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撈我們自己的民間故事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喜歡的20個經典動漫形象中,只有1個來自中國。孩子們對白雪公主、醜小鴨等西方童話中的角色往往耳熟能詳,但對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國民間故事人物卻知之甚少。論電影,迪士尼動畫大片動輒票房近10億元,而國產動畫大多情節低幼、粗製濫造,《喜羊羊與灰太狼》《大聖歸來》已堪稱巔峰;論繪本,各種洋繪本深受家長和小朋友喜歡,國產繪本種類不少但口碑不盡如人意。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講話中表示,打撈「失落」的民間故事刻不容緩。第11期「議事廳」,新華每日電訊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萬建中,探討中國民間故事為何「失落」?傳統民間故事在當代有何價值?如何重新激活中國民間故事的魅力?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萬建中
Q:是什麼讓我們遺忘了自己的故事?
在過去,民間故事的傳承是代際傳承,比如說爺爺奶奶給孫子、外孫講故事。現在這種傳承被削減了。
中國是一個故事大國,中國56個民族都很愛講故事、聽故事,但是現在故事講述的環境,已經不如以前。主要原因在於,傳統故事的題材、講述方式,包括所用的方言,大多產生於農耕社會,是先人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這些故事的話語、情節,包括思想內容、主題,都帶有農耕社會深刻的痕迹。
我們的社會發展得太快,環境變化太劇烈,原來講述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普通話的推廣,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農耕社會產生的這些故事,逐漸失去了它原有的講述環境和講述條件。加上生活節奏的急促,很多人無暇聽故事,也不太願意講故事,也不會講故事了。
而與此同時,西方的這種白雪公主、醜小鴨之類的童話形象藉助於影視傳媒,不但在中國流傳,在全世界都有流傳。很多年輕人喜歡白雪公主的故事,但對牛郎織女、白蛇傳的故事卻不太了解。
在過去,民間故事的傳承是代際傳承,比如說爺爺奶奶給孫子、外孫講故事。現在也有爺爺奶奶帶孫子、孫女,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講普通話,認為自己的爺爺奶奶講的家鄉方言,不願意小孩接受這種方言教育,唯恐小孩變「土」。
我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我們的數學老師很會講故事,所以我們聽講都特別認真,希望老師趕緊把課講完,剩下的時間好講故事。但現在的小孩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了。在學校里,即便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老師也只能找一本故事書來讀,而不會「講」。
Q:為什麼要打撈祖先留下的老傳說?
民間故事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去打撈屬於自己的「故事」,不能讓它就這樣不斷地遠離我們的生活。
如今,講述傳統故事、傳播傳統故事的環境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但是為什麼還要把傳統故事打撈起來呢?因為這是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反映了我們中國人基本的生活觀念、道德觀念、愛憎觀念和美學情趣。對這類口頭文學遺產,我們應該加以利用。
為什麼要加以利用呢?因為這些故事對我們現代人來講,依然有教化、知識傳播、娛樂和歷史記憶的意義。我們是在故事中成長起來的,民間故事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去打撈屬於自己的口承故事,不能讓它就這樣不斷地遠離我們的生活。
故事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了傳統社會所有的哲學觀念、思想觀念、美學觀念、道德觀念、宗教觀念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二個關鍵詞在故事中都有反映。民間故事反映生活是最廣泛的,也是最生動的,為人們最容易接受的。誰不願意聽故事呢,誰不願意講故事呢?故事讓人們在快樂中獲得思想的啟迪。
劉奇葆同志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打撈「失落」的民間故事刻不容緩。要讓傳統故事裡的經典形象重新靚起來、立起來,實現從口耳相傳到多媒體傳播的時代變化,既起到保護傳承作用,又發揮教育作用。這說明,我們的教育要有情節,要有故事,用故事和情節來傳承傳統文化。
白雪公主和安徒生童話很多人知道,中國也有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這四大傳說和其他很多很多的故事,原來流傳都很廣泛,家喻戶曉,但現在年輕人已不清楚具體情節了。在古代,講故事的主要目的是感化孩子,因此民間故事中包含極為豐富的教育元素。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已完成了「中國口頭文學遺產數字化工程」(一期)。我是參與這個工程的骨幹之一,負責的是傳說。為了對這些傳說進行分類,我閱讀了大量的傳說故事文本。這些故事太吸引人了,而且充滿了智慧。看了這些故事,聽到這些故事,便會經歷一種感化,得到一種啟迪,接受了正能量的教育。我還是一個年長的人,這些故事如果讓年輕人來看,他們所獲得的教益更大。我為祖先們留下如此寶貴的口頭遺產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所以,浩如煙海的口頭文化遺產的確是要加以利用,不能讓它們湮沒掉了,遠離我們的生活。大量的口頭文學遺產已經記錄下來了,變成了書面的文本,現在已經電子化了,進入了大眾傳媒。這是民間故事復興的必由之路。
Q:靠什麼傳播與傳承口頭文學遺產?
