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回憶 黛玉北上諸景

回憶 黛玉北上諸景

回憶 黛玉北上諸景



註:本文為87版《紅樓夢》紅學顧問鄧雲鄉先生所作,鄧先生曾全程參與拍攝,並在戲中擔任指導。

黛玉在船艙中拍了不少鏡頭。這些鏡頭因為要照明打光,不能在湖中行進時拍;只能在船停下來,找有電源的地方拍,比較方便些。


在太平湖船廠的造船碼頭邊拍攝,順理成章。因為每天歸來,黛玉和賈雨村的兩條座船,都系纜此間。


因為要拍攝「夜泊」的氣氛,所以那天是下午開始的。由於決定先拍風光片中穿插的鏡頭:蜜月旅遊的愛侶忽然發現了化好裝的林妹妹——啊,原來是《紅樓夢》劇組在拍電視——這樣,雙方握手寒暄起來。


後來等到黃昏時,光線暗了——用術語說叫「有了密度」,再拍林妹妹坐在船艙中的戲。這時,還放了些爆竹,以示慶祝。因為甪直開機只是拍序集,這才是正式《紅樓夢》的戲呢!

看起來幾秒鐘的戲,拍起來,卻要很長時間:黛玉掉淚、黛玉淚眼看燭光、雪雁送葯——攝像機掉來掉去,正面拍、側面拍、背面拍、仰拍、俯拍、推過去、拉出來……性急的人,如果真正現場看著拍戲,肯定會感到十分不耐煩。

回憶 黛玉北上諸景



鄧雲鄉說戲


黛玉在船上的妝束,因為正在為其母穿孝,因而十分素雅,頭上一律白頭繩。但也不能真穿一身白色的布衣(《紅樓夢》時代真的孝服全是白布的),那就很難拍電視了。

適當的素雅,恰如其分表現一下而已。俞平伯老師曾來信說:「只聞瀟湘儉妝上船……如此用筆,一洗俗套。以豪富驕人,豈得為瀟湘耶!」


實際林黛玉是揚州鹽政林如海的獨養女兒。揚州鹽政是清代最闊氣的官,林黛玉的父親按「官」說,那不知要比寶玉父親賈政闊幾十倍、幾百倍了。


黛玉北上,不少鏡頭拍的都是詩情畫意的波光帆影。如透過竹林看著兩條船的帆篷,緩緩而過;在落日餘暉中,遠遠地泊著兩條船,如果讀者熟悉《紅樓夢》,馬上會想到香菱和黛玉論詩時所說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情景。


雖然這裡是太平湖,不是「長河」,但藝術效果卻是能引起這樣的共鳴的。


在行船的外景中,當時拍了不少鏡頭。因為剪輯的取捨,有的被剪輯進去,便在熒屏的美妙畫面上出現了。如那個騎牛的牧童、洗衣的村姑等等。

有的則未剪輯進去,作為資料保存起來了。記得當時還拍過鄉人掃墓的鏡頭,以便襯托黛玉思念亡母的心情,但這鏡頭觀眾看不見了。


附錄:

回憶 黛玉北上諸景


《紅樓夢憶》


幾年來,我隨《紅樓夢》劇拍攝組,天南海北,親自體味到拍攝工作中許許多多的甘苦。


現在,看到熒屏上展現的一幕幕「紅樓」畫圖,當時拍攝的種種情事,便時時浮現眼前。前景歷歷,禁不住夢魂牽繞。


在我的記憶中,在個人心靈的「熒屏」上,也有幅幅令人心馳神往的畫面展開;正如明末張宗子《陶庵夢憶》序言中所說:又是一番夢憶!


熒屏上的畫面,保存在錄像帶上了,記憶中的畫面,又怎能讓它成過眼雲煙,不予保存呢?——此《紅樓夢憶》之所以作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賞析 的精彩文章:

帶著執念默默歸去
《紅樓夢》里話「痴」人
妙玉和黛玉為何對劉姥姥有偏見?
這9種人,擦肩即可,無需深交!
對不起,同學們,我與春天有個約會!

TAG:紅樓夢賞析 |

您可能感興趣

網友集體盼望鹿晗趙麗穎上《如果愛》粉絲回憶柳岩黃燦盛感動流淚
看著都涼快!回憶一下「冰雪之冠上的明珠」哈爾濱冰雪節
西湖邊上的回憶
北大街舊話後記——上海回憶之七
回憶黛安娜王妃曾經的溫馨
南一鵬回憶錄:我的父親南懷瑾
趙薇節目再爆料陳坤 回憶當年的北影三劍客
武漢泰寧街承載回憶 淘寶客扎堆「尋寶」
秘書回憶:九一三前夜葉群很平靜 讓給江青送烏龜
《沙地﹒鹽》——高爾銘回憶錄
阿拉蕾再現《龍珠超》鳥山明帶龍迷回憶童年?
《紅樓夢》最美林黛玉陳曉旭離去十年,網友發文感慨引回憶!
也說西藏回憶 之二
青島回憶:愛上她,愛上這座城
走街串巷回憶老城舊事—賀友直畫說老上海
回憶吳棹仙老師(六)
鍾叔河回憶與楊絳交往三十載 往來書信曝光
申花四小龍吳承瑛祁宏謝暉朱琪近照集齊 今昔對比勾球迷回憶
貴州回憶之(四):平橋,那一口水井/沈仙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