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說篆刻史,明代知道五派(前面文章介紹的文彭、何震、蘇宣、汪關、朱簡五大門派)之後,清代要記的則主要是徽浙兩派,因為,打從有清一代之後,中國的篆刻界真正分成了南北兩派,北宗當然是指以揚州為活動中心的「徽派」(前面文章介紹的程邃的新徽派),而南宗是指以杭州為活動中心的「浙派」。


嚴格地講,浙派晚出徽派二百年,自丁敬一出,切刀治印的浙派,以其質樸秀雅的書風,橫掃印壇悶濁之氣,浙派出現之前,徽派統治印壇近一百五十年,印人也多集中在徽州,南京,蘇州,揚州,而浙派一起,大有後來居上之意,杭州也從此成為印學活動的中心地帶。我們大致可以這樣說,浙派的影響之巨大之深遠,至今恐怕沒有一個流派群體能夠超過。因此,了解中國篆刻史,一定要了解這個重要門派:浙派。


而了解浙派,要從「西泠八家」了解起。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為何稱西泠?原因是西湖上的西泠橋,西泠橋與長橋、斷橋並稱為西湖三大情人橋.。位於西霞嶺麓到孤山之間,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環洞石拱橋,又名西林橋。古時,原為一處風景如畫渡口,古人詩畫中的所謂「西村喚渡處」、「船向西泠佳處尋」,指的都是這裡。用西泠一詞代指杭州,而西泠四家指的就是這些人的活動地帶是杭州。


西泠八家最初還不夠八家,只有四家,稱西泠前四家,是指清嘉慶中期,大概是1808年前後,杭州當地何元錫父子兩人輯成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西泠四家印譜》,這本書最早把現在我們說的西泠前四家合在一起稱西泠四家。這時候西泠八家只湊齊了四家,即前四家: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丁敬已經去世四十多年,就連最晚去世的奚岡,也已去世四到五年,可見,西泠四家真正成為「西泠四家」並用這個稱呼時,這些大師都不在人世了。

後來,到了1861年,咸豐十一年,杭州毛西堂輯成一本《西泠六家》印譜,較原來的四家又加入了黃易的弟子陳豫鍾和陳鴻壽,這時成為六家。注意,這個時候,陳豫鍾已去世五十五年,陳鴻壽也去世了近四十年,西泠六家也是蓋棺論定的名號。


注意,以上六家合稱六家的時候,還沒有「浙派」這個稱呼。


1863年,也即同治二年,趙之謙在《書揚州吳讓之印稿》里,第一次提出「浙宗」、「浙派」的稱呼,從此,西泠一派從杭州擴展到了浙江全境,書里在提到浙宗印人時,又提到了第七家趙之琛,西泠八家中七家已經被世人注意到。而到同治六年,也即1867年,杭州人丁丙輯成《西泠八家印譜》加入了錢松,其中丁、蔣、黃、奚為前四家,二陳、趙、錢為後四家,西泠八家定名。


西泠八家之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丁敬,我前面專門寫過幾篇,他實在是一位見識高超,創新實踐的鼻祖級人物,遠接朱簡,近承四鳳,宗法秦漢,遍歷宋元,將各時期印章特點融於一爐,切刀表現筆意,隸楷增加趣味,遂成一代宗師,回頭再看兩幅他的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西湖禪和)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宗境堂)

既有漢印的工整平和,又有浙派秀雅俊峭,實在讓人迷醉。


蔣仁其實不叫蔣仁,他本名叫泰,字階平,後來因為在揚州得到一方「蔣仁之印」的古銅印章,於是改名為蔣仁,這脾氣,跟汪關一個德行,得到一方好印,就改名。他是完全師法丁敬的典型代表,他的印較為古樸秀逸,追求生澀,追求率意,文人氣息濃厚,因為與丁敬的距離最近,因此深得丁敬真傳。


蔣仁家貧,生前篆刻名聲不大,53歲就去世了,沒有子女,據說書法寫得好,特別是行楷書,稱當世第一,他的篆刻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刻長邊款,像在石頭上寫文章,有意思。來看看他的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真水無香)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無地不樂」及邊款)


蔣仁跟他老師丁敬一樣,不是摯愛親朋,是不願意刻印給對方的,因此留下來的作品非常少,一生下來,也不過留下來五六十方印罷了。上面那方「真水無香」印,是他的代表作,印款近三百字,敘事甚詳,別有趣味,回頭這方印,我們專門說。


