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謎!一個被忽視的英雄,他若活著,天下未必三分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孫堅,范雨林(飾)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孫堅討伐董卓的時候被打得丟盔棄甲,還損失了大將祖茂,後來在洛陽意外得到傳國玉璽後竟然心懷鬼胎打起了小算盤,最後還被黃祖這個小角色給黑掉了,除了幾個兒子比較出色之外,基本找不出什麼亮點,那麼孫堅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就讓筆者通過相關史料帶大家了解一個被忽視的英雄,一個英年早逝的真正霸主。
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生前官至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封烏程侯,其子孫權稱帝後,追謚為吳國武烈皇帝。除了死後那個加封的皇帝稱號外,之前的頭銜都是孫堅生前獲得的,可見他的能力在當時是被廣泛認可的,那他究竟做了什麼而獲得如此的認可呢?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初出茅廬
孫堅未出道之前只是一個富春縣城的小衙役,沒什麼厲害的家族勢力和文化背景,如果不出意外能這樣一輩子混個吃皇糧的差事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金子終有一天會發光,機會說來就來(對孫堅來說是機會,換成別人恐怕未必)。
17歲那年,孫堅和他的父親一起乘船到錢塘,至於此行目的不明確,有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周末親子游之類的,但碰巧遇到了胡玉帶領的一幫海賊在搶劫並且在岸上分贓(大家有必要重視一下這個細節,海賊能被史書題名道姓,說明也是重量級的人物),過往的行人們都嚇得不敢靠近,這時候孫堅就向父親請示彙報了:「此賊可擊,請討之。」兒子年輕氣盛想表現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父親肯定是要理性對待的,明確告訴孫堅「非爾所圖也。」雖然父親否定了孫堅的提議,但孫堅顯然不是一班的青年,他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青年,也不管父親贊不贊成,直截了當的「操刀上岸」,如果你以為孫堅就這樣拿著刀衝上去和那幫海賊干架的話,那估計就沒有下文了,顯然孫堅不是程咬金,不是只有三板斧,他沒有逞匹夫之勇,而是以智取勝「以手東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羅遮賊狀」。賊終究是賊,內心還虛的,於是「賊望見,以為官兵捕之,即委財物散走」。如果換成別人,賊把贓物都丟下跑了,也算是成功了,可以請功受賞了,都說了孫堅不是一班的青年,他選擇的是「斬得一級以還。」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等到孫堅提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擺在他父親面前洋洋得意的時候,他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神情,是驕傲還是驚悚?這件事就好比武松景陽岡打虎一樣,孫堅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頓時成了坊間紅人了,轟動了整個地方政府,終於從默默無聞的縣衙小吏被提拔為郡府代理校尉了,俗話說時勢造英雄,而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孫堅剛上任就遇到一個叫許昌的人(這人名搞的和地名一樣)聚集了上萬人在句章這個地方造反,郡府就任命孫堅以郡司馬的身份招募千餘人的精勇參與平叛,筆者經過史料對比,發現孫堅這一仗打了三年才結束,而與孫堅共同平叛的刺史藏旻(這個字讀民)對孫堅這三年的表現很滿意,主動上書朝廷為孫堅請功,朝廷於是任命孫堅為鹽瀆縣丞,數年後,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筆者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縣丞這個官職,這個官職是從戰國就開始設置了,是作為縣令的佐官,主要負責典文書及倉獄,古今對比一下相當於現在一個縣的公安局長這個角色。在那時候這個是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但無論如何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這個官職是朝廷任命的,是朝廷命官,而不同於之前在郡縣裡面當差,那是屬於輔助用工的形式。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孫堅,范雨林(飾)
