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為什麼放棄「共和立憲」?

袁世凱為什麼放棄「共和立憲」?

袁世凱為什麼放棄「共和立憲」?



您也可以添加「歷史故事」【lishigushi】公眾號的建立者微信私號lsgs2016,閑聊歷史,商務合作!

袁世凱重啟和議


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反正,不及一月,先後離清獨立者十有餘省。為調動北洋軍鎮壓起義者,清政府不得不重新起用蟄伏在野的袁世凱。


當時的大勢是,起義各省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清廷為緩和局勢,頒布《十九信條》,主張實行君主立憲。袁世凱被清廷任為內閣總理大臣後,亦以實現君憲相標榜。他先是派劉若曾、蔡廷干渡江謁見中華民國軍政府大都督黎元洪,提出革命者罷兵言和,條件是清廷實行君主立憲。革命者氣勢正盛,當即予以拒絕,並表示如果袁世凱率領北洋六鎮反正,可奉其為臨時大總統。


袁世凱立即派馮國璋率領北洋精銳第一、二兩鎮攻取漢口、漢陽,並在漢陽蛇山架起大炮轟擊武昌。袁本不願意動武,在他看來,革命者的存在,是他向清廷要挾獲取權力的最好砝碼,如果革命者被北洋軍打敗,他就無戲可唱。他之所以攻佔漢口、漢陽,一方面是為向清廷顯示能力,更主要是向革命者示威,打擊革命者信心,以利於貫徹其政治主張,進而操控大局。因此,攻下漢陽後,他立即迭電前線馮國璋,停止進兵,以便與革命者重啟和議。

袁派唐紹儀前往武昌議和,但此時武漢三鎮僅余武昌,而同時革命者已攻取南京,南京取代武昌成為新的革命重心,唐紹儀不得不應革命者的要求,將南北議和地點定在上海。


上海和會揭幕,袁世凱嚴令唐紹儀在議場上堅持君主立憲立場,以《十九信條》為談判基礎。


由於革命者堅決主張國體共和,和談能否成功,實無把握。唐紹儀提出一個調停方案,在一定期間採取君主立憲制,限期至現今皇帝年滿二十五歲為止。屆時可視皇帝之才德如何、學問如何,以及民智程度又如何,由國會研究決定究竟採取君主政體或民主政體。對於唐的這套方案,袁世凱複電略謂:我方應堅決主張君主立憲,應以《十九條》為談判基礎。估計革命黨方面必加拒絕,但總要堅持到底。直至爭論到最後,方能考慮調停辦法,藉以博取天下之同情,務望儘力而為。


可見,袁世凱雖表面上堅主君主立憲,但他的主張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對他來說,採用哪種政治主張,完全隨時勢而轉移,以最大限度有利於他本人而定。


南北雙方的分歧

南北雖就召開國民大會問題達成諒解,但在會議召集手續及地點問題上卻分歧嚴重。由於唐紹儀本人傾向共和主義,在伍廷芳的爭取下,唐、伍兩人在議和會場上達成的召集辦法是:國民會議由各處代表予以組織,每一省為一處,內外蒙古為一處,前後藏為一處,每一處各派代表三人,每人一票,各處到會之數有四分之三,即可開議。在大部分省份均已離清獨立的情形下,這顯然有利於革命陣營。


這種召集辦法當然不會被清廷所准許,袁世凱亦以為「北方未肯承認,以此等為非正式的辦法」。清廷親貴同意召集國會,其真實用意實欲將蒙、藏、回各藩屬仍歸其管轄。幸而多數主張君主,固屬最善;如多數皆向共和,則可藉口蒙、藏、回等處皆系主張君主,以便與革命軍協議仍將蒙、藏、回割歸清帝,由彼自行組織君主國。


