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美國家長其實也很拼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我的微信上,不斷有中國的朋友問我,美國這裡用什麼教材,老師教得如何等等。當然,他們更多的是感嘆美國這邊的教育如何注重素質教育,學生要比國內輕鬆等等。
由於工作原因,我的朋友大多是做金融的。我居住的地方也正好金融界人士較多。開學季節,討論的話題自然圍繞孩子們的學校了。
首先,去什麼學校,非常有講究。不久前的朋友聚餐,傑西卡(化名)夫婦成為我們大家恭喜的對象。因為他們的兩個孩子都考進了紐約市曼哈頓地區的公立天才學校。老大開學升一年級,老二開學升幼兒園大班。傑西卡夫婦都是剛搬來紐約的金融工作者,丈夫在一家基金公司做分析師,妻子在一家評級公司做金融工程師。由於積蓄不多,目前還在紐約市內離曼哈頓較遠的地方租房子。他們準備開學後每天早晨開車45分鐘送孩子去上學。
「平時放學就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例如數學、足球等等。」 傑西卡告訴我,「其實我們暑假也沒閑著,我送他們去學溜冰,現在老大已經溜得很自如了。」
其實,像傑西卡夫婦這樣的金融工作者是少數。金融工作者算起來也就是高級白領。一般有孩子後,都會搬到紐約周邊的郊區去住。許多媽媽就此開始當全職媽媽。這在美國白人中尤其普遍。
中國人中則偏少數。許多人都還記得耶魯大學的亞裔教授蔡美兒寫過一本教育孩子的書《Battle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媽的戰歌》)。其實,美國的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而金融圈裡的人,大多屬於這個階層。這些全職媽媽每天放學把孩子送到不同的興趣班去,俗稱「足球媽媽(soccer mom)」。
邁克夫婦的女兒和我女兒是同學。邁克在高盛做交易員,他的妻子曾經也是高盛投行的一員,結婚後就在家相夫教子。嚴格來說,我很怕和他們聊天。
「我很忙,我的女兒現在在學芭蕾、鋼琴,還有足球。」邁克夫人告訴我,「她還很喜歡數學和閱讀,開學後,我準備再加一門小提琴。」
多不多,還真不多。小學裡有自己的交響樂團和舞蹈隊,基本上每個學生都得參加。一般從四年級開始,每學期都要向家長彙報演出。我去年曾經參加過一次。當時學校的大會場幾乎座無虛席,因為我們這裡絕大多數媽媽是全職媽媽。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的交響樂團了,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薩克斯管等等。在音樂老師的指揮下,演奏得像模像樣。
我當時的確被震撼住了。花錢給孩子報班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每天得回家盯著孩子練,算一算時間,這還真不敢想。我僅僅讓我家女兒學一門小提琴,每天下班,陪著她拉「鋸子」(小提琴初學者拉的聲音很難聽),我就實在困得不行。
我有一次應邀去女兒的學校給同學們講故事。事先,把女兒教了個半會,所謂半會,就是簡單的句子由她來讀。結果,我剛把故事書拿出來,許多小朋友舉手說,「我已經會讀了。」而邁克的女兒則說,「我已經會背了。」我非常汗顏。
這還只是公立學校,當地的私立學校教得更多、更深。學費每年4 萬多美元。雖然不便宜,但一些更富有的金融圈朋友還是趨之若鶩。
我有時候想想,美國的教育體系更像是拼爹和拼媽,拼的不但是爸媽的錢,還有爸媽的時間。
微信公眾號 : lujiazuicbn
本微信公眾號已入駐
今日頭條、新浪財經頭條、騰訊企鵝媒體平台、網易號媒體
當紅木遇上工藝設計
TAG:陸家嘴雜誌 |
※為子女教育移民美國——中國家長該怎麼做
※看不起國內教育?其實美國公立教育的問題並不少
※美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看美國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
※實拍:美國女子很享受一妻二夫的快樂生活
※這些美國孩子在家裡上學,由父母擔任他們的老師
※一位美國媽媽給兒子使用手機的家規,值得中國家長學習!
※我軍俘虜的美國兵,因害怕美國迫害竟在中國娶妻生子
※實現妻子遺願 美國男子募款恢復中國養子聽力
※美國人熱衷收養中國兒童,實拍美國養父和中國養女
※這個中國軍迷鄙視的國家幫我軍大忙 美國也無可奈何
※美國的這個城市孩子欺凌他人,家長會傾家蕩產?
※為什麼德國和美國都在弱化學前教育?
※一名女學生眼裡的美國與中國 教育差異
※聽美留學生吐槽 真實的美國教育原來是這樣的
※美國這個離家出走的孩子為何比他「英國爸爸」更強悍
※美國女子患病鬍子瘋長 直面現實用絲帶裝飾
※美國海軍陸戰隊要女權,遊戲玩家正在把「英國脫歐」當做致命病毒
※美國隊長和他的小夥伴心裡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