黃易,字大易,一字小松,號秋盦,他跟阮元,翁方綱等金石學家以及書法家的關係非常好,篆刻也得到丁敬親授,作品的特點是醇厚淵雅,以遒勁勝。黃易當時的名聲達到跟丁敬並稱的地步,後世所稱的「丁黃」中的黃,就是指黃易,黃易小時候學過法律,給人當了好長時間的幕僚,到19歲的時候,開始跟隨丁敬學習篆刻,因為那個時候,丁敬已到晚年,於是,丁敬非常喜歡黃易,甚至認為將來能繼承自己的,就是黃易。他在金石學上的成就也很高,這從他交往的朋友就可以看到。


他有一句名言:「小心落墨,大膽奏刀」,可謂深得篆刻三昧,用來指導篆刻後學,十分到位,寫稿子要認真細緻,刻的時候大膽下刀,指導意義深遠。來看他的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茶熟香溫且自看)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姚立德字次功號小坡之圖書)


朱文印不說了,看這方白文印,雖是碎刀切成,但卻是漢印鑄印的風格,線條立體感強,文字大都簡結穩重,有一部分用「皮刀」刀法(韓登安說的制皮工匠用的馬蹄形刀),刻成上尖下寬,此點靈活運用,當然增加豪放氣勢,但這並不是浙派通有的特點。


總之,黃易的印,江南氣息濃重,不復丁敬、蔣仁的磅礴氣勢,取而代之的是柔和和純熟。但到黃易為止,浙派印風完全形成。


奚岡,原來叫鋼,字鐵生,聽聽這名字,結實得緊。也跟丁敬一樣,被推舉當官,他不去,不過他是被舉的孝廉,而丁敬是博學鴻詞。篆刻也學丁敬,風格沖和拙質、淡雅疏逸。這位大神畫畫得極好,我大致就覺得他的印有點畫的意思。


他對漢印的理解很深,他主張反對後人學習漢印的「腐媚」,而崇尚「朴媚」,雖只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奚岡比黃易小,所以,沒有機會拜丁敬為師,但學丁敬的篆刻卻大得真傳,作品大都拙中見雅,凝中見逸,可謂精妙。他還好喝酒,被人稱為「酒狂」,也是個性情直爽的人,晚年也不幸,旬日內連喪三子一女,失火毀家,後又母逝,從此鬱鬱而終,只活了五十八歲。看看他的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平地家居仙)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龍尾山房)


我超級喜歡這方龍尾山房,筆勢之婉轉,結體之舒展,線條之剝蝕,氣質是稚拙,真是沒得說,不愧是學畫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大神還對書法對篆刻的影響有點貢獻,這估計與同時代的鄧石如是一起覺醒的。


接下來的是西泠後四家。


後四家有點吃吳讓之的虧,當時承接鄧石如衣缽的吳讓之稱雄徽派印壇,浙派的風頭有點被壓制,但好壞也是後四家,值得說一說,因此,簡單說一說。


陳豫鍾,字浚儀,號秋堂,這位大神是金石世家,文字學造詣很高,精於鑒別,家裡有錢,於是收藏就比較多,這樣的家庭比較適合玩篆刻和金石青銅之類的,當然也因此,他的篆刻作品就走工穩典雅的路子,金石與書卷氣息齊飛,工穩攜典雅風格共生。搞金石的,嚴謹是正常的,印風當然走工穩的路子。


這位大神因為是走細膩的路子的,因此,邊款也刻得很工整。韓天衡說他的印章邊款有「隋唐人遺風」。我們看他的邊款,就像是在看碑拓,有韻味,有意思。還是看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文章有神文有道)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濲水審定」及邊款)


上面的白文印是從漢玉印里來的,又夾了浙派的刀法。下面的邊款,簡直就是晉人的字帖。


再說陳鴻壽,字子恭,號曼生,雖然並稱二陳,但他跟陳豫鐘不能比,他只是當過小縣官的人,因此不可能有金石學上豐富的積累和收藏,但難得的是陳鴻壽天資極高,他最服氣的人是黃易,因此,篆刻多學黃易,沒錢玩收藏,這位大神就四處遊玩,於是看了好多的摩崖、石刻、碑版,他也是個多才多藝的人,除了玩書畫篆刻外,他還與宜興名匠楊彭年合作製作過紫砂壺,叫「曼生壺」,甚至還創立了十八種新樣式,為世人珍愛。


因為不受金石的約束,陳鴻壽的篆刻揮灑自如得多,因此作品蒼茫渾厚,豪邁英爽。但因為過於強調學習黃易等前人,浙派在陳鴻壽這裡開始走向程式化。看看他的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我生之初歲在癸丑)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繞屋梅花三十樹)