袁世凱轉變態度


上海和議雖陷於停頓,但袁世凱與革命者私下裡的聯繫並未中斷。革命者向袁解釋,舉孫為總統是為了整理革命陣營內部,並無他意,如果袁能推翻清廷,贊同共和,革命者仍願意舉袁為未來大總統,孫中山也親口承認,如能借袁氏之手,不廢刀兵推翻滿清,「推功讓能,自有公論」。


在得到南方的保證之後,袁氏即一改此前模稜兩可的態度,轉而積極從事脅迫清廷出讓統治權,清帝退位出現急轉直下之勢,共和的實現似乎已經遙遙在望。不過,袁氏所要建立的「共和」與革命者的共和卻並不是一回事。1912年1月間,全國聯合進行會代表張琴、李離等向袁進一呈文,建議實行「共和立憲」。在呈文中,張琴等建議,「折衷乎英法之間,提倡帝國共和主義。擬尊皇帝為大聖皇,宣布共和政體,召集國會,公舉大統領,草擬憲法,實行共和立憲」。

不得不放棄「共和立憲」


南北雙方的重要爭執點是清帝的存留形式。由於革命是建立在廉價的和平談判基礎之上,便不得不承認清廷方面之若干優待條件,其中第一條成為影響未來制度創建的關鍵點。袁世凱所提出之原件是: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國民對於大清皇帝,各致其尊崇之敬禮與各國君主相等。按照這種設計,清帝無疑就是高拱於上之「大聖皇」。革命者則把此條修正為「清帝遜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以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清帝才算是真正遜位,而後中華民國之基礎始立,不致有類於虛君位之嫌也。


當然不會離京後就寧,但為求南北統一,他最終不得不接受參議院議定之調停辦法,其中關鍵是袁以通電方式向參議院宣誓就職。3月8日,他電傳誓詞於參議院。10日,在北京行正式受任禮。袁的宣誓,表明他最終成為與臨時參議院相對應的行政機關的首領,同時也表明他最終不得不放棄了他自己的所謂「共和立憲」,接受了革命者的「共和」,中華民國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袁世凱處於時代的交界處,所以當他繼位時當然第一個想法就是主張國外的君主立憲制。但是當時已經有很多人學習了較先進的思想,所以袁世凱的主張遭到了反對,最後被迫妥協接受了民主共和。

您也可以添加「歷史故事」【lishigushi】公眾號的建立者微信私號lsgs2016,閑聊歷史,商務合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為何三次婉拒造反稱帝?
大忽悠!揭秘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騙子
蜀漢為何會走向覆滅?
劉秀如何能光復漢室天下?
貂蟬其實是呂布的妻子?

TAG:歷史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袁世凱不得不放棄「共和立憲」?
為什麼說袁世凱繼承了李鴻章的「遺產」?
袁世凱為什麼想稱帝?
為什麼袁世凱、張作霖被稱為「梟雄」?
袁世凱的陵墓為什麼叫「袁林」,而不是「袁陵」呢?
為什麼袁世凱、張作霖被稱為「梟雄」?「梟」究竟代表什麼?
袁世凱家譜見過嗎?閻錫山及載灃和袁世凱的關係
馮國璋為何反對袁世凱稱帝?馮國璋和袁世凱的恩怨
孫中山為什麼會把政權讓給袁世凱?
袁世凱為什麼非要當皇帝?
揭秘:袁世凱為什麼要稱帝?袁世凱尊孔復古的原因
為什麼袁世凱都敢稱帝,而曾國藩居功至偉卻沒自立為王呢?
朝鮮國王把表妹許配給袁世凱,袁世凱為什麼不樂意?
袁世凱怎麼下台的?袁世凱皇帝夢為何83天破滅?
袁世凱做了哪件事使李鴻章耿耿於懷?
袁世凱為什麼想當皇帝?因為孫中山說過,袁世凱有一特長
袁世凱的墓地為什麼稱「林」而不稱「陵」?
袁世凱的墓地稱為「袁林」而不是「袁陵」這是為什麼呢?
解密:慈禧為什麼沒除掉功高震主的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