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家談紅樓 集錦

名家談紅樓 集錦

名家談紅樓 集錦



在四大名著中,唯有《紅樓夢》研究有了專用名詞:「紅學」。「紅學」從清代開始至今,已延續了100多年。

期間,文史哲等多路大師都有涉及「紅學」研究,他們或評論,或考證,或索隱,甚至還續寫和模仿創作。


一或源於《紅樓夢》的內容旨趣豐富,把玩不盡;二或因為《紅樓夢》於各個文化層次皆可閱讀欣賞,在大眾中的流行程度或又激起了學者、作家的「紅學」興趣,致使如今看來「紅學」蔚然大觀。


下面看看都有哪些大家曾做過「紅學」研究,羅列一下他們的「紅學」代表作,以及關於《紅樓夢》他們都說過什麼。


1.蔡元培:《石頭記索引》

《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當時既慮觸文網,又欲別開生而,特於本事以上,加以數層障冥,使讀者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狀況。


2.王國維:《紅樓夢評論》


《紅樓夢》一書,實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於自造,又示其解脫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


3.胡適:《紅樓夢考證》

我現在要忠告諸位愛讀《紅樓夢》的人:我們若想真正了解《紅樓夢》,必須先打破這種牽強附會的《紅樓夢》謎學!其實做《紅樓夢》的考證,盡可以不用那種附會的法子。


我們只須根據可靠的版本與可靠的材料,考定這書的著者究竟是誰,著者的事迹家世,著書的時代,這書曾有何種不同的本子,這些本子的來歷如何。這些問題乃是《紅樓夢》考證的正當範圍。


4.俞平伯:《紅樓夢辯》


從高鶚以下,百餘年來,續《紅樓夢》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敗的。這必有一個原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續書人底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續貂,是件普遍而真確的事實。


但除此以外,卻還有根本的困難存在,不得全歸於「續書人才短」這個假定。我以為凡書都不能續,不但《紅樓夢》不能續;凡續書的人都失敗,不但高鶚諸人失敗而已。

5.周汝昌:《紅樓夢新證》


要體會《紅樓夢》之所以為偉大與博深,單看人們對它的認識演變的整個過程,也就不難得到一個很好的說明。


這個說來話長,應該有一部「紅學史」。這裡只談一點。《紅樓夢》在清代,不止一次遭禁遭毀,列為「淫」書。


有人甚至有過這樣異想天開的念頭:把《紅樓夢》打發到國外去,拿它的「毒素」去回報洋商們所給予我們的鴉片毒害——現在看來,真不愧是「奇書」必有「奇用」!

然而這正代表當時一般正統士大夫對它的認識。

名家談紅樓 集錦



6.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


7.顧頡剛:《紅樓夢辯·序》


《紅樓夢》是極普及的小說,但大家以為看小說是消閑的,所謂學問,必然另有一種嚴肅的態度,和小說是無關的。這樣看小說,很容易養成一種玩世的態度。


他們不知道學問原沒有限界,只要會做,無所往而不是學問;況且一個人若是肯定人生的,必然隨處把學問的態度應用到行事上,所以這一點態度是不可少的。


8.林語堂:《平心論高鶚》


讀《紅樓夢》的人,或偏於黛玉,或偏於寶釵。偏於黛玉的人,也必喜歡晴雯,而惡寶釵,兼惡襲人。女子讀者當中,做賢妻良母好媳婦的人,卻常同情於寶釵,而深惡晴雯,完全與王夫人同意。


這裡頭就有人生處世的真理存焉。大抵而論,阮籍、嵇康之輩,必喜歡黛玉,喜歡晴雯;叔孫通二程之流,必喜歡寶釵,而兼喜歡襲人。


襲人後來嫁蔣玉函,許多男人讀者唾罵,那是另一件事,是理學妖孽之所為,因為與理學之貞節觀念衝突。


大概襲人若終身不嫁,或學鴛鴦上吊自盡,必博得那些儒者的恭維。這是話外不提。我認為襲人之行為人品,比大觀園任何男子還強。何以《紅樓夢》的男子,都那樣不行,都是泥做的(賈政在內,賈赦賈璉,更不必說),這又是話外。


