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天天快報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相約馮繼偉健康人生2016-09-23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後,氣溫驟降,氣候乾燥,不少人難以避免地出現鼻干、咽干、咽癢、皮膚乾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瀉等問題。秋分過後,養生保健特要注意防止寒涼之氣傷身,特別是注意胃部的保暖。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秋分時節飲食宜忌 在飲食上特別要注意預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勝品。在秋分時節,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秋分時節進補也不可太過。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生活作息小貼士 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哪怕比以往早10分鐘,也是進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氣愈重,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隱患,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 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運動更要注意早晚溫差,以免受涼。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秋分運動指南 秋分時節,養生保健也應有講究,首要原則應順應秋季養生的節氣。秋令時節,若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由於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乾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四防:一防受涼感冒。秋日清晨氣溫低,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在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後還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二防運動損傷。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準備活動;三防運動過度。秋天是鍛煉的大好時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分節氣飲食營養原則


秋分灸施用注意事項 秋分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此時艾灸可以扶助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覆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虛寒性胃腸病、虛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凍瘡等患者艾灸更為有效。如果居家秋分灸,一般在秋分節氣當天以及前7天、後7天,共15天,每天操作,不要有間隔,這樣療效比較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約馮繼偉健康人生 的精彩文章:

小暑養生吃什麼更健康 苦味食物不可少
夏至養生 勿忘健脾

TAG:相約馮繼偉健康人生 |

您可能感興趣

秋季飲食的原則
春分養生要重視飲食 注意飲食的原則
秋季飲食原則及減肥食譜
雨水節氣養生食譜大全:飲食以平性為宜
孕期飲食 孕媽咪春節飲食三原則
白露節氣飲食養生:注意養肺多吃清淡食物
增肌營養飲食原則(一)
血液透析飲食營養原則
下酒菜傷肝 春季養肝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 五種不營養的食物
營養師分享:秋冬季節,寶寶咳嗽的飲食護理方法
注意春分的飲食原則 調整情緒多吃菜
土豆營養價值及飲食宜忌
冬季飲食多吃溫性食物
肝腫瘤病友飲食營養原則
慢火燉煮營養吸收好 冬季飲食遵循3個基本原則
護養胃的飲食三原則
秋季飲食遵循養陰防燥 飲食謹記五要四不宜
秋季飲食原則「甘平為主」!6種食物吃一點,脾強胃好有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