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悲劇不再重演!李世民孫子在位,大唐竟父慈子孝、兄弟情深
在玄武門之變的近百年之後,李世民的孫子在位期間,有鑒於祖父的前車之鑒,同樣一個皇室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實現儲位和皇位平穩交接,進而開創了大唐史上最強大的盛世。主角便是唐睿宗李旦、唐讓帝李憲、唐玄宗李隆基這父子三人。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去世不久,其子李重茂即位,臨淄王李隆基和鎮國太平公主聯手,聯合禁軍萬騎中的心腹發動「唐隆政變」,殺死韋後、安樂公主,不久又廢少帝李重茂,擁立自己的父親相王李旦複位,是為唐睿宗。中宗之子譙王李重福不滿起兵,亦被殺。
唐睿宗李旦本人,可絕不是許多影視劇里塑造的那個唯唯諾諾老好人,只會一味聽任兒子和妹妹擺布。他之前當過6年天子、8年皇嗣,曾經在十多年都是李唐王朝大臣效忠的第一旗幟。
武則天終於放棄以周代唐的鼎革企圖,決定將皇位還給兒子後,之所以要大費周章把被流放了十四年的李顯找回來代替李旦,可不是多此一舉;而就是因為遠離政治中心多年李顯此時實力,相比於李旦來說極單薄,更方便於自己控制。
李旦的安國相王府和太平公主集團的鎮國太平府,皆在擁立唐中宗、迫使武則天退位的「神龍政變」中出力甚多,勢力發展甚大。所以中宗時期,韋後和武三思的武韋集團也一直並不敢對此二者輕舉妄動,三方保持微妙的平衡。
李旦先後讓皇嗣之位於皇兄李顯,推辭太尉、宰相、皇太弟等厚賞,反而令他以寬厚恭謹之名譽於朝野。因此在唐中宗死後,兩讓儲君的他,在皇室中已經擁有了仿如聖賢的隆高聲譽,如春秋時多次辭讓國君之位的吳國公子季禮一般為世人景仰,是當時眾望所歸的繼位人選。
在歷史上最殘酷的皇室傾軋中安然生存,在人世間至高的權力誘惑,能一直保持充分的理智,李旦廟號中的這個「睿」字可說恰如其分。
唐睿宗李旦:
寧王李成器是睿宗李旦的嫡長子,而且在李旦第一次繼位時,曾是名正言順冊立的皇太子。而李隆基只是李旦的庶三子。
但因為李隆基擁立李旦複位大有功,所以李成器主動提出自己當讓位,請立李隆基為太子。李旦猶豫不決,李成器連日涕泣以請,言辭甚為懇切:
【儲副者,天下之公器也,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時,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
李隆基其人,自幼便雄心勃勃,以「阿瞞」(曹操)自比,然而對兄長的推讓,無論真心假意,也不能不抗表推辭。兄弟兩人來回謙讓了許久,最後還是李旦一錘定音,決定以李隆基為太子。
此時的李隆基尚算不上心腹眾多,黨羽已成。相王府諸人本來就是一條線上的螞蚱,李隆基只是他們策動政變時派出去的代表,代表的是李旦的意志,甚至必要時隨時可以作為棄子。
李隆基能在禁衛軍萬騎中籠絡到一批心腹,首先也是因為他是德高望重的相王李旦之子這個身份。
而他在政變中的功績,亦遠難比當年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的赫赫開國功勛。剛剛投效他的那些禁軍頭目去和人才濟濟的天策府相比,更不能同日而語。
因此當議立太子之位時,李成器的主動退讓和李旦的默許,與其說是因為忌憚此時李隆基的實力,不如說更看重的就是李隆基在政變中展現出的殺伐決斷能力。