這位大神的作品裡好多次提到梅花,估計非常喜歡梅花。看上面的這方白文印,真是率性而刻,自家風格明顯。這當然是他自己性格使然,能率性而作,卻又不作怪狀,有人稱:文人篆刻600年,僅此一人,這評價真高,其實,做到這種境界,當真不易。


接下來說趙之琛,這是個篆刻史上,特別是浙派篆刻史上最有爭議的一個人。


趙之琛,字次閑,號寶月山人,也是一輩子不曾做官,喜歡佛學,布衣而終。他的篆刻學陳豫鍾,作品的風格是章法純整,結字洗鍊,刀法挺秀。他是西泠八家裡作品最多的一位,當然活的歲數也比較大,他七十二歲去世,據說七十一歲仍在刻印。


當然,這樣大的刻印量,也是因為他名聲太大,導致求印的人太多,這同時也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求印的人太多,而他創作不及時,即以程式化操作,急就而成,這樣的印作,當然不是他成熟的作品。


前面說他有爭議即由此起,贊他的人,說他多有創建,是浙派集大成者,踩他的人,說浙派在他手裡徹底走向程式化,特別是晚年的作品流於習氣,每一筆都著意表現斧鑿之痕,鋸齒燕尾,千篇一律,浙派在他手裡結殼,再不能發展。看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雷溪舊廬)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鏡花水月之廬)


看一方朱文印,就明白他是把浙派印風發展到極致的大神,那切刀,那碎刀,那漢隸的方正之意,那漢印的平整印風,真真到了極致。白文印更是無論章法、字法、篆法、刀法皆有創造。


我們先不論他對浙派的貢獻大小,也不去臧否他的好壞,且讓他的作品吸引和教育我們吧。這樣的大師,我們可能一輩子都趕不上了,還有理由說他不好嗎?


西泠八家最後一家,是錢松。


錢松,原名松如,字叔蓋,他雖是浙派西泠八家中人,但他是最沒有門戶之見的人,他曾轉益多師,比如,他就曾在鄧石如那裡汲取養分,於是,他的作品一掃趙之琛的鋸牙燕尾之習,甚至他的個性化作品已改變了浙派方折筆的固有程式,以圓取勢,以雄強古拙出之。


因此,我們現在評價錢松,都說他是西泠八家裡富有開創性的印家,趙之琛驚嘆他是「此丁黃後一人,前明文、何諸家不及也。」丁敬、黃易之後就數他了,明代的文彭和何震都不如他,這評價,高得緊。我們還是看作品: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山水方滋)



篆刻史話:「西泠八家」



(富春胡震伯恐甫印信)


小朱文印不說了,這已經不是局限於浙派的風格了,筆劃圓轉得像元朱文了。後面這一方白文印,九字界格,筆意舒展又含蓄生動,刀法厚重沉雄,金石味重,立體感強,仔細看看,彷彿就是吳昌碩的作品啊。


錢松死得太早,否則,浙派的影響還會更大吧,我們只能這樣想,因為四十三歲,錢松就去世了,這實在是篆刻界的損失。


西泠八家不是全部的浙派,但已足以代表浙派。關於他們,先說這些,回頭再拆細了作品來說。


(【老李刻堂】之57,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個小布丁 的精彩文章:

篆刻完全能自學,要準備哪些參考書?
喬峰打得過天山童姥嗎?
「難得糊塗」的鄭板橋
篆刻入門心得:初臨漢印

TAG:三個小布丁 |

您可能感興趣

西泠八家——奚岡篆刻欣賞
「西泠八家」篆刻書法藝術精賞
西泠八家——錢松篆刻欣賞
西泠名家——潘主蘭書畫篆刻欣賞
「西泠八家」篆刻背後的書法——金石意蘊下的蒼勁古樸
葛慶忠:篆刻書法雙絕藝術家
曼生十八式篆刻诗文书画"西泠八家之一
書畫家李俊邑:不空齋篆刻新作
書法篆刻講堂:《頤盦印話——邵老師隨堂答疑筆記》
美文:篆刻的城 梅雨
「西泠印社」篆刻書法藝術之美
韓登安篆刻毛澤東詩詞
明代印壇與文彭何震三足鼎立的篆刻大家:蘇宣
「老九報道」山西省第三屆晉陽杯篆刻藝術大賽暨晉陽印·社蒼文篆會——中日篆刻交流展
著名書畫家、篆刻家江兆申
陝西省第五屆篆刻展
篆刻刀法:齐白石《白石老人自述》里是这样讲的
印論解說:朱簡《印章要論》,「切刀」宗師眼中的篆刻
書畫家李俊邑:筆與刀的韻律——關於他的書法與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