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哈克貝利·費恩》:文學的《獨立宣言》

《哈克貝利·費恩》:文學的《獨立宣言》

海明威曾說《哈克貝利·費恩》是「我們擁有的最好的書」,豪威爾斯則宣布馬克·吐溫是文學界的林肯。


你以為我在讀兒童小說,


而我在讀文學的《獨立宣言》

節選自《想像共和國:三本書里讀美國》


本文為節選,標題為編輯所加


海明威曾宣布《哈克貝利·費恩》是「我們擁有的最好的書」,而早在他說這話二十年之前,吐溫的朋友威廉·迪安·豪威爾斯就寫道 :「愛默生、朗費羅、洛厄爾、福爾摩斯——這些人我都知道,我也知道其餘所有的哲人、詩人、先知、評論家和幽默作家,他們個個都彼此相似,也同其他精通文學的人無甚不同;但克萊門斯(譯註:馬克·吐溫原名)是唯一的、無與倫比的,是文學界的林肯。」


在美國小說史上,若有哪個人物通過寫作創建了一份文學的《獨立宣言》,那這個人必定是馬克·吐溫。他是第一個有意將自己與自己母語的主流傳統割裂開來的。他以《哈克貝利·費恩》推動了一個新的民族神話的塑造,他放到我們面前的這位男主人公,外貌與言談都像歐洲小說中的流浪主角,但價值觀與原則都更接近偉大史詩里的英雄們。

哈克是個混血兒,一個被放逐的人,一個不受管教的少年和一隻沒有錨的小船,自他被創造出來,無數的美國人根據他的形象重塑了自己。他懷疑著墨守成規的社會裡那些令人窒息的生活方式,但在他的理想、道德勇氣和決心上——他決定敞開胸懷去接受自然的教育和經歷的無常——他都像是啟蒙運動的產物,且他這種啟蒙運動的風格絕不遜色於喬治·華盛頓和本傑明·富蘭克林,至少從我聽了法拉的建議開始讀更多的美國歷史之後,我就逐漸開始這樣認為了。


在某種程度上,馬克·吐溫跟那些開國元勛們開啟事業的基本前提是一樣的:他認為自己是在從事一項全新的事業,在竭力實現從希臘羅馬採擷而來的民主理想。同亞當一樣,這樣做時,他不得不向造物主犯下極端的罪:宣布獨立。



《哈克貝利·費恩》:文學的《獨立宣言》


馬克·吐溫


下學期我決定開一門美國小說的新課。我想要以哈克開頭,並讓我的學生去思考,寫一本偉大的美國小說意味著什麼。一個人是否可以真正地談論美國小說?我曾為尤多拉·韋爾蒂的一句話深深著迷,她認為,藝術「從不是一個國家的聲音 ;它是一種更加珍貴的東西,一個個體的聲音,不遺餘力地發言,它說出的,的確不是任何讓人舒服的話,而是真相。而最準確無誤、切中肯綮、包羅萬象、全面徹底的發言藝術,就是虛構作品,尤其是小說」。


一個人如何能忠於這些傳統同時又徹底顛覆它們呢?人們可以在吐溫的偉人兄長們的作品中——霍桑、梅爾維爾,甚至坡——找到這種張力。但那些哈克真的不在乎。在創作《哈克貝利·費恩》時,吐溫不僅讓自己遠離歐洲,還讓自己遠離那些建立了美國的人,那些清教徒。他從零開始,召喚出一個彼時還未出生的人物,一直到那時,這個人物的語言對於小說世界來說都還是陌生的。


吐溫影響最為深遠的異端行為就是在文學上宣布了從過往所有形式的——甚至那些他敬仰的——虛構作品中獨立。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但最多的是在《哈克貝利·費恩》中——他都在設法賦予這個混血兒形體和聲音,這個混血兒不只是游弋於社會邊緣,在文學範疇中,它也沒有位置。恰是這一點,註定了哈克似乎永遠無法徹底講清自己的故事,也恰是因為這一點,其他人——其實講得更不清楚——才不斷地將自己的故事強加給他,改造著哈克,限制著吉姆。不像我們現代的「混混」那樣擅長自我推銷,哈克和吉姆之所以可以代表他們的民族,是因為他們是最沒人代表的。



《哈克貝利·費恩》:文學的《獨立宣言》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電影劇照


哈克與吉姆的關係為他的流浪提供了足夠合理的意義和目的。事實上,哈克選擇的這個夥伴是所有可能的人選中最危險的——一個逃跑奴隸,這不僅違背了他拋在身後的小村莊的價值觀,而且違背了他自己的判斷。有了吉姆,哈克貝利·費恩真正的歷險才開始。遠離了白人主人的權威,遠離了奴役吉姆和壓抑哈克的家,他們用自己的規矩創造了一個世界。


他們一邊航行,一邊觀察著「河流的寂寞」,始終受到危險和暴力的威脅,它們就像有毒的煙霧,從這片土地和它「令人窒息的房子」里散發出來:看似文明並常去教堂的格蘭傑福特家族和謝潑德遜家族的長期爭端,對一個無助醉漢冷血無情的公然殺害,暴民沸騰的憤怒,公爵和法國皇太子澆柏油、撒羽毛的酷刑。江湖騙子、殺人犯和正派的、敬畏上帝的人們都會對逃跑的奴隸窮追猛打。這些事情聚到一起,創造了一部混合了野蠻與恐懼——人類殘忍和暴行的變體——的交響曲,引著我們同意哈克所說的,「足叫人為了人類羞愧」。


