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我們大多數現代人,隨著年歲的增長,話越來越少,在網上的動態更是趨近於零,近乎於沉默。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很湊巧,我就是這樣的一個沉默者。


在這裡我要說的不是某種成功學,也不是想教你做一個怎麼樣的人,或者是指出一個正確的標準。


我也不談社交,禮儀,人際關係,心理學等等心靈雞肋。


我要說的是我如何看待我自己的。

如果你和我一樣,在人群中張口結舌。那麼恭喜你,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認為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我喜歡的人,一種是喜歡我的人。


隨著歲月流逝,我發現這是不可能的,並且情況變得很糟糕,因為就連我希望中的兩種人,都所剩無幾。

這件事很多人都經歷過,所以老祖宗留下一句話安慰子孫,他們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意思是算啦無所謂啦世事如此啦。我一貫聽話,於是我就無所謂了。


無所謂到後來就變成無所適從。而這個無所適從的具體表現就是不知道怎麼說話。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有那麼一些人,運氣不太好,因為他們不喜歡的人太多了,不喜歡他們的人也太多了。


應該有這種感覺,當你身邊充滿了你不喜歡的人,和不喜歡你的人,你就會覺得,一下子多了很多束縛,絆手絆腳,多了很多規則,幹什麼都不痛快。


然後你不開心,壓抑,憤怒。


於是負面情緒積累起來,使人產生兩種行為,一是報復社會,二是逃離人群。

報復社會的有兩種:


竊鉤者與竊國者。


這兩種報復社會的人不論境遇如何,都掌握了沉默的技巧:要麼是自己不敢說,要麼是讓別人不敢說。比如街頭小毛賊和某圖書館管理員。


逃離人群的也有兩種:


隱者與忍者。


隱者的沉默方式是藏起來,藏著藏著就不見了。忍者的沉默方式是忍,忍著忍著就自我了斷了。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在中國,無論發生什麼事,總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能用言語撫慰你的老祖宗們。


比如針對這種情況,他們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好了,老祖宗都發話了,於是又有一部分人變成了書獃子。


書獃子既為「呆」,就是沉默者的一種。


他們常常以不通人情,不懂世故(譬如端酒不會喝起,點煙不能過肺)等特點,存在人們深深的笑聲里。


「書獃子」這個詞,我很不喜歡。因為它本身就預設了一種立場,帶著淡淡的鄙夷。鄙夷的來源是另外一群人。


如果你不喜歡這群人,我得遺憾地告訴你,這群人恐怕永遠都不會消失,直到世界末日。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以上說的是運氣不太好的一群人。


那麼運氣好的人群呢,其實也有很多沉默者。


因為他們會不會說話,都沒有關係,運氣都好啊。


那麼他們何必多說,說話多累啊。長此以往,「禍從口出」、「沉默是金」這些話便成了他們的座銘。


長此以往,這就形成了一種「社會常模」。


比如男人沉默,因為他們覺得要獲得社會地位,顯得自己很高深,必須得少說話,一說話,必須語出驚人。


對了,說話算話也屬於社會常模。做人要言而有信啊,要說到做到。


既然要說到做到,那少說話豈不是就可以少做些了,這就是所謂的「言多必失」,也是種社會常模。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還有一群人,他們不愛說話源自於「不需要」。


言下之意,當下是不需要說話的。而時刻不需要說話的又代表什麼呢?代表不說話,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比如電影《功夫》里,斧頭幫老大琛哥。


記得看過這麼一個故事,說是愛因斯坦在6歲的時候才開口,因為他太聰明了,不用說話家長就知道他需要什麼,所以他開口很晚。


而同樣的,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老年人在一起說話很少,也許只是靜靜的坐著,所謂安享晚年的感覺大概就是這樣。


還有那些得道高僧,除了念經誦佛之外,平時也沒什麼言語。


我問過一位禪師,答曰:「內心已經足夠喜悅,何須開口?」


這各種各樣的沉默者,與不沉默者,擠在一起,互相影響,熙熙攘攘,嘈嘈雜雜,橫生枝節,就把水攪得更混了。


實際上這些不是一種完全主動的行為,更多的是一種被動的調整。


所以不論你是沉默者還是「書獃子」,根本就無所謂。


沉不沉默,說不說話,根本就是非常私人的事情。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王小波在他的隨筆《沉默的大多數》中提到,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所以暗下決心保持沉默。


