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祭孔!說說歷代的祭孔是怎麼來的!

祭孔!說說歷代的祭孔是怎麼來的!

祭孔是民間的一種對"先賢"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紀念活動。 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祭孔!說說歷代的祭孔是怎麼來的!


根據《禮記·文王世子》的記載,早在周朝的時候,學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釋奠於先師,來表示尊師重道之意。不過當時所謂的先師,並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個人或某些人;凡是過去對教育有貢獻,且已過世的教師,都是師生祭祀的對象。


後來,由於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業上的成就很高,影響極為深遠,所以釋奠的對象逐漸以孔子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稱為「先師」以後,釋奠便成為祭孔典禮的專屬名稱了。



祭孔!說說歷代的祭孔是怎麼來的!


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既今天的曲阜孔廟。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間房屋改成壽堂,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是諸侯祭孔的開始。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經過魯國,以太牢祭祀孔子。這是天子祭孔的開始。


漢元帝(公元前48-33年在位)徵召孔子第13代孫孔霸為帝師,封關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這是封孔子子孫為侯,以奉祀孔子的開始。


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派遣天子特使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闕里祭祀孔子。這是天使祭孔的開始。


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禮都在曲阜孔廟舉行,直到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於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從此,朝廷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政教活動。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河北文廟八佾舞


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


自漢代以後,祭孔活動延續不斷。規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時期達到頂峰,被稱為「國之大典」。滿清入主中原,順治帝定都北京,他在京師國子監立文廟,內有大成殿,專門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並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祀禮規格又進化為上祀、奠帛、祝文、三獻、行三拜九叩大禮。


直至中華民國時期,民間、官方均有祭孔活動。1913年6月22日,袁世凱發布《尊孔令》。次年9月又頒發《祭孔令》,並進行中華民國首次「官祭孔子」活動。


1914年9月28日,即仲秋上丁,袁世凱在一大群全副武裝的侍從護衛下於早晨6點半抵達孔廟,換上了綉有四團花的十二章大禮服,下圍有褶紫緞裙,頭帶平天冠,由侍儀官朱啟鈐、周自齊及侍從武官昌前導行禮,俎豆馨香,三跪九叩。

袁世凱稱帝前,所進行的尊孔祭天一套儀式,完全是古代王朝更替的現代版。他為了表示他踐履帝祚的合法性而苦心經營擺出來的「禪讓」姿態,便是源於《書經》中的堯舜傳說。他還加封孔子的第76代孫「衍聖公」孔令貽為「郡王」。


中華帝國復辟失敗後,進入軍閥混戰時期,祭孔典禮有時舉行,有時未舉行,有的地方舉行,有的地方未舉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基本取消祭孔活動。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搞批林批孔的運動,祭孔視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很多文廟等文物古迹都被破壞。因此,很多古老的祭孔儀式、舞蹈被人遺忘。直到1984年,曲阜孔廟才恢復了民間祭孔,以後大陸其他地區陸續恢復祭孔的活動。


從1952年開始,台灣當局把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但並無可供遵循的祭孔禮儀。直到1968年,為對抗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台灣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奉「總統」蔣介石指示,邀集台「內政部」等相關單位,並且聘請學者、專家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由蔣復璁擔任主任委員,分別成立禮儀、服裝、樂舞、祭器四個研究組,由方豪、王宇清、庄本立、孔德成四位先生為各組召集人,進行研究規劃的工作。初步訂定「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釋奠禮儀節」,並於同年在台北孔廟祭孔時試行;然後再經過兩年的研討改進,終於在1970年定案,並公布實施,沿用至今。


祭孔!說說歷代的祭孔是怎麼來的!