畢竟當時真正朝野勢力甚大的,是接收了武氏、韋氏殘餘力量的太平公主集團。(根據新出土之《上官婉兒墓志銘》,李隆基宮變時趁亂殺上官婉兒造成既成事實,就是為斬太平公主一臂。)
鎮國太平公主:
而太平集團的先天缺陷,也就是朝野早已厭倦了女主亂政,正直官員皆不願支持。
畢竟韋後、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人空有效仿武則天的志向野心,卻絕沒有武則天的政治才幹,而只知賣官鬻爵,任用奸佞,窮奢極欲。後來太平公主府被抄沒時,其府中錢財堆積如山,竟堪與國庫相比。
她們不經政事堂允可而濫封的「斜封官」更充斥朝堂地方,卻沒有如武則天那樣嚴刑苛法、隨時沙汰的監督。因此「女禍」已成為實現政治清明的障礙,卻絕不僅僅是出於男性官員的傳統偏見。
所以若是皇帝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前太子李成器不肯相讓,投向太平公主,與之合作,給她正統大義名分,來換一個太子和未來皇帝地位,以當時李隆基的根基是很難抗衡的。
畢竟官員們都是讀聖賢書的儒家士大夫代表,不可能不顧禮法,理直氣壯去捨棄嫡長,而支持一個庶三子。
這新一輪的兄弟霓牆,更會讓剛剛坐上皇帝寶座的李旦一系元氣大傷。
短短几年前,譙王李重福、太子李重俊、安樂公主的互相爭鬥,令中宗李顯一系死傷殆盡,徹底退出政治舞台,不就是觸目驚心的前車之鑒么?
因此,李成器面對皇位誘惑,竟能做出明智抉擇,拒絕太平公主的一再慫恿,力主立李隆基為太子,是值得稱道的真正為皇族利益乃至整個大唐王朝著想的大智慧。
當年李旦名義上登基為帝,其實一家人都被武則天囚禁於深宮,只能在戰戰兢兢中相依為命,一直到讓位之後還是如此。
這樣步步驚心的日子持續了十餘年,又因為小人讒言李旦的正妃劉氏(李成器生母)側妃、竇氏(李隆基生母),行厭蠱之術,便被武則天處死,屍骨更不知所終。而李旦因為有名義上的「皇嗣」之名,更被武承嗣、武三思等武氏親族視為首先要剷除的眼中釘,曾被酷吏羅織罪名審訊,幸得忠臣剖腹明志,這才化險為夷。
兩個明為皇孫、實為囚徒的少年兄弟,在朝不保夕中同病相憐,在歷經苦難中相濡以沫,甚至閉上眼都未必能篤定見到明天的光明。設身處地去想,他們之間的感情又怎麼可能不真摯?
眼見著幾十年來,為了這皇位,母不母、子不子、祖不祖,孫不孫,如黑洞一般吞噬了人世間的至親至情。骨肉相殘,拚死廝殺,無日不在。
繼承了祖母那份志向高遠雄心萬丈,弟弟心裡說:「我要這張龍椅,我要這份生殺大權,來保護我的所有親人不再受任何欺凌。」
如父親一般生性恬淡,珍視親情,兄長欣慰道:「三郎一定會是一個千古明君。兄長會是你的堅實後盾,讓大唐皇族的血色到此為止。」
李旦在位的起始幾年,面對李隆基的東宮和太平公主府的針鋒相對,盡量不偏不倚,既是不忍於兄妹之情,也是讓他們彼此牽制,保證自己最終仲裁者的地位。
但終於亦能以國事和大局為重,借著天象昭示「除舊布新」,主動讓出皇位。
此舉亦是作為兄長,對太平公主這個妹妹的最後警告,自己已不願再為容忍她對朝政的繼續把持了。若肯一起放手,尚可保富貴尊榮,否則天亦難救。
李隆基在「先天之變」消滅太平公主集團之時,他已經得到了李旦讓出的天子名分,是堂堂正正的皇帝。因此非太平一黨的朝野百官全力支持,如此對付太平公主及其幾個面首幸臣,自然是舉重若輕、手到擒來。
