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理查德·塞勒的行為經濟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理查德·塞勒的行為經濟學

今日傍晚,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獲得這一殊榮,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

理查德·塞勒是誰?

理查德·塞勒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理論研究上,塞勒對反常行為、經濟人假設、稟賦效應、跨期選擇、心理賬戶和股票市場均做出重大貢獻。在實際應用上,塞勒通過助推思想和選擇設計來分析和解釋了消費者行為和包括社會福利政策和儲蓄投資研究在內的政府政策行為。

教育經歷:

1967年,學士學位,凱斯西儲大學

1970年,碩士學位,羅切斯特大學

1974年,博士學位,羅切斯特大學

博士學位論文:"The Value of Saving A Life: A Market Estimate"(導師:SherwinRosen)

當前職位(1995年7月至今):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決策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與行為科學專業Charles R Walgreen特殊服務教授。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院(NBER)研究員

榮譽: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會員,美國金融學會研究員,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美國經濟學會主席,TIAA-CREF薩繆爾森獎,Keil全球經濟獎,CFA研究院Nicholas Molodovsky獎。

出版書籍:

1、Misbehaving: The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2015年出版。

2、Improving Decisions on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2008。

3、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 editor,1993。

4、The Winner s Curse: Paradoxes and Anomaliesof Economic Life,1991。

5、Quasi-Rational Economics,1991。

行為經濟學的前世今生

行為經濟學是什麼?

行為經濟學是一門通過對個人及群體行為、心理、情感的分析,來解釋與預判經濟決策的學科。

如果按照傳統的經濟學假設(理性人、信息公開、市場有效)為經濟決策的研判的前提,那麼,行為經濟學的意義並不大。

但是,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投資者並非是理性的,信息無法完全公開共享,市場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因此,對個人、群體心理的研究就顯得格外重要。

雖然行為經濟學研究的是個人和群體的經濟決策,但對於個人的研究是低效率的,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也正因為如此,行為經濟學雖然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不是新學,但是卻在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幾十年。

2002年是個標誌。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下稱卡勒曼)和經濟學家Vernon L. Smith分享了該年的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芙萊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這是該獎第一次頒給心理學家,也是第二次頒給沒受過正兒八經經濟學訓練的學者。(上一次給了數學家納什了,參見電影「美麗心靈」) Daniel Kahneman Daniel Kahneman 從得獎那天開始,行為學(Behavioral science)正式走入大眾視野里。

但真正興起確實在08年後。在經歷過經濟危機之後,傳統經濟學遭遇困難,人們發現市場經濟似乎不能完美調節市場行為,一直被忽視的行為經濟學才被人們重視起來。

有人認為從本質上說,行為經濟學是一種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和經濟學的結合。聽到這很多人會覺得這一說法與查理芒格的「跨學科」、 「人類誤判心理學」似乎有很多共通之處。事實上查理可能最早提出並系統研究人類心理傾向在投資和商業決策中的巨大影響。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波讀起來不花腦筋的行為經濟學入門書暢銷書:

《怪誕行為學》

《思考,快與慢》

《魔鬼經濟學》

《快樂上班的經濟學》

《經濟為什麼會崩潰:魚、美元和經濟學的故事》

《卧底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

《在星巴克要買大杯咖啡》

《一切皆有價》

《電影院的爆米花為什麼賣得貴》

《內褲從哪裡來》

恩恩,十分適合剛剛回來長假綜合征,動身子不動腦子的我.......

GIF/1187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募風雲 的精彩文章:

TAG:私募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