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哈克貝利·費恩》都在告訴我們,所有被認為是正常、體面的事物,本質上都是不正常、不體面的。在這本書中,「受過教育」的人們是最無知的,偷竊是「借用」,「有教養」的人是流氓無賴,賢德是不仁,體面代表了殘忍,而禍事尤易起於蕭牆。在這本書中,身為「白人」並不是光榮的標誌,而你要是做了正確的事,就會下地獄。事實上,除了哈克自己和他試圖幫著保留下遺產的孤兒三姐妹,這本書中幾乎沒有一個白人角色沒做過什麼或卑鄙、或白痴的事。每次哈克思忖著像吉姆這樣的人怎麼會如此像「白人」時,他都是在否認人道和正派這樣的美德只屬於「白人」這種觀念,都是在暗示,或許這些品質的真正主人是一個名叫吉姆的奴隸。


《哈克貝利·費恩》:文學的《獨立宣言》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電影劇照



吐溫有他自己卓越的文學後代,但我感興趣的是哈克的孩子,他的後人。我贊同海明威的理論——這個話題她聽我說過很多次了——美國小說所有,或至少許多的獨特特徵和關切,都可以追溯到《哈克貝利·費恩》。我甚至已經開始相信,美國最神聖、重要的神話——關於不安分的個人主義的神話——也是來源於這個為了躲開學習阿姨教的「紋明規矩」而離開家鄉的孤兒少年。美國創始神話中的這個問題已經成了我的一個更加迫切的關注點,因為在我們周圍似乎有一種爭論,一種界定誰更美國而誰沒有那麼美國的爭論。


「我們有菲爾多西的《列王記》,」我說,「美國有《哈克貝利·費恩》。只不過,菲爾多西越過三千年時間,從歷史的黎明娓娓講述至7世紀的阿拉伯遠征,重現了伊朗的歷史和神話,而吐溫為正在成形的美國創造了一個神話。他的目標不是重獲往昔,而是以一種新穎出奇的方式挽救未來。」接著,我引用了我最愛的里爾克的詩句跟她說:「未來走到我們中間,為了能在它發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變我們。」


「吐溫捕捉到了未來的精魂,」我繼續說,「從那時起,許多偉大的美國小說家——從海明威和菲茨傑拉德到卡森·麥卡勒斯和雷 蒙德·錢德勒,從拉爾夫·埃里森和詹姆斯·鮑德溫到索爾·貝婁,便都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用他們時代的語言,緊隨其後。這就是我用『哈克·費恩的後輩』時想表達的意思。他們都是代表了另一個美國的發言人,不是那個被規矩綁死、被政客虛情假意的愛國情感喚出來的祖國,而是我們夢想的那片更開放、更兼容並包的土地。」


就像世界文學的其他經典一樣,《哈克貝利·費恩》是一種挑釁。那些憎惡它的人因為它的異端邪說而不安,而那些熱愛它的人也不能倖免,他們時時受到那永恆的寫實景象的刺痛,這本書毫不留情但也滿含同情地反映了這些景象。海明威和其他所有在這本名叫《哈克貝利·費恩》的書中找到了先人的美國作家都是對的——他們沒有誇大其詞。《哈克貝利·費恩》中的人物會一個接一個地,在美國小說的疆土上棲居,重新定義家和無家可歸。在隨之而來的幾十年里,吉姆會奔去一片屬於他的領地,並開始講述他自己的故事:他會重新要回身份、信仰和信心,發現自己的憤怒與痛苦。道格拉斯寡婦和那令人窒息的城鎮中的居民,甚至湯姆·索亞——都會以不同的面貌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哈克和吉姆乘著筏子路過的那些小鎮會獲得新身份,哈克會回歸,而孤獨個體的主題、他抵抗著「監督的良心」的健全心靈,會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樣貌被反覆闡釋。(文 / 阿扎爾·納菲西 譯 / 楊曉瓊)


轉自「三輝圖書」微信公眾號,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輝圖書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危機:從荒誕到反抗
當代左翼前沿思想三人談
他的烈士精神震撼了一個時代
中國最急需的是公德或民德
宣傳文字枯燥?那就配上音樂

TAG:三輝圖書 |

您可能感興趣

傳統與權利:《獨立宣言》再解讀
傳統與權利-《獨立宣言》再解讀(下)
傳統與權利-《獨立宣言》再解讀(上)
《獨立日》導演羅蘭·艾默里奇,宣布成立VR直播網站
殖民地文學與民族獨立:葉芝和他的愛爾蘭文學復興
英國表情帝獨立黨領袖尼傑爾·法瑞吉
《金剛狼3》獨立於X戰警宇宙 傑克曼稱非常新鮮
電影定名為《哈利奎因vs小丑》華納宣布DC情侶檔獨立電影
《江湖話事人》七夕獨立女性代表:林志玲、陳喬恩、許晴
加泰羅尼亞今日或宣布獨立 一文讀懂公投始末
北宋熙寧戰爭:奧巴馬所說的越南「獨立宣言」《南國山河》真相
複製《神奇女俠》?索尼欲打造《銀貂和黑貓》獨立電影
獨立報:「兩情相悅」,阿森納緊追馬赫雷斯
歷史上的今天:羅馬尼亞宣布獨立
麥德斯·米科爾森表示有興趣出演「毀滅博士」的獨立電影
獨立報:穆帥想給拉什福德和費萊尼新合同
小丑與哈莉奎茵獨立電影準備中!傑瑞德萊托、瑪格特羅比回歸
以色列總統內塔尼亞胡宣布,支持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獨立
《神奇女俠》專屬海報曝光 蓋爾·加朵遺世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