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打造首個醫療原創新媒體,報道中國最頂尖醫療團隊,提供服務性最強就醫指南】尋訪中國頂尖醫療團隊 —— 本期人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消化疾病中心普外分中心 ——張忠濤(大醫生兵器譜主筆 | 高晨)


完美,或許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假想。追求完美的人,總會對現實感到不滿,繼而一門心思地思考著如何去改變。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張忠濤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完美主義者。他身上有著諸多頭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消化疾病中心普外分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普通外科學系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常委、秘書長,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旁人談起他,總會略帶艷羨地說:「他天生就是個外科醫生!」而在張忠濤看來,自己就是個愛較真的大夫,有點糾結,有點完美主義,甚至有點兒強迫症,「我就想把事情做好,做到特別好」。


外科醫生的「工匠精神」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工匠精神」是張忠濤對完美主義的一種詮釋。他說,「外科醫生一定要講究工匠精神,要把手術做到極致的細緻、精準」。


一台腹腔鏡下帶蒂大網膜乳腺成形術中,張忠濤正在進行腹腔鏡下大網膜游離,腹壁隧道建立,大網膜充填。他全神貫注地凝視著顯示屏,左右手同時運用,乾淨利落地操作著,即使是外行人也能看出手術過程極其精準,毫不拖泥帶水,而同台手術的王大夫則表示:「這台手術還不具代表性,你沒看濤院的胃癌、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做得那才叫真正的乾淨呢!」


對於手術,張忠濤的「強迫症」盡人皆知,普外分中心主任醫師孟化笑稱:「雖說沒點兒強迫症當不好外科大夫吧,但濤院應該是我們科里最典型的那位。」

張忠濤的父母均是搞軍工的工匠出身,從小他受到的教育就是 —— 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腫瘤如果切得乾淨、徹底,病人複發的幾率就小;手術如果做得細緻,出血少、損傷小,病人恢復得就快。」 張忠濤深知,手術絕不僅僅是解決病痛的過程,同時也是造成創傷的過程。人們通常會將手術後的疼痛當作治病的代價,從而習以為常,張忠濤卻總是想著如何將這種代價降到最低。每天入睡前,他時有患得患失之感,一閉上眼,白天做的手術就會跟走馬燈似的在眼前回放:這裡做得夠不夠好?能不能做得更好?


這種感覺在做完大型的、複雜的手術後尤甚。


「我是一個和自己較勁的人,說好聽點兒,叫追求卓越,說不好聽了,就是矯情、糾結。」 說到這,張忠濤笑了起來,眼角牽起幾條魚尾紋,「不過我覺得這也是創新的源泉吧!」 不滿足於現狀,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繼而發現一些問題,做出一些改變,這是他對於「工匠精神」更深層的理解。


創新源於臨床需求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張忠濤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 微創外科時代。他參加工作那年,恰逢法國人成功實施了第一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他 39 歲接任普外分中心主任時,恰逢微創外科在中國蓬勃發展之時。作為學科帶頭人,張忠濤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時機。


2008 年,他率先完成國內第一例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在腹腔鏡手術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此後,他帶領普外分中心先後完成了國內第一例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第一例膽囊聯合闌尾切除、第一例肝囊腫開窗、脾囊腫開窗、第一例肝臟膽管囊腺瘤切除和回盲部切除等。目前,北京友誼醫院普外分中心開展的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無論是完成的病例數,還是涉及的手術種類,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創新來源於臨床需求!」 張忠濤頗有感慨地說:「追求極致過程中,你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順心,常常會突發奇想,如果能這麼做會怎樣,那麼做會怎樣。」


在實施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初期就有這樣一個小插曲。


一次手術中,張忠濤發現,他們使用的 3 通道防漏氣裝置很容易漏氣,給手術增添了不少麻煩。經過反覆實踐,他和同事逐漸摸索出了一個小竅門 —— 利用腹直肌和腹直肌鞘防止漏氣。其實說來簡單,在臍孔上緣 3cm 弧形小切口處,切開皮膚,分離皮下脂肪至腹直肌前鞘,直接自切口依次穿入 1 個 10mm 及 2 個 5mm 的穿刺套管。手術完成後,再連接兩個戳孔,取出標本,最後常規縫合戳孔和切口。這一方法簡便易行,使用至今都未出現臍疝等併發症。並且由於使用的是可重複利用的常規腹腔鏡器械,並未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所以說,外科醫生應該是最富於創新精神的人。」 張忠濤笑道。