此後任用姚崇、宋璟等先賢,革新吏治,一掃弊政,讓帝國政治撥亂反正,重回正軌,具有相當進步意義。
而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長達數年的鬥爭中,李成器多次拒絕姑母拋出的權力誘惑,一直堅定不移站在弟弟這一方,因此更得到了李隆基的真心敬重,兄弟兩人一生感情甚篤。
開元年間,李隆基檢田括戶,建集賢書院,收集藏書,招募「長征健兒」十二萬,孳息軍馬,大力擴充軍事屯田,極大增強軍力。
進而出兵攻滅後突厥汗國,連續擊敗吐蕃,招附回紇、渤海,扭轉了武周以來的邊疆戰事不利。其時大唐王朝國家安定,文化繁榮,萬邦來朝,史稱「開元盛世」,為之前歷朝前所未有的極盛之世。
李隆基的彪炳政績,也彰顯了李成器當年的推讓是何等明智。一眾兄弟骨肉同樂,友悌無間,同享太平盛世繁華美景,更是其樂融融。
唐玄宗李隆基:
李成器(後更名李憲)所受恩禮更是非常。他偶感時疫,卧病於床時,李隆基賜下的醫藥和珍膳,接連不絕於路,經僧人崇一治療好轉後,李隆基特賜崇一以緋袍魚袋(唐制:五品官以上方可佩戴)以賞其功。
每年長兄生日,李隆基必親至寧王府同樂,長年累月贈送奇珍美酒。四方進獻皇帝佳肴,但覺可口,便立刻轉賜寧王府。以至於李憲寫下的謝恩奏表,每年多達數百頁。
寧王、讓皇帝李成器(李憲):
李憲病逝時享年六十三歲,比他年輕六歲的李隆基聞訊,號啕痛哭,特旨追封長兄為「讓皇帝」,毫不避忌談及兄長當年主動推讓太子位,令自己順利登基的恩情。又追封寧王妃稱皇后,其陵墓稱帝陵,以皇帝之禮發喪,成為歷史上兄友弟悌,全始全終的一段難得佳話。
【玄宗時登樓,聞諸王音樂之聲,咸召登樓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賜金分帛,厚其歡賞。諸王每日於側門朝見,歸宅之後,即奏樂縱飲,擊球鬥雞,或近郊從禽,或別墅追賞,不絕於歲月矣。游踐之所,中使相望,以為天子友悌,近古無比,故人無間然。】——《舊唐書·睿宗諸王傳》
【憲寢疾,上令中使送醫藥及珍膳,相望於路,僧崇一療憲稍瘳,上大悅,特賜緋袍魚袋,以賞異崇一。時申王等皆先薨,唯憲獨在,上尤加恩貸。每年至憲生日,必幸其宅,移時宴樂。居常無日不賜酒酪及異饌等,尚食總監及四方有所進獻,食之稍甘,即皆分以賜之。憲嘗奏請年終錄付史館,每年至數百紙。】——《舊唐書·李憲傳》
【惟王朕之元昆,合升上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請予主鬯,又承慈旨,焉敢固違。不然者,則宸極之尊,豈歸於薄德。茂行若此,易名是憑,自非大號,孰副休烈。按謚法推功尚善曰「讓」,德性寬柔曰「讓」,敬追謚曰讓皇帝,宜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李隆基《冊寧王李憲為讓皇帝制》
李成器這一讓,讓得了持續幾十年的手足情深,讓得了安寧美滿的半生尊榮,也讓睿宗李旦這一支、玄宗李隆基這一輩的眾多兄弟,得以同享天倫之樂,是為刀光血影司空見慣的大唐皇室中難得的一抹暖色。
由此亦聯想到百年前的玄武門之事。
李世民和李建成是同母兄弟,親厚本應超過李隆基與李成器;李世民是嫡次子,名分上也強於李隆基;
李世民對李家化家為國、李唐王朝定鼎的貢獻功績,在歷朝開國功臣中,大概只有韓信對漢朝的功勞可比,更是十個百個李隆基也不能及的。
如果李淵有李旦的智慧與決斷,如果李建成有李成器的睿智,武德年間的一切血腥紛爭還會是問題么?
