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江南最明艷的少年,若沒有早夭,一定能與劉備曹操一爭高下

他是江南最明艷的少年,若沒有早夭,一定能與劉備曹操一爭高下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位少年英雄,雖然青年夭亡,但是羅貫中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形容他,此人的忠孝仁義、威猛胸襟都足矣名留青史,若是沒有就不會有後來東吳的基業,也不會有孫權坐而稱帝三分天下的局面。

此人便是孫堅的長子、孫權的大哥、大喬的夫君孫策,他一身白衣勝雪、盔甲發出耀眼的光芒,腰間寶劍發生嘶鳴,他是西漢末年最明亮的少年英雄,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他如同在一幅濃重墨彩的人物畫中,在煙霧繚繞中漸行漸近、漸行漸遠。

孫堅巧獲傳國玉璽之下,便率領自己的部下一路南下,準備要回江南老巢,依託傳國玉璽徐圖天下。袁術寫信給劉表,讓他在荊州一代攔截,孫堅與劉表水軍大戰,不料被黃祖射死,孫策悲痛之于堅持要奪回父親屍首,從這點可以看出他為人子一片赤誠,有一顆拳拳「至消」之心。

安葬好父親的孫策蟄居江東,廣納賢才良將以備天時,四方豪傑紛紛來投靠,只可以勢窮力孤,他不得以投奔了袁術,先後出奇兵擊敗陸康與祖郎,行軍打仗端的是一把行家裡手。歸來後袁術對他十分讚賞,對一眾謀臣武將說,「要是能有個孫策這樣的兒子,那我真是死而無憾了。」

只可惜孫策胸懷大志,袁術為人傲慢、心胸狹隘,豈肯久居其下,所以他拒絕了袁術要收他為義子的「好意」,弄的袁術很不高興。後來,孫策用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數千,聚攏了父親的一幫舊臣,開始了征戰江東的路途。

要知道當年孫堅就是因這玉璽而死,孫策能夠拿出它為質,這一點遠勝於他的父親。那傳國玉璽不過是一塊死物,留在自己手中並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反而被天下各方群雄覬覦,遭受來自各方的打壓與排擠,後來事實也證明這塊玉璽成了袁術的催命符,他得到玉璽後志得意滿決定稱帝,被曹操帶領大軍誅滅。

脫離了袁術戰鬥序列的孫策,如同魚入大海一般,在平定江東一些列戰爭中,他一身白色戰袍,胯下坐騎快如閃電,大殺地方、對手聞之喪膽。他不但英勇,還有謀略,攻打秣陵受挫,孫策身中冷箭落馬,軍心已然渙散,孫策炸死出奇謀,一舉擊潰敵軍,打下秣陵。

孫策不但英勇有謀略,還惜才愛才有胸襟。當初孫策險些在太史慈手中喪命,在消滅了劉繇的大隊人馬之後,太史慈帶領一隊人馬前來複仇,被孫策的部將給活捉了,但是孫策十分愛惜他的勇猛忠誠,親自為他鬆綁、賜錦袍,答應他的條件,將他收為己用。

打下江東之後,面臨著如何穩定政治局面的問題,孫策表現出了傑出的政治頭腦。他出榜安撫百姓,使人們安居樂業,各安其事,人們親切的稱呼他為「孫郎」。對劉繇的舊部願意歸順的就留下,不願意歸順的就發路費讓他們回家。如此經過數年,江東局面安定,孫策也將江東六郡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為開創天下三分的局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來,孫策外出打獵,一個人走的遠了,被原來劉繇的舊部復仇,身中數箭受了重傷,不久之後便去世了,可惜一代少年英雄,就這樣遠去了。若是他不死,縱然不能一統天下,也足矣與曹操、劉備一爭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迷中迷 的精彩文章:

此人背負了一輩子的罵名,但他的所言所行,都無愧於天地
他做了40多年蜀國君王,亡國後被封安樂侯,如今墳墓被夷為平地
崇禎第五子朱慈煥身份暴露後,康熙嚇得連夜將已75歲的他處死
關羽敗走麥城身死人手,看似是呂蒙所為,實則是劉備與孔明設計
方孝孺被朱棣誅九族,他忠於的不只是朱允炆,更是自己心中的信仰

TAG:歷史迷中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