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公寓太貴,他們就把集裝箱變成了海濱宿舍~
留學生活中最大的一筆開支要算租金了,近年來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在歐洲,因為有80% 的重點高等院校都坐落於市中心周邊的黃金地帶,學生公寓的價格更是令人咋舌。根據英國慈善機構Unipol的調查,從2010年至2013年,學生公寓的租金漲幅高達 25%,近乎是當地平均租金漲幅(13%)的一倍。而在丹麥,根據Copenhagen Post Online的報道,首都哥本哈根需要在 2020年以前新增 45000 個新住房才能滿足年輕人們的需求。
哥本哈根一家住房初創公司Urban Rigger的創始人 Kim Loudrup
認為,問題還不止住房壓力那麼簡單。進入城市各高校深造的學生們是創造知識經濟的主力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社會投資對象,很難想像他們因為房價問題放棄接受更好的教育——這最終反噬的對象也將是城市本身。
Urban Rigger 看中了遍布歐洲海岸沿線的城市港口。它們通常離市中心很近,而且由於歐洲城市的傳統工業經濟早已被服務業等取代,不少原本繁忙的集裝箱集散區也被空置了出來,不再有大型船舶停靠。
如果能在這些港口岸邊建設一些「海上學生宿舍」,並且採用模塊化設計,它們不僅能抵禦氣候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也能壓低成本、便於推廣。
擔任設計的是我們報道過多次的哥本哈根本地事務所 BIG。它們把集裝箱改造成了浮在港口岸邊的 24 組學生公寓,每組公寓可以住 12
人,每人有屬於自己的私人卧室、浴室和廚房,而庭院、皮艇(沒錯,他們可以自己開船去市中心)、屋頂露台、烤肉區等則是公用的,租金為每月 600
美元。
在室內設計上,公寓的整體風格強調簡潔實用。落地窗讓住戶能充分欣賞到海景,白、灰、粉綠、粉藍的配色則讓空間顯得安靜而活潑。
所有公寓均依靠由若干太陽能電池組成的光伏陣列發電,同時利用一套太陽能換熱系統調節室內溫度。牆壁外側塗了一層 NASA 研發的氣凝膠,它被稱作「終極海綿」,上面分布著大量的微孔,可以吸收水中的污染物。
這些公寓目前由波蘭的一個造船廠整體製造,每年可以以每平方英尺 700 至 800 美元的成本建造 100 個。Urban Rigger 還需要購買這些臨水區域的使用權,但它們相信未來市政府會把其所有的一部分土地貢獻出來,幫大學解決住房問題。
BIG 也持樂觀態度,它們購買了 Urban Rigger 10% 的股份,以後還打算合作推出更多類似公寓。創始人 Bjarke
Ingels 歷來偏好這類被他稱為「社會基礎設施(social
infrasturecture)」的項目。具體來說,就是將通常被消極看待的工業基礎設施改造為有積極意義的建築。比如我們之前報道過的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就會噴出一個蒸汽圓圈的煙囪,以及從垃圾場改造而來的發電廠兼滑雪場。
把港口變成住宅區的案例在歐洲其實已經多有嘗試,比如德國的漢堡市把工業港口變成了被稱為「Hafencity」的文化住宅街區,瑞典南部港市馬爾默也對部分口岸做了改造。
對於那些位於海嘯或颱風頻發的海濱城市,這種模式可能還有待考察。不過如同 Bjarke 之前提到的「實用烏托邦」(Pragmatic Utopianism)理論,其意義在於提出一種新的可行性。
引用 BIG 出版的建築漫畫書《Yes Is More》導言中的一句話:「從歷史上看,建築領域一直由兩大極端對立的思想統治著。一邊是前衛的狂熱思想,經常與現實脫節,以致無法成功。另一方面,存在一些擅於建造平庸乏味的、高質量火柴盒建築的顧問公司……我們選擇在兩者之間建立重疊部分,這是一個旨在創造社會、經濟和環境完美卻又切實可行的烏托邦式建築。」
題圖、配圖來自 fastcodesign.com
TAG: |
※學生宿舍太貴,他們就把集裝箱變成了海濱公寓
※學生公寓太貴,他們就把集裝箱改成了海濱宿舍
※學生公寓太貴 他們就把集裝箱改成了海濱宿舍!
※用貨船集裝箱在海上建起宿舍樓,結果學生們玩嗨了
※集裝箱改裝成的豪華公寓 只給無家可歸的人
※集裝箱裝成的「豪宅」-茶屋坂住宅
※集裝箱堆疊而成的家,再也不怕城市高房價
※只用4個集裝箱,就把洱海變成聖托里尼的新婚樣板房一樣的民宿
※汪涵都羨慕他!賣掉城裡的房租下荒地,把集裝箱整成了白色城堡!
※丹麥的可浮動集裝箱學生公寓
※集裝箱別墅,百姓就能實現別墅夢
※人類殖民火星住哪?太空集裝箱成別墅!
※想要集裝箱豪宅,就這樣設計吧
※這家日本幼兒園,竟然讓孩子們在集裝箱中學習……
※英國帥小伙成為首個入住「集裝箱」的人,稱就是豪華公寓
※美國加州沙漠中的「豪宅」你住么?集裝箱組合而成,純靠太陽能
※房價太貴?美國年輕人DIY了集裝箱村莊,寬敞舒適!
※集裝箱變身大別墅,可移動摺疊,這也許是我們未來的房屋!
※創意家居,竟然有人把集裝箱裝成了小房子並且出售,這真是的致富的好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