他經歷了喧囂暴烈的文革,感受了貧乏虛偽的宣傳。


文革時期,派系鬥爭激烈,兩派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


而王小波他們「雙唇緊閉,一聲不吭」,「顯出堅忍的態度,繼續向前行進」。


他說,「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對他來說,沉默是針對公開秘密的態度,是避免濫用話語權力的善意,是表達自己獨立尊嚴的方式。


在我漸漸長大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前,還經常因為一些事情憤憤不平地向我哥抱怨。


我哥常常是走過來倒水的時候聽一耳朵回兩句就算,但有次他低聲細語地說:「我也有過難以置信的階段,想和他們講點人話。但現在我已經不想和他們講道理了,只想狠狠地賺他們的錢。」


這話聽著太得勁,然後我就更不愛說話了。


網路愈來發達,這種不愛說話,就逐漸從生活社交中演變到網路社交里。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拿微博來說,我很少敢在非互粉好友的微博下評論。


如果並非互關,別說是反對意見或純粹的抬杠了,就算是博主發一條慶祝某事的微博,我按捺不住歡喜寫條評論恭喜,也不敢奢求對方的回復。


對我來講,微博這些功能,關注是躲在門背後望一眼翠竹的純真,點贊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示好,轉發已經需要揣度是否寫下的語句會令博主產生誤解或不快。


至於在陌生人微博下大發評論還自以為博主不會生厭或產生不快,並自以為這是言論自由,是微博賦予自己作為用戶的權利——我欽佩年輕人無知無畏的勇敢和毫無來由的盛氣凌人。


我尊敬每一條忍住情緒客觀陳述自己觀點的轉發,對每一個陌生人友好的點贊表示感謝。


我為每一個互關好友在我微博評論里留言的語句感到歡喜,可是我真的不歡迎任何陌生人沒禮貌的評論或者私信。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畢竟,每位微博用戶都有自己的微博可以寫,感慨再多,可以去自己的微博寫,可以不打擾的話,就不必去打擾了。


人長大後要接受一件事情:這世界上有太多人太多事情,都是和你毫無關係的,你再用盡辦法令對方記住,也只是徒勞罷了,既然徒勞,那就少做少說少費力氣。


禮貌的人會因為走路腳步聲驚擾雲雀而感到抱歉,無同理心的人才會對自己給別人造成的困擾和厭倦毫無感受。


年輕的時候會以為熱烈的才是青春,敢愛敢恨很酷,囂張霸道是自信自我;成熟一些後才知道,剋制是美德,太多事情,最好是不說。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時至如今,「閉嘴」已轉變為當代人交往表達友好的方式之一。如果覺得自己嘴巴笨,又抵不住捕風捉影的口舌:


一個準則:


多說多錯,不如不說,


萬 事 大 吉 。


可能是自我保護,可能是真的不需要。像從黑暗中走進光亮處的不適,你已厭倦眾生喧嘩。


如果不能和心愛的人一起看風景,你願意沒有伴兒。


是的,你從來不會退而求其次。你固執地愛著那個日漸沉默的,不愛說話的自己。


因為所有沉默,


都能聽見比它更重的,


回聲。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說話了



?END?


涼薄半月後,今日宜轉發。


或 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生活之美 宋時風雅
晚來天欲雨,能飲一杯無?
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我是同性戀,我害怕人們討厭我」
牛逼吹得這麼好,我想給你發個獎

TAG:拾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愛吃辣椒?
我們為什麼不敢說真話?
是什麼使我們變得越來越笨?
為什麼我們越忙的時候,越想放縱?
做不了愛人,那我們做什麼?
無腦動畫越來越火,是我們誤會了什麼嗎?
我們為什麼感覺更窮了?
「不要想我們之間怎麼了」,為什麼他會說出這樣的話
我們老了,沒有人再對我們說愛了
你不是喜歡偷情嗎?你們倒是做啊我們就在這看著你做
為什麼孩子越大,就和我們越疏遠?只能怪家長做錯了這些事!
為什麼我們都不會談戀愛了?
幸福是什麼?我覺得他們給了我們最美的答案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能「接受」加班?
當我們不做愛時,我們在做什麼?
後來,我們什麼都不缺了
為什麼我們周邊的乞丐越來越多?
我不知道你們究竟是看什麼?但是我們的血槽已空
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的帥與美是從哪裡來滴?那就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