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理性分析:八代酷睿好像很良心?現實讓人無語

理性分析:八代酷睿好像很良心?現實讓人無語

【PConline 雜談】前幾天Intel的第八代酷睿i7-8700K、i5-8600K正式解禁,相關的評測我們也第一時間發布了,更多核心的第八代酷睿的性能提升可謂是質的飛躍(相比第二代~第七代這種擠牙膏升級來說)。但是相應地,它們的價格居然也增加了不少,加之主板必須搭配全新的Z370晶元組,使得Intel平台總成本大幅上漲。

理性分析:八代酷睿好像很良心?現實讓人無語

1、Intel七、八代酷睿規格與價格:


七、八代酷睿處理器對比
CPU型號 i7-8700K i7-7700K i5-8600K i5-7600K
核心線程 6/12 4/8 6/6 4/4
頻率 3.7-4.3GHz(6核)4.7GHz(單核) 4.2-4.5GHz 3.6-4.1GHz(6核)4.3(單核) 3.8-4.2GHz
美國首發價 359美元 339美元 257美元 242美元
國內首發價 3399元 2799元 2299元 1899元

以往Intel歷代酷睿i7都是等價格取代上代產品的(二代~七代基本上都在2500~2800區間內),但是到了第八代,核心、頻率都確實有所提高,但是價格就漲太多了,i7-K從2799元漲到3399元,整整600塊!但實際上美元價格只是貴了僅僅20美金而已,說明這大幅度提價是中國市場內的行為,但反正就是個大坑!i5-K也提高了400元的價格,也是太多了。

價格提升,當然性能也是有提升的,我們先來看看首發評測的綜合性能對比圖——

理性分析:八代酷睿好像很良心?現實讓人無語

參考上圖,酷睿i7-8700K相比7700K性能提升了32%,但是首發價格也貴了20%以上,加之目前七代酷睿i7價格也已經遠比首發價便宜了(盒裝2499、散片2100),是不是坑?

2、八代酷睿只能搭配價格高昂的Z370主板使用:

理性分析:八代酷睿好像很良心?現實讓人無語

300系主板目前只發布了Z370,其餘的B360、H370之類的要到明年初才上市,更高端的Z390也要等到明年中旬才面世,所以目前拿Z370來代表300系主板還是很合理的。

每兩代換一次主板介面是Intel一直被我們所詬病的地方,以往好歹每一代還提升4條PCIe 3.0通道這一代直接啥都不升,規格和Z270完全一樣,都是40條(24條來自主板、16條來自CPU),而且針腳數和Z270也完全相同,都是LGA1151,只不過互相不兼容,也就是200系主板不能上八代酷睿,300系主板也不兼容七代酷睿...


各品牌主流Z370價格(2017/10/09)
華碩 華碩 Z370-A(1799) 華碩 Z270-A(1499)
技嘉 技嘉 Z370 AORUS Gaming 5(1999) 技嘉 AORUS Z270-Gaming 5(1799)
微星 微星 Z370 KRAIT GAMING(1499) 微星 Z270 KRAIT GAMING(1299)

價格都是今天新鮮截的,在主板擴展能力沒有提升的前提下,可以看到相同定位/後綴的Z370都比Z270要貴,這樣安裝八代酷睿平台的總價格又再一步水漲船高。

3、對比AMD平台:

主要數據還是參考上圖,由於我們的首測選擇的CPU是Ryzen 7 1700X,但實際上1800X的性能只比1700X強5%左右,所以大家看著1700X的性能就能知道1800X大概表現如何。


A/I處理器對比
CPU型號 i7-8700K Ryzen 7 1700X i5-8600K Ryzen 5 1600X
核心線程 6/12 8/16 6/6 6/12
國內價格(2017/10/09) 3399元 2499元 2299元 1699元

對比可知,Ryzen 7 1700X性能略輸於i7-8700K(落後15%),但價格就便宜了900塊,近25%,旁邊的酷睿i5和Ryzen 5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說,如果和AMD比的話,第八代酷睿的性價比確實是遜色不少。

此外主板方面也是AMD稍便宜的,例如Intel陣營的微星Z370 Krait要1499、而AMD陣營的X370 Krait只要1299,道理是一樣的,就不一個個品牌列舉了。

所以說,如果你是追求性價比的玩家,在高端CPU產品線上,買AMD平台能比Intel省不少錢。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理性分析:八代酷睿好像很良心?現實讓人無語

從性能上看,得益於Intel強大的工藝製程和晶元設計技術,頻率和核心數的提升,使得八代酷睿i7-8700K登頂目前主流平台中最強的處理器,在大多數應用場景、尤其是遊戲性能表現上,它都是最頂級的存在。

但是,這怎麼看都有種掛羊頭賣狗夠的味道在裡面,你處理器性能是上去了,但是相應的處理器價格、主板價格都較大幅度地漲價了,使得廣大消費者都要花更高的成本才能購入,尤其是相比AMD銳龍系列的高性價比來說,Intel(也許該確切地指中國區市場部)確實不厚道。畢竟美國價格實際上只漲了20美元,算上匯率和稅率怎麼也不該超過200RMB漲幅。

加之最近內存、SSD、顯卡之類的都在高唱漲價的主旋律,這麼一通搞下來,裝台機的成本真的不知高到哪裡去了,不過這些都和Intel無關就是啦。

所以,理性裝機,如果你不是一點兒都不差錢的話,也許可以等等八代酷睿降價什麼之類的,或者試試性價比更高的AMD銳龍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Note8輕體驗,用過才知為什麼大家叫你機皇
三星Note8、iPhone 8 Plus拍照對比:誰能稱王?
BlackBerry Motion發布:滾蛋吧鍵盤,腰圓Logo矚目
iPhone 8電池鼓包這事大條了 這些危害不能忽視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