除奴隸貿易。這次事件史稱尼揚圭大屠殺(Nyangwe massacre),記錄他的主人公就是赫赫有名的戴維·利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e)。

利文斯通與尼揚圭大屠殺


尼揚圭大屠殺


戴維·利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e),這位來自蘇格蘭傳教士,不是典型意義的探險家,卻完成了眾多後人難以超越的壯舉,其中就包括世界聞名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s Fall)。寬約1.7千米、高約128米的維多利亞瀑布,位於贊比西河的中游,今尚比亞與辛巴威交界處,位列世界三大瀑布。而尚比亞南部省首府、第三大城市利文斯頓(Livingstone)則以其名字命名。

利文斯通與尼揚圭大屠殺


維多利亞瀑布


由於利文斯通的手稿破損嚴重,史學家通常將其1871年出版的日記當作研究非洲地理人文的第一手資料,而印第安納賓夕法尼亞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 Adrian Wisnicki教授卻並不滿足。他發起了「戴維·利文斯通光譜成像項目」,旨在打破傳統歷史研究的學科壁壘,與光譜技術方面的科學家合作,將利文斯通記錄在報紙邊角的日記手稿完整地呈現給世人。

利文斯通與尼揚圭大屠殺


利文斯通1871年寫在The Standard報紙上的田野日記原稿

利文斯通與尼揚圭大屠殺



通過光譜成像技術呈現出來的筆記


現在,我們可以更直觀地去了解利文斯通目睹尼揚圭大屠殺時的心理動態。不同於他一貫塑造出的維多利亞神話般的英雄,利文斯通在日記中毫不掩藏內心的情感波動,和面對人間慘劇時如常人般的脆弱。Wisnicki教授甚至提出一個很有爭議的觀點,即,他可能放任自己的手下參與了這場大屠殺。

作為一名熱誠的廢奴主義者,利文斯通的確曾為解放的奴隸逐漸暴露出來的造反與暴力而苦惱,他曾稱其為「無意識且毫無榮譽感的奴隸」(senseless slaves with no honor)。而當聽到自己親手解放的奴隸談起參與自己殺人的壯舉時,一直對人性深信不疑的利文斯通也無能無力。這些記錄卻被他日後人為地美化或剔除了,後人很難在1872年公開發表的日記中找到對應。Wisnicki教授提出,第一手的田野筆記和發表的日記本身的差異,足以說明利文斯通本人很可能故意隱藏了一些歷史的真相。


另一位研究利文斯通的專家Tim Jeal則有不同的見解,他堅持認為利文斯通不太可能隱藏自己手下人犯下的罪行,因為這與他虔誠的信仰不符。你可以從發表的日記中讀出利文斯通對自己可能被外界批評不作為的擔憂。就在大屠殺發生前的幾天,他就已經開始擔心阿拉伯的販奴者在散播關於他殺害村民的謠言。鑒於他自己稱其手下人為不可靠的、無畏的殺人狂,很可能那些謠言一定程度是真實的。


我們目前可以確信的是,利文斯通本人並未親自參與到任何屠殺,但他的確沒有很好地控制他的手下。在日記中,他不只一次描述到他的手下聊起自己犯下的滔天罪過,卻絲毫沒有表現出懺悔之意。


大屠殺之後,利文斯通博士離開了尼揚圭,繼續他的行程。10月27日,他抵達坦噶尼喀湖畔的一座叫烏吉吉(Ujiji)的小村落。一天後,他被與前來尋找他下落的美國人被亨利·史丹利(Henry Morton Stanley)發現,後者問出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句話:「利文斯通博士,我冒昧地問」(Dr Livingstone, I presume.)。

利文斯通與尼揚圭大屠殺



史丹利和利文斯通的歷史性會面


註:Adrian S. Wisnicki, Livingstone s 1871 Field Diary: A Multispectral Critical Edition, Livingstone Online and the UCLA Digital Library Program對本文有幫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五言 的精彩文章:

扎小人、念詛咒、埋桐偶……中國古代的宮廷巫術
滿洲里:遠東戰局收束之地
為什麼中國沒有發展出經緯線地圖
說起奧運,你就忍不住想爆點八卦?

TAG:十五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