從漢朝開始,不論在曲阜或者在首都及地方政府,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訂有禮儀。隨著時代的演變,孔子的封號由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的褒成宣尼公,逐漸提升為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的文宣王。儀式也就愈來愈完備而隆重。


身著傳統漢服的樂舞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身穿紅色圓領公服,頭頂黑色金邊三梁冠,舉手投足盡顯華夏衣冠風範。樂生們展示了正統的中華雅樂,柷、敔、琴、瑟、塤、簫、鼓、笙、鍾、磬等多種樂器合奏;舞生則左手執龠,右手執翟,排列整齊地跳起了釋奠禮專用的「六佾舞」。執士們身穿白色深衣,頭頂「四方平定巾」,與獻官們共同完成了讀祝、三獻等祭祀的主體部分。


此外,由於後來在祭孔時,韓國成均館春季祭孔大典的樂生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時,也同時祭祀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禮儀稱正獻禮,祭祀配享者的禮儀稱分獻禮。


佾舞


祭孔大典中的樂舞表演,繼承了上古時代漢民族祭祀天地和慶祝豐收與戰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廟堂祭祀樂舞,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之謂,是唯一保留下來的漢民族舞蹈,自古以來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因此在2005年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樂、歌、舞、禮四種形式,樂、歌、舞都是緊緊圍繞禮儀而進行的,所有禮儀要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大典用音樂、舞蹈等集中表現了儒家思想文化,體現了藝術形式與政治內容的高度統一,形象地闡釋了孔子學說中「禮」的涵義,表達了「仁者愛人」、「以禮立人」的思想,具有較強的思想親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藝術感染力,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和樂氛圍、構建和諧社會、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作用。


三獻


祭孔的最重要議程是三獻禮,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後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時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後。所謂三獻,分初獻、亞獻和終獻。


初獻帛爵,帛是黃色的絲綢,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獻官將帛爵供奉到香案後,主祭人宣讀並供奉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分別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獻相當。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為明故城開城儀式、孔廟開廟儀式、現代公祭和傳統祭祀四個部分。在音樂、舞蹈和服飾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


首先是音樂新,在原有樂譜的基礎上,重新製作了開城、祭孔音樂,引入了交響樂、合唱樂團的表現形式,意在達到磅礴大氣、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參照《中國歷代孔廟雅樂》等有關文獻圖譜,對祭孔樂舞進行了重新編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飾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裝和道具經過重新設計製作,準確體現了明代祭孔的規模和盛況,更加古樸、莊嚴、凝重,展現了「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的盛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學文獻 的精彩文章:

荒淫帝王北魏孝武帝:搶三位堂妹妹淫亂後宮
權臣霍光一個錯誤廢皇帝決定,遭漢宣帝滅族!
這個太后有點悲催!與皇后相鬥被貶庶人凍死街頭!
去寶雞除了法門寺,最該去的寺廟是它!
茂陵博物館的石刻!件件都亮瞎小編眼!

TAG:經學文獻 |

您可能感興趣

知易大道∣祭孔:到底祭的是什麼?
今天,孔子誕辰祭孔到底該祭什麼?
【老照片】大姑娘小媳婦兒,你也去祭孔嗎?
老照片,大姑娘小媳婦兒,你也去祭孔嗎?
從漢高祖到乾隆帝,歷代帝王如何祭孔
從漢高祖到乾隆帝 歷代帝王如何祭孔
絢爛的孔里文化——歷代祭孔
這皇帝嚴禁吃狗 那皇帝不讓拎雞 還有一皇帝將豬殺光用羊頭祭孔
探索絢爛的孔里文化——歷代祭孔
这皇帝严禁吃狗 那皇帝不让拎鸡 还有一皇帝将猪杀光用羊头祭孔
讓我們為丁酉年祭孔大典瘋狂打call
以假乱真,一组日伪在北京孔庙大成殿祭孔活动照片
祭孔大典,中聖獻禮
冬至風俗:冬至拜師與祭孔
丙申年祭孔大典祭文
台灣各地祭孔:洪秀柱發文致意,柯文哲首次出席
托里縣北祭孔繁森
南孔聖地衢州舉辦祭孔典禮
衢州祭孔 儒風習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