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余华:距离《第七天》已三年,自己还在写作

余华:距离《第七天》已三年,自己还在写作

余华:距离《第七天》已三年,自己还在写作



如今的余华除了作家身份,还是生意人。他去年入股新影人公司,和导演冯小刚、演员李亚鹏、孙红雷等人一起成为该公司十大明星股东之一

记者 刘爽爽


1992年8月,作家余华拿着《活着》的手稿来到上海,住进华东师范大学的招待所。在房间里几经修改,定稿后,余华忐忑不安地把手稿送到《收获》杂志。此前,他已经在《收获》发表过一部长篇《在细雨中呼喊》,但《活着》不同以往——这是他第一次以第一人称写一部小说。


他迫切地想知道大家的反应,几乎是逼着当时的责任编辑程永新给《收获》副主编李小林打了一个电话。在华东师大的公共电话里,他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得知两人都很喜欢这部小说,才放下心来。随后,《活着》发表在当年《收获》第六期。彼时,余华根本没想到,这部小说会成为他最受欢迎的作品。


24年后,2016年9月20日,余华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办「活着,在现实之中」读者交流会。他在现场说,「我一直说它是我的幸运之书,如果没有这本书,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我。」

《活着》最初是用第三人称写的,余华那时喜欢这种旁观者的角度——叙述冷静、语言精美。但写了一万多字后,余华就无法继续推进这个故事了。当时决定改为第一人称,余华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文学技巧的选择,很多年过去,他才明白,那更是人生态度的转变。因为《活着》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除了苦难就是苦难,没有别的。但是如果让一个人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苦难就变成了别人的看法,他自己在叙述中是充满幸福感的。由此,我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每一个人的生活属于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看法无关。」


1994年,《活着》被导演张艺谋拍成电影。余华回忆,张艺谋最早找到自己,是想改编他的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后来看到《活着》的清样,张艺谋熬夜看完念念不忘,遂决定拍摄。1995年出版的《许三观卖血记》,当时包括姜文在内的许多国内导演都很感兴趣,后来因为审查等因素,被韩国导演河正宇翻拍。


被问及对于今天大「IP」时代,文学作品被翻拍成风的看法时,余华说:「愚蠢的导演才会忠于原著,有主见的导演,都会加入自己的改编。」


余华196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在转行成为作家前,他做了五年牙医。「我实在太不喜欢这份工作了,每天对着别人张开的嘴,还都是不健康的。」于是,他白天做牙医,晚上熬夜写作。1984年,他开始发表小说,被称为当时的先锋派作家之一,后来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


距离余华上一部小说《第七天》已过去三年,他说自己还在写作,只是现在的生活太丰富,今年应该是没办法完稿了。

如今的余华除了作家身份,还是生意人。他去年入股新影人公司,和导演冯小刚、演员李亚鹏、孙红雷等人一起,成为该公司十大明星股东之一。


今年8月,余华因工作去了一趟甘肃省陇西县,看到当地贫穷的村庄,想为那里的人做点什么,尤其是孩子。于是,他回到北京,和新影人筹划了这场公益众筹讲座,捐助陇西的贫困小学,为当地的孩子提供羽绒服、手套、围巾等暖冬包裹。


现场有读者提问,身为公务员却心怀写作梦该怎么办?余华劝她,先不要辞职。现在的文学环境和他从事写作之初完全不同。余华回忆,「文革」结束后,文化领域从1978年才开始真正活跃。1978年到1983年那段时间,无论是王蒙、张贤亮这些「文革」后复出的作家,还是「文革」后才崭露头角的王安忆等人,甚至还有一些不怎么有名但已经发表过作品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全部写完发表,还填不满文学杂志的版面。所以,那时的文学编辑会很认真地读自由来稿,但到1985年后,余华走进文学杂志社,看到自由来稿全扔在麻袋里,被当做废纸卖掉,已经没有一个编辑愿意去读了。他感慨自己的幸运,「如果我再晚两年写作,现在应该还在拔牙,差不多已经退休了。」


而现在网络文学也变得和当初一样繁盛拥挤,余华的经验是,「不要去抱怨别人写得并不比你好,你要比别人写得好很多很多,才能够脱颖而出。因此不要去读文学杂志和流行读物,就读经典。另外还要坚持写下去,这点非常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财新网 的精彩文章:

TAG:财新网 |
您可能感興趣

余华: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