李淵本就是李建成居於儲位的最大倚仗,若他一開始便肯支持李世民而示意李建成退讓,又何至於落得堂堂開國之君卻被逼退位的下場?
何況李淵其人原本就對二子並無偏愛,李建成歸根結底也只是制衡勢力已成的天策府的一個棋子,李淵原有足夠能力讓長子退讓。
是以歸根結底,李淵還是權欲做祟,沒有劉邦一見呂后惠帝羽翼已成,便果斷捨棄寵姬愛子的大智慧,所以唐高祖的歷史評價,自然也就一向在漢高祖之下了。
同樣,李建成若肯主動讓位,身後哀榮、子孫富貴難道會低於李成器么?又何至於落得諸子被斬盡殺絕,自己被栽上謀反罪名、功績被抹殺、人品被醜化、蒙受污名千年的悲劇境遇?
誠然,李旦和李成器的選擇,亦極可能是因玄武門之變的以史為鑒。而能夠以史為鑒,本身就是智者了。
劉邦難道真不知道,自己死後,最心愛的女人和兒子必然死路一條么? 曹操難道真不知道,曹丕繼位後,曹植肯定沒好下場么?
李世民難道真不知道,他自己死後,長孫無忌又會怎麼對待「地親望高,中外所向,英果類我」的李恪么?
即使大英雄大豪傑,涉及社稷之重,亦皆有不得已之事:宮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間作讓皇?
「能以位讓,為吳太伯,存則用成其節,歿則當表其賢,非常之稱,旌德斯在。」如吳太伯這樣智慧,被歷朝歷代皆稱頌為聖賢,不是沒有道理的啊。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關注狐狸的微信公眾號:狐言論史(huyanls1012)。狐狸會每天給您發送有關中國歷史的相關原創好文!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哥哥是太子,弟弟更能幹,唐朝皇室又要重演玄武門之變?
※感人!馬龍重演劉國梁絕技向恩師致敬,劉國梁神奇助他兩次奪金!
※哥哥是太子,弟弟更能幹,唐朝皇室差點要再次重演玄武門之變?
※林更新不發聲前女友卻為他解釋,像夏雨袁泉的複合大戲再重演?
※趙匡胤的九世孫重演「黃袍加身」,然後
※心疼!姚明悲劇重演?朱婷累癱坐路邊打瞌睡,仍背受傷隊友回酒店
※孩子摔倒頭後家長該如何處理?別讓這個孩子的悲劇重演!
※女歌星為情自殺卻冤魂不散?附身肉體讓悲劇重演
※《黃飛鴻之生化人》曝劇照,趙文卓重演功夫大師,十三姨變生化人?
※如果陳曉演杜明禮,俞灝明演趙白石,任重演沈星移
※金宇彬患鼻咽癌,拜託《任意依戀》的劇情千萬不要重演啊!
※這部國產電影會讓徐玉玉電信詐騙的悲劇不再重演嗎?期待!
※《寶可夢》是殺人遊戲?死亡男童父親呼籲不要讓悲劇重演
※何應欽一生無後,悲劇重演,侄孫媳婦溫碧霞,也要一生不要孩子!
※女子飲酒後死亡?了解如何照護醉酒者,別讓悲劇重演!
※何孟懷利用張柏芝走紅,二次傷害來了,重演鋒芝戀?
※榆林產婦墜樓事件上演「羅生門」,如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小米故伎重演!魅族畫屏剛走又迎蘋果劉海
※王勵勤重演劉國梁一幕,球迷為之動容,不學馬琳王皓回國乒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