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門四學士

蘇門四學士

蘇門四學士是指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cháo)補之張耒(lěi)。他們都出自蘇軾門下,也是蘇軾最先將此四人並稱並加以宣傳的。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蘇門四學士」又和陳師道李廌合稱「蘇門六學士」。繼蘇門四學士之後,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榮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

黃庭堅

蘇門四學士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之一。

秦觀

蘇門四學士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江蘇高郵人。別號邗溝居士,學者稱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學家、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蘇軾稱讚他「有屈、宋才」,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膾炙人口的佳句廣為流傳。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一推譽其「首首珠璣,為宋一代詞人之冠」。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晁補之

蘇門四學士

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晚年自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縣)人。高祖迪,贈刑部侍郎。他一生勤於著述,是位頗有成績的作家、詩人兼學者。詩人陳師道稱其為「今代王摩詰」。《宋史》本傳云:補之才氣飄逸,嗜學不知倦,文章溫潤典縟,其凌麗奇卓出於天成。

十七歲那年,薈萃了錢塘山川風景人物的秀麗,寫成《七述》,帶去見杭州的通判蘇軾。蘇軾原先也想對錢塘山有所感賦,讀了他的書讚歎說:「我可以擱筆了!」蘇軾又稱讚他的文章寫得博雅雋永瑰偉很有說服力,超過一般人甚遠,以後一定會顯名於世,此後他就被時人熟知。

張耒

蘇門四學士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因其儀觀甚偉,魁梧逾常,所以人復稱其「肥仙」。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

「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作品內容多寫抒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宋代是我國古代重文輕武的時代,在此間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文人墨客,「唐宋八大家」、「蘇門(後)四學士」等等,無論文官還是武將都留有膾炙人口的佳句,這些正是後人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財富,同時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窺見當時社會、人文形態的點滴,為我們更好了解那個時代提供了的契機和資源!!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蘇門四學士之黃庭堅
詩與蘇軾齊名,詞風多樣,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另闢蹊徑的書法之美!
黃庭堅:放牛娃逆襲成「蘇門四學士」之一,還和蘇軾結為至交好友
第二屆蘇門山杯徵文:讓座‖劉建民
第二屆蘇門山杯徵文:王培森詩集
SHIN、趙寶兒加入《叢林的法則》蘇門答臘島篇
蘇門三詞客,書法頂呱呱
虎中的吉娃娃——蘇門答臘虎!
印尼蘇門答臘島西部島嶼5.3級地震 震源深27公里
印尼西蘇門答臘省附近海域發生6.2級地震
印尼蘇門答臘島南部發生5.9級地震 未發布海嘯預警
明朝在西南地區設置眾多宣慰司,到印度洋,最遠管轄到蘇門答臘島
蘇門學士秦少游到處沾花惹草,有人獻身,有人自殺
蘇門答臘瀕危犀牛被安樂死
來自「雙胞胎」的魔力:蘇門答臘島的酋長之劍
社交媒體一篇小文章,瀕臨滅絕蘇門答臘犀牛意外獲救
中國歷史上的疆域最南點——1407年明朝在蘇門答臘島設立的舊港宣慰司
正在消失的體型最小的老虎-蘇門答臘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