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逃過路費」妙招:雇個秀才站在船頭,一路不用繳費

明朝「逃過路費」妙招:雇個秀才站在船頭,一路不用繳費

8天的加長版假期過完,高速免費大餐也吃完了,不由得想起明朝的過路費來。什麼,明朝也有過路費?是的,明朝還有收費站呢。跟今天一樣,明朝人逃費的方式,可謂絞盡腦汁。最常用的,是雇一個秀才站在船頭,這樣可保一路暢通不要繳費。

明朝「逃過路費」妙招:雇個秀才站在船頭,一路不用繳費

今天,我們同行主要靠高速公路,在古代陸路不發達水陸發達,所以古人出行喜歡走「高速水路」,也就是運河。京杭大運河,原來是從洛陽到杭州,元朝返修直接從北京到通杭州。今天我們從北京到杭州,大約有1300公里,5座小車過路費約需要650元左右,平均每公里五毛左右。

這段路,在明朝時走水路約1700公里,共有12個收費站,一艘普通船隻需要繳納過路費348文,平均每公里兩文左右。明朝購買力,一斤米大約是8文錢,跟今天的錢換算下來,差不多一文錢相當於今天的兩角五分。由此看來明朝的收費也不低。

明朝「逃過路費」妙招:雇個秀才站在船頭,一路不用繳費

明朝收費站叫鈔關,不設在陸地設在水上,而且大部分都在京杭運河上,因為京杭運河是全國經濟命脈。今天,我們對收費站有吐不完的槽,罵不完的娘。明朝也一樣,大家賺點錢不容易,誰樂意往外拿。於是,各種逃費的法子就被相處來了。

今天的收費站特殊車輛不收費,明朝的鈔關也有規定,特殊船隻不收費:領導的船不收,太監的船不收,進士和舉人的船不收。

明朝「逃過路費」妙招:雇個秀才站在船頭,一路不用繳費

有了參照標準,這就好辦了。於是有經常在運河跑的船,就造一對假牌子,在船頭豎起來,一面寫「相府」,另一面寫「通政司大堂」,就像現在民用貨車掛軍車牌照一樣。還有些人,乾脆花錢雇個秀才站在船頭,等到過鈔關時秀才一亮身份就過去了。由此,也催生了一個小群體,一些落地秀才舉人的,乾脆就在河岸靠幫人過收費站過氣了日子,就是明朝的「黃牛黨」。看來,黃牛也是個古老行業,而且人家的祖師爺,那都是有文化的人。

讀點歷史,活的更明白!請關注頭條原創號 凡塵往事 ,每日奉獻更多精彩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塵往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全國90%的一元硬幣在江浙滬?
最美的風景在老家:沒有人從眾,不用擠擠擠,獨享一整片風景
大半個城市的人都回鄉下過中秋了,沂蒙小城成「空城」
八旬老人商場走穴,20秒剪出一張人像,秒殺雕刻機
英國沒有國慶節,也沒有國慶假期?

TAG:凡塵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