在其位而盡其責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39 歲到 49 歲這 10 年,可以說是張忠濤最拼的 10 年。用他自己的話說,「什麼愛好都沒有了,一心攤在工作上」。


如果你認識年輕時候的張忠濤,或許會發現,他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羽毛球水平也相當高。而在那這十年里,他把愛好統統拋諸腦後,幾乎成了「空中飛人」,經常到全國各地參加、主持各種學術會議,與各地學者交流溝通,回院便組織相關人員討論研究,迅速掌握相關技術,應用於臨床服務於病人。


為了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單孔腹腔鏡技術,張忠濤利用中國內鏡外科培訓聯盟平台,先後在上海、北京、成都、長春舉辦了 4 期培訓班,輻射全國 23 個省、自治區級及直轄市。截至 2011 在西藏完成了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以後,全國所有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均成功開展了該項技術。


2011 年,在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南剛剛提出「減重手術應作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選擇」之際,張忠濤極有魄力地在院內推廣了該手術。而在這時,有相當一部分醫生對手術治療糖尿病仍保有懷疑態度的,其中甚至包括現在友誼醫院做減重手術的「主力軍」 —— 孟化大夫。


「我一直是做胃腸腫瘤的,當時可以說是被濤院按住開始做這件事的。」孟化笑道,「減重手術到底有沒有前景,那時候我其實是很擔心的。」 而五年過去,專業的團隊與規範的手術流程使友誼醫院在「糖尿病減重手術」領域做到了北京第一位,孟化也成為中國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常委之一。


「我接班的時候,算了個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至少得在這個位置上干 20 年,這 20 年我不能耽誤了別人吧?不能影響整個科室發展吧?畢竟這麼多人跟著我呢,必須得做點事兒出來啊!」 回想擔任普外分中心主任之初的責任,張忠濤鄭重其事。


責任感、使命感對他來說,從來不是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壓力與動力。


一晃 13 年,友誼醫院普外分中心日益強大。老主任王宇談及自己這個得意門生,總是禁不住一臉自豪:「他是我的第一個研究生,聰明、好學又努力,出門在外總有同行跟我說,『你培養了一個好學生啊!』 」


大醫生也有小糾結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 於張忠濤而言,幾十年過去,這個認知從未動搖,「通過我的技術為病人解決痛苦,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兒,那種感覺你們可能無法理解。」


上小學時陪母親看病的一次經歷令他至今難忘。那時他母親身體不適,一度懷疑自己得了癌症。小小年紀的張忠濤陪著母親一起做檢查、等結果,最後忐忑地拿結果去給老大夫看。「你能想像嗎?那種矛盾又無助的眼神,特別想得到好消息,又怕得到壞消息,矛盾又無助的那種眼神。」他一邊回憶一邊沉浸其中。


當時,老大夫沉吟不語,對著檢查結果思考了一會兒,說:「放心吧,肯定不是癌。」瞬間,放下重負的母親哭了出來,恨不得給老大夫跪下。那時起,張忠濤覺得,醫生這個職業簡直太偉大、太神聖了。


張忠濤的門診室里,真正需要他治癒的病人只是少數,而需要他幾句話求個安心的病人其實是多數。「有些病人就是心理疾病,所謂疑病症,你就得多跟他聊天。」


「我跟您說啊老爺子,中國人乙肝發病率是很高,很多人都接觸過,但接觸過不等於就是乙肝了,您乙肝陰性,結合這些其他檢查您沒有得肝癌。」 一位 72 歲的老大爺剛剛體檢完,從前的膽囊息肉依然存在,不是大問題,他這次擔心自己因為接觸過乙肝患者而患上肝癌。


「以您這個年紀,這體格,相當棒了!別瞎琢磨啊老爺子。」 張忠濤幾句簡單的解釋,幾句安慰後老大爺放下了憂慮:「我這兩天一直擔心呢,聽你這麼一說就放心多了。」


「醫學發展到今天,真正能通過醫生解決的病痛非常有限,但是通過修鍊到一定程度以後,病人對你特別信任,你的一句話對他們也特別重要。」 在張忠濤看來,醫院就是個社會,而醫生是一個需要接觸整個社會的職業,醫術、人文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大多數時候,張忠濤是享受醫生這份職業的,但偶爾,他也會感到很痛苦。「一方面你想把事情做到極致,做到特別好,另一方面能為病人解決病痛的卻只有一小部分。當幫不了別人時,會對自己特別失望。」