9.吳宓:《新談》


《石頭記》(俗稱《紅樓夢》)為中國小說一傑作。其入人之深,構思之精,行文之妙,即求之西國小說中,亦罕見其匹。


西國小說,佳者固千百,各有所長,然如《石頭記》之廣博精到,諸美兼備者,實屬寥寥。


英文小說中,惟W.M.Thackeray之The Newcomes(註:薩克雷名著《紐卡姆一家》)最為近之。


自吾讀西國小說,而益重《石頭記》。若以西國文學之格律衡《石頭記》,處處合拍,且尚覺佳勝。


10.茅盾:《節本紅樓夢·序言》


《紅樓夢》是沒有扭捏做作的。全書只寫些飲食男女之事,並沒有驚人的大事,但同類性質的書往往扭捏做作出許多「驚人之筆」,希望刺激讀者的感情,結果反令人肉麻。


《紅樓夢》並不賣弄這樣的小巧。它每回書的結尾處只是平淡地收住,並沒留下一個「介紹詞」引誘讀者去看它的下一回書。但是讀者卻總要往下看,不能中止。


《紅樓夢》每一回書中間也沒有整齊的「結構」。它只是一段一段的飲食男女細事,但是愈瑣細愈零碎,我們所得的印象卻愈深,就好像置身在瑣細雜亂的賈府生活中。


「稚齊的結構」自然是好的,不過硬做出來的「整齊的結構」每每使人讀後感到不自然,覺得是在「看小說」,覺得「不真」。


11.老舍:《並不是夢》


在一部長篇小說里,我若是寫出來一兩個站得住的人物,我就喜歡得要跳起來。我知道創造人物的困難,所以每逢在給小說設計的時候,總要警告自己:人物不要太多,以免貪多嚼不爛。


看看《紅樓夢》吧!它有那麼多的人物,而且是多麼活生活現、有血有肉的人物啊!它不能不是偉大的作品;它創造出人物,那麼多那麼好的人物!


它不僅是中國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一部偉大的作品!在世界名著中,一部書里能有這麼多有性格有形象的人物的實在不多見!

名家談紅樓 集錦



12.沈從文:《小說作者和讀者》


《紅樓夢》的長處,在處理過去一時代兒女纖細感情,恰如極好宋人畫本,一面是異常逼真,一面是神韻天成。


13.吳恩裕:《曹雪芹叢考》、《曹雪芹佚著淺探》


《紅樓夢》我在青年時代就讀過,但對它的興趣不大。倒是王國維慨嘆不知《紅樓夢》作者的身世、胡適對於《紅樓夢》的考證,引起了我對這部書——實際上是對研究它的作者——的興趣。


14.啟功:《讀紅樓夢札記》、《紅樓夢》注釋


寶玉的婚姻既由王夫人做主,那麼寶釵中選,自然是必然的結果。這可以近代史中一事為例:慈禧太后找繼承人,在她妹妹家中選擇,還延續到下一代。這種關係之強而且固,不是非常明顯的嗎?


另外從前習慣「中表不婚」,尤其是姑姑、舅舅的子女不婚。如果姑姑的女兒嫁給舅舅的兒子,叫做「骨血還家」,更犯大忌。


血緣太近的人結婚,「其生不蕃」,這本是古代人從經驗得來的結論,一直在民間流傳著。本書的作者賦予書中的情節,又豈能例外!


15.何其芳:《何其芳論紅樓夢》


偉大的不朽的作品「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藝術成就的最高峰。關於它的深入人心,清代的筆記里有過一些故事。


有一位作者說,他從前在杭州讀書的時候,聽說有某商人的女兒,貌美,會作詩,因為太愛讀「紅樓夢」了,後來得了肺病。


她快死的時候,她父母把這部書燒了。她在床上大哭說:「奈何燒殺我寶玉!」又一位作者說,蘇州有個姓金的人,也很喜歡讀這部小說,他給林黛玉設了牌位,日夜祭祀。


他讀到林黛玉絕食焚稿那回兒,就嗚咽哭泣。這個人後來竟有些瘋瘋癲癲了。這些故事是比較奇特的,未必都是真事。前一位作者更是企圖用那個故事來反對「紅樓夢」。


然而這些故事卻也反映出來了這樣的事實:「紅樓夢」的藝術異常迷人,它所創造的人物異常成功,它對許多讀者的精神生活發生了強烈的影響。


16.端木蕻良:《向學習描寫人物》


我喜歡紅樓夢裡傳寫人物的生動手法。還沒有說話,就聽見那人的聲音了。紅樓夢裡的人物的出場入場,一顰一笑,來蹤去脈,口角眉梢,心頭話尾,舌尖牙縫,歌哭笑罵,正經,胡調……沒有一處不是活靈活現。


17.宋淇:《紅樓夢識要》


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描寫女主角伊麗沙白,讀者可以在讀完前三分之一時就已經有極清楚的印象:富於幽默感、俏皮、可愛,至於以後無非是她對男主角達賽的偏見逐漸消除、由恨變成愛,我們看不到她性格上的新特徵。這當然是傳統小說的描寫方式。


《紅樓夢》描寫人物的技巧就豐富複雜得多。即以探春而論:第3回,探春問寶玉寫黛玉題名顰顰有何書典;第18回,元春省親時,探春寫詩;第37回,探春起詩社;第40回,探春的居住所在,由其室可觀其人;然後到第55、56回,探春理事,她的見解、才華、能力才豁然呈現。


當然在這以前及以後,仍有很多枝節的描寫,拼成一幅完整的肖像。讀者不由得不佩服曹雪芹的耐性:他是如此胸有成竹,能夠忍到全書一半時,才將重要角色的性格完全描繪出來!