第二,討伐黃巾軍
孫堅從小吏到縣丞用了短短三四年時間,完成了人生質的飛躍,但孫堅的目標並不在於此,他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江表傳》中詳細描述了孫堅在三個地方當縣丞時候的表現:「堅歷佐三縣,所在有稱,吏民親附。鄉里知舊,好事少年,往來者常數百人,堅接撫待養,有若子弟焉。」不知道諸位看這段話有沒有聯想到什麼,筆者認為孫堅借用當縣丞的機會不僅在積攢名聲和人氣,而且還在養士! 我們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而那時候的「養士」目的也是希望關鍵時候這些人願意為孫堅慷慨赴死,而孫堅檢驗其養士成果的時間並未等待很久。
中平元年(184年),東漢歷史上最著名的黃巾軍起義爆發了,朝廷派遣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朱俊帶兵平叛,而這個中郎將朱俊竟然向朝廷請求讓孫堅作為佐軍司馬一同參與平叛,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細節,這時候的孫堅僅僅是一個遠離權力中心的普通縣丞而已,居然能被身居要職的朱俊請求當佐軍司馬,這就透露出當時的孫堅已經擁有了相當程度的知名度了。孫堅得到平叛任務,於是發榜招募兵勇,而那些平日里受盡了孫堅恩惠的人,現在孫堅用到大家了,這時候想拍屁股走人都很難,都丟不起這人,只有硬著頭皮跟著幹了,於是「鄉里少年隨在下邳者皆原從」,孫堅招募到千餘人的精幹力量之後就與朱俊一起合力並擊「所向無前」。
但剛出道馳騁沙場的孫堅怎麼可能一場失敗都沒有呢,《三國志》裡面沒有說,但《吳書》中卻有一段記載「堅乘勝深入,於西華失利。堅被創墮馬,卧草中。軍眾分散,不知堅所在。堅所騎驄馬馳還營,踣地呼鳴,將士隨馬於草中得堅。堅還營十數日,創少愈,乃復出戰。」孫堅關鍵時候居然被一匹馬救了,真是福大命大,這次遇險為孫堅成長積累了寶貴經驗,在遭遇到這樣大的危險後孫堅並沒有膽怯,而是等傷剛好些就繼續征戰,尤其在宛城攻堅戰中,孫堅「身當一面,登城先入,眾乃蟻附,遂大破之。」三國中的猛將不少,但能像孫堅這樣帶頭衝鋒陷陣還能第一個爬上牆頭的君主確實沒有,親冒雨矢的弊端就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也為他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筆。平定黃巾軍起義之後,朱俊在給朝廷的奏章中為孫堅在戰鬥中的優秀表現點了一個大大的贊,於是孫堅被任命為別部司馬(漢朝官職,大將軍屬官,再具體的就不太清楚了,可能也不算是大官,但已經比之前的縣丞要高端了)。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孫堅,范雨林(飾)
第三,議斬董卓
孫堅當上別部司馬之後,就是朝廷軍隊領域裡面的常駐官員了,當時正值邊章和韓遂在涼州作亂,而朝廷命令董卓討伐該二人的叛亂卻一直沒有獲得成功,到了中平三年(186年)朝廷終於騰出手來處理這個邊患了,這次是命令司空張溫代行車騎將軍職權前往平叛,但張溫居然做了一件和朱俊一樣的事情,請求朝廷讓孫堅參與軍事一同平叛,前者是朱俊討伐黃巾軍要孫堅一起參加,現在張溫平叛又要孫堅參與軍事,足可見孫堅的軍事能力已經被當時的高層領導所重視,每次遇到重要的軍事行動總希望孫堅能參與進來,就憑這一點足可認定孫堅擁有非凡的軍事才能,但這次軍事行動進展的非常順利,「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大軍還沒有到呢,邊章和韓遂就望風而降了,那麼這次行動孫堅有沒有優秀的表現呢?有,當然有,這次表現不是戰場上的勇武表現,而是卓越的見識,甚至差一點就改寫了歷史。
原來討伐邊亂的事情是董卓的任務,董卓經年累月沒有完成任務,張溫率軍到達前線理所當然要召見董卓問問情況了,但這個董卓大概是在地方上囂張慣了,接到張溫的召見命令後過了很久才來,張溫心裡肯定是不高興的,董卓一方面官職小,另一方面平叛無功,按道理這時候應該跪舔張溫才是,卻還依舊這樣傲慢的不行,於是張溫就當面批評董卓,但董卓聽到領導批評卻不以為然,不僅不知錯,還強詞奪理,當時坐在旁邊的孫堅聽不下去了,就上前貼著張溫的耳朵對張溫說: 「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雲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庄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
