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不容易有個長假,為什麼你剛一到家就想逃?

好不容易有個長假,為什麼你剛一到家就想逃?

文:B612

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 王朔《致女兒書》

國慶中秋雙節,孩子們都大包小包,風雨兼程回到了家。

雙節齊至,本應該是和家人團聚,一起追憶往事,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但大多數孩子在家裡呆上兩天,面對父母一個個直擊人心的問題,內心是奔潰的,父母輩的「經驗之談」也讓自己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與懷疑中。

家,一直以來被我們描述成心靈的「避風港」;可是,從何時起,家卻也成了我們生活里「驚濤駭浪」?

01

父母一輩將缺乏的安全感

過渡給了我們

我們的父母一輩,大多出生於50、60、70年代,他們都經歷過時代的動蕩,甚至遭遇過餓死人的大饑荒。

飢餓的回憶,揮之不去,內化成了他們的性格的一部分,讓他們一輩子也難於擺脫。

他們勤勤懇懇,但自我配得感低,努力了一輩子卻捨不得吃好的、用好的,總是把最好的留給身邊的人。

父母這一代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他們害怕變動,害怕未知,追逐「確定」與「穩定」。

大多數的父母不約而同地找到了一個「美好生活模式」:從小聽大人話,長大了勤奮讀書,考上大學,找個離家近、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

這是一條安全的生活流水線,安全感的不足,讓他們一輩子踏踏實實地做事情,同時,也讓他們生活喪失了更多可能,而且,但凡有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讓他們陷入焦慮。

李安電影《喜宴》,刻畫的是一位權威、因循守舊的父親

父母自身發展的焦慮對孩子而言,算不上驚濤駭浪;真正的災難是,當他們有了孩子,要求孩子也必須按照70年代出產的 「美好生活模式」去生活。

80、90後是個性覺醒的一代,他們身上或許還有「時代不安全感」的殘留,但他們對自己的天性有了更多的認識,想追求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

父母是如此地愛孩子,並把他們認為最好的東西給了下一代。在他們眼裡,只有他們確定的「美好生活模式」,沒有孩子千差萬別的天性。

「我都是為你好」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慣性,讓父母不假思索地做出同樣的選擇。但是,這個選擇背後,同樣是缺席了幾千年的對孩子的尊重。

北大才女趙婕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父母的愛總是綽綽有餘,尊重卻遠遠不足。

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真正的父愛母愛,不應該只是要求孩子乖和聽話,不是要求他們必須為門楣增光,也不是幫父母養老,而是懂得何時退出。

父母要培養、並且相信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並把他們的人生,以及自己的祝福交給孩子,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尊重。

02

孩子對父母最大的愛

應當是「孝而不順」

這幾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每個家庭有自己的問題,也有自己的脈絡。要去解決家庭衝突,是整個家庭的責任,並不只是孩子的責任。

大多數父母沒有像現在的孩子一樣,接受過大學及以上的教育,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他們的知識、經驗基本固定下來,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價值體系,穩定、封閉,失去了成長性。

當衝突產生時候,他們會認為這是孩子的責任,因為孩子不孝順、不聽話造成的。而沒有看到,衝突產生的時候,衝突的雙方都要自我覺察和成長,並且相互靠近對方。

李安拍完父親三部曲的《喜宴》之後,曾接受採訪時候說到:「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製造一個階級的觀念」。

中國自古以來的所謂「孝順」,其實是有一個不平等的階級觀念在裡面,認定小孩一定要服從家長,要「順」,它跟現在的普世價值中的「平等」衝突,是一種過時的觀念。

當父母越過界限,入侵孩子的生活,向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孩子們大多數時候是非常痛苦的。

因為他們深知,接受父母的要求可能會把自己的生活搞砸,拒絕父母的要求,又會產生罪惡感和內心的不安。

我很清晰的記得賴佩霞在TED的一段演講:

如果你媽媽是一個哀傷的人,作為她的小孩,你能快樂嗎?你允許自己快樂嗎??

父母對孩子越過界限去操控孩子的生活,即使孩子有足夠的勇氣拒絕,但是面對老人的失落,孩子們心能安嗎?

也許我們一輩子就活在了這個情感的枷鎖裡面,而打開枷鎖的鑰匙被死死地握在了父母的手裡。

不聽父母話不是不孝順,不是忤逆,只是個人的自由選擇而已。「孝而不順」,才是與父母相處最好的模式。

03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意味著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龍應台和兒子安德魯

龍應台在《目送》書中寫到,當兒子安德魯21歲的時候,上的正好是龍應台教學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龍應台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龍應台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兒子的內在世界和自己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龍應台進不去。

龍應台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他們自己的天命,父母如果把「我這輩子都是為了你」之類的話掛在嘴邊,未免過於沉重,幾乎是要把自己一生的重量都壓在孩子身上啊。

王朔談到孩子教育曾這麼說:「我什麼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樂樂過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詞兒了。什麼成功,不就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

是的。爸爸媽媽,我愛你們,但是對不起,我要去詩與遠方!你們不必追!

(閱讀提示:此條適合屏蔽父母后轉發)

願你的生命里,

能遇到性,遇到愛,也能遇到了解

關係實驗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公開課 的精彩文章:

婚姻到了最後都只剩下親情?
「這天聊得我想摔手機了!」
「你過來,我們吵一架」
對話歐文·亞隆:中國取消心理諮詢師證,心理學人將何去何從?
「可以沒車沒房,但不允許自己變成死胖子」

TAG:心理公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