現代中國的文學藝術沒有很好地利用口頭文學遺產來進行創編。國外做得比我們好,他們很多傳統的東西都得到充分利用。
應該延續中國傳統的意識形態和道德標準,在源遠流長的、傳統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價值體系。
實際上,民間口頭文學遺產是一種「元文本」。什麼是元文本呢?就是最生活化、最原生態的文本,「元文本」可以生髮出無數種文本,也就是說,這些故事可以為其他的文學創作、藝術創作提供取之不盡的素材。
現代中國的文學藝術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些口頭文學遺產來進行創編。西方做得比我們好,他們很多傳統的東西都得到充分利用,比如《指環王》《哈利波特》等。它們都是利用了傳統的神話資源來進行再創作。但是說實話,我們的作家、藝術家們,在吸納口頭傳統方面意識並不強。
另外,我們的民間故事,是不是可以更多進入到教材裡面,小學的課本裡面?現在,小學課本裡面的歌謠、民謠、童謠、民間故事已經幾乎沒有了。我記得小時候,語文課本裡面還有,現在沒有了。現在充斥課本的是唐詩宋詞等精英文學。
還應該藉助大眾傳媒,用年輕人容易接受的載體來傳播。劉奇葆同志說了,中宣部正在用動漫的形式,來表現傳統的故事。我覺得這種手段是非常好的。現在是讀圖時代,讓口頭承載的故事變成畫面的故事、3D故事,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甚至應該拾起連環畫和小人書,我記得讀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看的是連環畫。
還有其他的大眾傳媒,比如說遊戲。遊戲裡面,也可以增加故事題材,甚至包括我們的手機,我們的微信表情包,能不能有傳統的故事?現在的年輕人浸淫在西方的電影、小說里,不知不覺就在接受西方的意識形態。中國有自己傳統的意識形態,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就應該延續中國傳統的意識形態和道德標準,在源遠流長的傳統的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價值體系。
過去,我們利用更多的是上層的精英文化,比如說唐詩宋詞、明清的小說及儒家的文化經典,實際上還有更加廣袤的民間文化,那是中下層的老百姓的知識和學問,包括口頭文學。這些民間文化遺產也需要加以繼承,加以利用。
民間口頭文化遺產更有傳播力。過去的老百姓沒有讀寫的能力,他們看不懂唐詩宋詞。唐詩宋詞只能流傳於上層的精英社會,並沒有進入到底層民眾社會。民間的口頭文學遺產作為民眾自己的文學,更加深入人心。實際上,唐詩、宋詞、元曲等形式,都是來自於底層社會,都是吸收了民歌、民謠的養分發展而成的。民間底層的文化是最基礎的文化,更為穩固。其傳承的慣性極強,只要會說話,就能夠傳播和享受口頭文學。口頭文學伴隨著其他的生產生活,它的演述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在勞動當中,人們就可以講故事、唱民歌、說笑話,不需要騰出專門的時間。
口頭文學最全面、生動地反映了廣大民眾的知識學問、道德觀念、生產技術和情感態度,因為它是集體的智慧,它不是屬於某一個人的。而上層的精英文學是個人的文學創作,反映更多的是作家個人對生活的認識和領悟。民間口頭文學表現的是民眾集體的情感意識。
流傳到現在的口頭文學都是經典。雖然我們一說到經典就是儒家經典和精英文學,但口頭文學作品是被時間沖洗過的,在流傳過程中,那些不適應時代思想觀念的自然就被淘汰掉了,留下的都是精華。民間故事都具有變異性,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自行調節,所以它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採訪:新華社記者苑蘇文)
(本文刊於《新華每日電訊》2016年6月29日)
文章來源:中國民俗學網
圖片來源:中國民俗學網
※從傳統民俗看文化自信
※今天,我們該怎樣紀念孔子?
※今天,不聊民俗,只比歲數!
※民間傳說中的風物保護
※重繪民間傳說的「動力」
TAG:民俗中國 |
※民間故事:沒誰能救你
※民間故事:是你害了我
※民間故事:夢見現在的自己竟然是自己的前生
※民間故事:老爺子去世後,突然打電話來,說自己在陰間沒錢花
※民間故事:你騙我,我也蒙你
※民間故事:歪打正著
※民間故事:老漢一時善心使得自己逃過一劫
※民間故事:死人的遺物不要拿,小心會害了自己!
※民間故事:夢裡有你
※民間故事:為了守護心愛的人,他讓惡魔把自己變成了殭屍
※民間故事:他將人吃成豬,到十八層地獄,自己屙屎自己吃
※民間故事:請你勾引我老婆
※民間故事:感謝打擊你的人
※民間故事:侄子為錢非要打開舅舅的棺材,到了最後卻是自作自受
※民間故事:小伙做事太絕害的自己一命嗚呼
※民間故事:她隨手扔掉自己的貼身衣物,被壞人撿到,後果嚴重了
※民間故事:我以前和你一樣
※民間故事:想死也不易
※老鼠娶親,來自民間真實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