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衣」與「裳」區別如此之大!
點擊播放 GIF/57K
如今我們所說的衣裳就是泛指我們所穿的各類衣服,然而在古代我們又是怎麼說衣服的呢?跟如今的說法會是一樣的嗎?中國歷經這麼久的歷史,所傳承的文化也是深遠的。
在我國古時衣服上曰衣,下曰裳。上衣,就省略的稱為「衣」,是用來遮蔽身體的。《說文?衣部》:「衣,依也。」段玉裁註:「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裳」,亦作「常」,是專用於遮蔽身體下半部分的服裝,男女尊卑均可穿著。
而衣也有其狹義的意思指的就是上衣,跟「裳」相對。如《詩經》: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而《齊風》里「東方未明,顛倒衣裳。」因此,裳指的也就是下衣。
商周貴族服飾(上衣下裳)
在我國古代上衣是分長短的,這和現在一樣,當時的短上衣被叫做「襦」 。杜甫《別李義》:「憶昔初見時,小糯綉芳蓀。」《說文》:「襦,短衣也。」其中的「襦」就是這個意思。長上衣指的就是「深衣」。《經典釋文》引鄭玄《禮記深衣》:「深衣者,連衣、裳而純(鑲邊的)之以采也。」可見深衣也就是連衣與裳為一,下面垂到踝部。相似於現在的長裙、旗袍之類。
戰國婦女的曲裾深衣
然而裳在古代指的就是下衣。古代的下衣有裳、絝、褌(kūn)。裳又寫作常。《說文》:「常,下帬(qún,裙)也。裳,常或從『衣』。」這說明裳就是裙。在古代男女服裝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別,男子也著裙。
其中絝,說的也就是今天的褲子。但它跟現在人們穿的褲子也是不一樣的。《釋名》中這樣說:「兩股(大腿)各跨別也。」這說明古代絝沒有前後襠,只有兩個褲筒。
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
由於古代的紡織工具比較簡陋,布的幅面也非常狹窄,因此一件下裳通常是要用七幅布帛拼合而成,前三後四,所以樣子就像是一幅腰圍,另在腰部施褶,褶的多少一般是視具體情況而定的,在其兩側還各開一道縫隙。從兩漢之後,裳就逐漸被裙所取代,也只有在貴族祭祀或是朝會的時侯穿著的禮服中保留遺制。在《後漢書?輿服志下》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行大射禮於辟雍,公卿諸侯大夫行禮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裳與裙大體上是相同的,唯裳被製成兩片,彼此分離,一片蔽前,一片擋後,上用布帶繫結於腰,裙則多被做成一片,穿時由前圍向臀後。
明代上襦下裙
其實,「衣」字在古代除了統指身上穿的衣服之外,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狹義的衣專指上衣,廣義的衣則包括一切蔽體的東西,也就是被分為頭衣、上衣、下衣和足衣。在這其中的頭衣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帽子。只是「帽」字產生得較晚,所以最初的意思是「小蠻兒夷頭衣也」,這並不是一切頭衣的統稱。在先秦,各種頭衣其實都有自己的專名。
然而,頭衣還被稱為元服。因為元的原本意思是頭,比如在《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中記載:「免胄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所以說,元服跟頭衣的字面意思是一樣的。在古代貴族和平民的頭衣是有嚴格區別的。貴族戴冠、冕等,平民則戴幘。
元代服飾與「瓦楞帽」
其中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禮記?曲禮上》說到道:「男子二十,冠而字。」說的就是男子長到二十歲時行加冠之禮,同時起別名,也就意味著從此長大成人了,社會與家庭都要按成人來要求他。在古代不戴冠的只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異族人。
我國古代的人是不剪頭髮的,孩子的頭髮長了,就緊貼著髮根扎在起垂於腦後,叫「總發」。平民是不戴冠的,在其髮髻上復以巾,直蓋到前額,這就是幘。當然,古代的衣裳還包括了「足衣",也就是人們腳上穿的鞋子,而在古代就被叫成屨、履、屐等名。
古畫中的古人服飾
我們知道了古代的「衣"和「裳"跟現在衣裳的區別,隨著時代的發展,衣裳的叫法也在不斷的簡便化。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演變中又看到了國人的智慧,自遠古至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一直變動著,而這都是我們所擁有的深厚文化。
※《周易》精選30句,讀懂中國文化的「大道之源」
※南梁皇子蕭綜:無奈生於帝王家
※「爐瓶三事」: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
※楊絳: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
※秋日薄暮,人與海棠俱醉
TAG:大道知行 |
※「娘子軍」 的由來?原來如此
※原來石膏線如此驚艷!
※原來蒙古大軍西征的理由如此奇葩!
※古人的「夜生活」,原來如此精彩!
※原來石膏線如此驚艷
※原來你以為小清新的海豚是如此的重口味啊!
※狗狗原來如此「聰明」?
※原來如此:細菌墳場
※亮劍中「三將大鬧授銜台」,真相原來如此!
※成就傲人大胸器,原來如此簡單
※原來貝殼可以如此精巧雅緻,去海邊記得撿
※「萌寵」的另一種陪伴方式,原來可以如此美妙
※「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的維多利亞港,原來它的夜景是如此美麗
※原來「三生石」還有如此美妙的故事
※鏡頭裡的朝鮮情侶,原來他們可以如此交流
※蛇精白素貞原來有如此硬的後台背景
※成吉思汗為什麼能橫掃亞歐大陸?原來如此
※地球、太陽都如滄海一粟——銀河之外的太空原來如此浩渺
※原來生活是如此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