同樣的,我們讀《金瓶梅》時,就沒有這種感覺:西門慶、潘金蓮、春梅等的思想、感情、慾望幾乎沒什麼新的發展,只是重複已知的特徵。

名家談紅樓 集錦



18.張愛玲:《紅樓夢魘》


《紅樓夢》的一個特點是改寫時間之長——何止十年間「增刪五次」?直到去世為止,大概占作者成年時代的全部。


曹雪芹的天才不是像女神雅典娜一樣,從她父王天神修斯的眉宇間跳出來的,一下地就是全副武裝。從改寫的過程上可以看出他的成長,有時候我覺得是天才的橫剖面。


19.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從前的人開口就談《紅樓夢》,正是因為談言微中,足以自喜,而聽者也覺得津津有味。偶然寫幾條「筆記」、「索隱」之類的談紅文字,也依然不失其輕鬆。


但是一旦把《紅樓夢》拉進學術研究的範圍,如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或胡適的《紅樓夢考證》,那就不免要板起面孔,作一本正經狀,毫無輕鬆趣味可言了。


我自己讀《紅樓夢》本是從趣味的觀點出發,現在莫名其妙地寫起嚴肅的紅學論文來,實在覺得可笑。所以當我決定把三篇有關紅學的文字收入《歷史與思想》的時候,我已不打算再寫這類東西了。


20.馮其庸:《曹雪芹家世新考》


五十年來,論證的時候有一種看法,認為賈寶玉不肯做官,這個也沒什麼了不起,嵇康、阮籍都不願意做官了,陶淵明也不願意做官的,覺得沒有什麼稀奇。


這個不能這麼比,嵇康和阮籍的時代跟曹雪芹的時代完全不是一回事,兩種不同的做官的行為,它的內涵完全不一樣。


《紅樓夢》里說的不做官,是跟仕途經濟對抗的人來說,否定讀書人做官考舉的道路,這對清代的許多知識分子是一個另外的誘導。


封建王朝要把讀書人都誘導到參加科舉考試做官,然後呢,幫他來鞏固統治政權,《紅樓夢》里主導的思想叫他不要走這個路,完全是相反的道路,就是《紅樓夢》第一個方面的思想。


21.王蒙:《紅樓啟示錄》


最動人的還是石頭的故事,竊以為《石頭記》的名稱比《紅樓夢》好,《紅樓夢》這個題名起得多少費了點勁,不像《石頭記》那樣自然樸素,「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至於《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云云,就透出俗氣來了。


22.白先勇:《對的影響》


曹雪芹用《西廂記》來暗示寶玉與黛玉的愛情,用《牡丹亭》來影射黛玉夭折的下場。


利用戲曲穿插,來推展小說故事情節,加強小說主題命意,這是《紅樓夢》重要的敘事技巧之一。


當然,中國小說中穿插戲曲,並不始自《紅樓夢》,《金瓶梅》中更有許多戲曲穿插。但《金瓶梅》中的戲曲多為裝飾性,與小說主題不一定有重大關連。


而《紅樓夢》的戲曲,卻與小說正文融為一體,不僅使小說情節豐富,更重要的還暗示出小說主要人物的命運。


23.劉心武:《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我的秦學研究,有的人誤解了,以為我只研究《紅樓夢》里的秦可卿這一個人物,或者我只把《紅樓夢》當成一部清代康、雍、乾三朝政治權力的隱蔽史料來解讀。


不是這樣的,我的研究,屬於探佚學範疇,方法基本是原型研究。


從對秦可卿原型的研究入手,揭示《紅樓夢》文本背後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權力之爭,並不是我的終極目的。


我是把對秦可卿的研究當作一個突破口,好比打開一扇最能看清內部景象的窗戶,邁過一道最能通向深處的門檻,掌握一把最能開啟巨鎖的鑰匙。


去進入《紅樓夢》這座巍峨的宮殿,去欣賞裡面的壯觀景象,去領悟裡面的無窮奧妙。


24.蔣勛:《蔣勛說紅樓夢》


《紅樓夢》其實是一本暢銷書,三百年來,從手抄本流傳,到木刻活字本,到石印本,一直轉換成電影、連續劇,《紅樓夢》不但沒有隨著時間「退流行」,還在不同的世代,發生了久遠而廣泛的影響。


書商在做一個月,或者一個星期的暢銷排行榜時,無法理解《紅樓夢》在長達一百年、兩百年間真正永不消退的「暢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賞析 的精彩文章:

回憶 黛玉北上諸景
帶著執念默默歸去
《紅樓夢》里話「痴」人
妙玉和黛玉為何對劉姥姥有偏見?
這9種人,擦肩即可,無需深交!

TAG:紅樓夢賞析 |

您可能感興趣

名家題匾集錦
名家題匾集錦欣賞
海明威名言名句集錦
勵志名言集錦
《家族遊戲》經典台詞,翔氏名言集錦
名家題匾集錦欣賞,大飽眼福!
八月古詩詞名句集錦
世界名槍集錦 太齊了
宋代十六位名畫家畫作集錦,大開眼界!
外服集錦:英雄聯盟最佳金身集錦
黑龍江美食集錦
TF口紅小集錦
《笑話集錦》第二集
中秋名句集錦:十分好月照人圓
《百年孤獨》中的經典名句集錦
天價翡翠集錦
《中餐廳》張亮拿手菜獨家集錦
31名國寶級名老中醫秘方集錦
精華:31名國寶級名老中醫歌訣秘方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