他還半開玩笑:「其實我特別容易糾結。糾結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一個詞,我一看見這詞就感覺戳心上了,形容得特別到位。」


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



大醫生-當外科醫生遭遇「完美主義」



張忠濤一米八的大個兒,四六分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襯衫西褲休閑皮鞋搭配一襲白大褂,帥大叔范兒十足。


翻看他朋友圈,你會發現他保持身材的小奧秘 —— 健步走。一周兩三次,每次運動步數都在 10000 以上,連出差都要帶上一身運動行頭。張忠濤煞有介事地說:「有氧運動這事兒我認真鑽研過,它是有公式的,根據年齡、身高,要達到體重等等,心率要到多少,維持多長時間,我一般都在標準之上。」 看,又有點「完美主義」小發作。


如果你認為他運動單純是為了減肥,那就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他笑稱,自己運動除了是為了保持更好的體力和精力,更是為了滿足能夠「大吃大喝」的慾望,「因為比較饞,運動以後再吃才沒有負罪感」。從某些方面來說,外科大夫實際上是個體力活,手術台旁一站就是六七個小時,都是常事。「這麼辛苦,要再不敢吃,那生活真是一點質量都沒有了!」


張忠濤自嘲:「你看,其實我就是一俗人。」 不過這位「俗人」心裡至今還燃著一把不俗的小火苗,他說:「我離退休還有不到 10 年,希望能用這段時間做出一些大氣點兒的事兒。」


在他看來,我國地緣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層級醫院和醫生眾多,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醫療技術的推廣、普及、規範尤為重要。


「我現在應該做的是把很多醫院專家組織起來,大家共同做一些事情,做一些多中心的研究,這樣的東西才有分量,才有說服力。同時也能把一些技術或者規範固定下來,普及下去,推廣下去。」 張忠濤說。


日本的胃癌手術水平一直是世界的標杆。在我國,大醫院胃癌手術做的不比日本差,但日本強在幾乎任何一個醫院任何一個醫生都是一個做法,一個標準,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最後用時都是一樣的,沒有盲點。「當然他們國家小,統一起來比我們容易很多。我們國家太大了。」 張忠濤透露,最近剛剛開始做一些消化系統腫瘤的治療規範以及微創外科技術規範普及提高工作。


正如他朋友圈所言,「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張忠濤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


張忠濤的身份很多,別人對他的稱呼也很多,張大夫,張主任,張院長……誠然,更多的身份給了張忠濤更多的機會去做想做的事情。但他坦言,自己最喜歡的還是「張大夫」這個稱呼,「說到頭,我還是個醫生,叫我張大夫挺好的」。 張忠濤一邊開心地吃著八喜冰淇淋,一邊說。


新媒體編輯 | 雪醬


(本文來源於大醫生兵器譜官方網站:www.bingqipu.com。想第一時間了解大醫生兵器譜相關專家和科普信息及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您關注大醫生兵器譜官方微信公眾號:yilinbingqipu,眾多超實力專家齊聚在這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生兵器譜 的精彩文章:

檔案-北京友誼醫院 普外分中心 張忠濤
科普-微笑性抑鬱,越微笑越危險
科普-補鈣得痴呆?認真你就輸了!
前沿觀點-降低癲癇猝死率,誰是頭號功臣?
科普-手術就治難治性癲癇?但也別高興的太早嘍

TAG:大醫生兵器譜 |

您可能感興趣

大猩猩難產,獸醫 婦產科醫生 外科醫生齊上陣,順利產下幼崽
外科醫生的手,神經科醫生的腦
一位心外科醫生的生死觀
大醫生-「外科醫生失業是件好事」,怎麼回事?
「啞科」醫生不好當 走近兒科醫生
中南醫院春節產科醫生 整形科醫生最忙碌
全科醫生——梨
劣評醫生?口碑醫生?赴美生子選醫生的學問
中國醫生真的不如外國醫生!
BMJ 說,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帥氣?不服來辯啊!
遊客在山洞發現猴族婦產科接生醫生,大讚醫術高明
廣州三甲醫院調查:醫生生存質量堪憂
引入在美華裔醫生經驗 中國心臟專科醫生接受「國際標準」培訓
大醫生-姚雲峰:做外科醫生就是要吊炸天!
大醫生-冷家驊:外科醫生是智慧與膽略的雙重結合
10餘名獸醫和人類婦產醫生為大猩猩接生
回憶中的美國婦產醫生醫院二三事
心內科醫生髮飆了!
外科醫生帥氣高大又怎樣?內科醫生細心儒雅有內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