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肝癌,介入科的五大神兵
介入科的肝動脈化療栓塞術作為介入科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就如同軒轅劍一般的存在。它是指在X線影像引導下,從外周動脈(一般是股動脈)插入直徑約1.5毫米的微細導管至肝臟中為腫瘤提供血供的動脈,直接注入抗腫瘤藥物,然後堵塞腫瘤的血管,使腫瘤遭受化學毒性和缺血缺氧雙重打擊。這種治療方法對正常肝臟組織影響很小,術後局部幾乎無創口,一般6~12小時即可下床活動。此介入療法適用於血液供應較豐富的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以及不能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有著非常確切的療效。
作為以產熱滅活腫瘤為主要原理的治療方法,射頻消融術/微波消融術就是介入科的「離火刀」。這兩種治療方法是指在B超或CT等影像學設備的引導下,將絕緣電極針經皮直接插入腫瘤,通過產熱作用,生成一定直徑大小、可調控的球形熱凝固灶,致腫瘤組織滅活。手術時間一般5-10分鐘,創口極小,術後2-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對於較小的肝癌,是治癒性的治療方法。
和寒冰刃極為相似,氬氦刀(冷凍)消融術的特點就是一個「凍」字。主要原理為通過CT等影像設備將中空的消融針插入腫瘤,然後向針中輸出高壓常溫氬氣,並藉氬氣在針尖急速膨脹作用而使病灶溫度在1min內降至-140℃,之後再輸出氦氣,又可以使冰球在數分鐘內解凍並升溫至20~45℃,冷熱逆轉,摧毀腫瘤徹底,並可調控抗原,激活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這種治療方法能有效殺滅腫瘤細胞,對正常肝臟組織的影響小。單發病灶、直徑≤3cm的肝癌是氬氦刀(冷凍)消融術的最佳適應症;病灶直徑≤3cm、數目≤3個,亦可首選此方法。
經皮局部藥物注射治療的主要作用,對於一些部位比較特殊或者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不徹底的患者,局部藥物注射往往會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它是指在X線、B超或CT的引導下,將特殊的穿刺針直接穿刺到肝內腫瘤灶注入藥物治療的方法,最常用的藥物包括無水酒精,化療藥物等。具有損傷小,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等優點。
暴雨梨花,順勢即發,無形無影,咫尺天涯。類似暴雨梨花針,介入科特有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術也以「用小東西辦大事」著稱。碘125粒子是一種微型密封放射源,圓柱形,外形總長僅為4.5mm,直徑僅為0.8mm,有效放射半徑1.7cm。通過專門的設備植入腫瘤內部,在電離輻射的作用下,最大程度的抑制、破壞並殺滅腫瘤細胞,具有創傷小、持續治療時間長、療效確切等特點,廣泛適用於不能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
此外,在介入科,還有例如化療和靶向藥物治療等方法來治療肝癌,也都有著很好的療效。
在介入科治療肝癌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將幾種兵器結合起來,取長補短,達到更好的個體化治療的效果,為肝癌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
轉自:介入科學
關注消化界,每天精彩不斷!
※腹瀉的臨床診斷思路
※全國消化年會所有視頻和PPT免費在線觀看!
※醫生又多了個假期,最長可達10個月!
※重視根除幽門螺桿菌在消化不良處理中的應用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