這段對話是《三國志》裡面的原話,筆者覺得真的是說的太好了,就不加改動的照搬了,孫堅數點了董卓的三宗罪,建議張溫斬殺董卓。經筆者查證,在早期董卓沒有禍亂朝廷之前建議殺掉董卓的只有兩個人,另一個人是皇甫嵩的侄兒皇甫酈,他在189年的時候建議皇甫嵩殺掉董卓,而孫堅建議殺董卓是在186年,比皇甫酈早了3年,筆者一直很感慨,如果當時殺掉了董卓,那麼歷史又會是什麼走向,或許亂世不會那麼快的到來,曹操真的當上了漢征西將軍成為了一名治世能臣,而其他各路英雄豪傑們或混跡官場或立功邊陲,總之不會在那時那地上演那群人的精彩故事,但歷史不容假設,張溫終究沒有採納孫堅的建議,等到返回朝廷之後,孫堅的殺卓建議還是引起了朝廷有識之士的讚許,只是沒有被採納,都感到有點可惜。這件事情結束之後孫堅又被提拔為議郎(議郎職為顧問應對,可參預朝政)。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孫堅,范雨林(飾)
第四,拜官封侯
說實話,人的能力越大,要做的事情就越多,孫堅既然被朝廷看中,那麼一旦有事情就首先想到他了。當時正值賊寇區星率眾在長沙一帶作亂,朝廷於中平四年(187年)委任孫堅為長沙太守,孫堅到任後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賊寇全部剿滅了,他能夠很快的剿滅賊寇,一方面卓越的軍事鬥爭才能,另一方面還因為其優秀的區域治理能力,《魏書》中說「堅到郡,郡中震服,任用良吏。」
長沙是太平了,可零陵和桂陽的賊寇依舊猖獗,孫堅只是長沙太守,零陵和桂陽與長沙的行政級別是同等的,按照道理長沙太守是不可以在不經過朝廷允許的情況下越界到其他的郡縣進行軍事行動的,孫堅的同事和下屬就勸告孫堅這樣做可能會犯罪的,孫堅告訴他們說:「太守無文德,以征伐為功,越界攻討,以全異國。以此獲罪,何愧海內乎?」(語出《吳錄》)孫堅作為一郡太守,主政一方,可以說官做的很大了,如果他貪戀權位的話,筆者認為他是不會不考慮政治因素的,更不會犯這種低級的吃力不討好的政治錯誤的,這就顯示了孫堅作為一名受提拔重用的漢朝將領,其懷揣著一顆赤膽忠心,想到的只有國和民沒有考慮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命運。
於是孫堅「越境尋討,三郡肅然」,效果是明顯的,孫堅一去不僅平定了長沙的叛亂,還肅清了零陵和桂陽的賊寇,漢朝廷怎麼說還是公平公正的,並沒有怪罪孫堅,而是「錄前後功,封堅烏程侯」。筆者查閱了一下,這個烏程侯是縣侯的可能性比較大,關羽的漢壽亭侯是曹操為了拉攏人心替他向漢獻帝討要的,跟孫堅這個烏程侯是不能比的,另外亭侯是最小的爵位,跟孫堅的也不能比,總之,這時候的孫堅被封侯了,拜官封侯出將入相,這是多少有志青年的理想和志向,而孫堅在三十歲剛出頭就獲得了,可以說志得意滿同時也是一腔熱血,孫堅的能力得到了完全的認可。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孫堅,范雨林(飾)
第五,發兵討董
189年對於漢王朝而言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漢靈帝死了,何進主政朝政本來也沒有什麼問題,可偏偏何大將軍決心要做一個對漢王朝有傑出貢獻的人,採納眾人的建議決心誅殺宦官,屠戶出身的他沒有這謀略水平,理應依靠智謀之士,可惜偏偏遇到了袁紹這麼一個官五代,沒有真本事,竟在瞎忽悠,讓何大將軍採取了錯誤的措施,直接導致董卓禍亂京城。全天下看到「卓擅朝政,橫恣京城」都看不下去了,稍微有點志向有點實力的各地郡守們都起義兵準備討伐董卓,孫堅作為封疆大吏,在長沙太守任上安安穩穩的度過了兩三年光陰,作為忠心為國的地方大員,孫堅也起義兵北上討伐董卓,在北上的路上,孫堅殺了兩個人,一個是荊州刺史王睿,一個是南陽太守張咨。
史書上說殺王睿純粹是私人恩怨,呵呵,筆者對於這個事情就有兩方面想法,一方面覺得孫堅這事情做得狠了點,至於孫堅為什麼非要殺了這個王睿,或許孫堅除了私人恩怨的考慮之外還有點其他的考慮,比如他預感到天下可能要大亂了,多一個跟自己過不去的人就是給自己埋禍根,在亂世做事還是狠一點好,所以殺之以除後患;另一方面也給大家提個醒,莫要隨便得罪人,歷史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給別人留條路就是給自己留後路。殺張咨是因為孫堅的軍隊進駐南陽之後,張咨居然無動於衷毫無表示,既不來犒勞兵士也不提供物資,孫堅哪是好惹的主,於是擺了一桌鴻門宴請張咨如瓮,張咨不知天高地厚,大搖大擺的來赴宴了,這飯是沒有的,直接就被孫堅批評了一頓,這時張咨才發現來者不善,但已經無法脫身,被軍士拉出去斬首示眾了。太守都被殺了,孫堅在南陽也就無求不獲了,大家這時候肯定很奇怪,孫堅也太魯莽了吧,怎麼朝廷命官說殺就殺了呢,其實這時候的漢朝庭在董卓的把持下,皇帝朝不保夕,政令出不了洛陽城,所以諸侯起兵勤王的時候,也就是誰有兵權誰就有說話權了。
在南陽整頓完畢後,孫堅繼續北上到達魯陽(今魯山縣),這裡距離洛陽已經非常近了,各路諸侯豪傑在洛陽以東周邊聚集,在魯陽,孫堅拜會了袁術,袁術對孫堅很讚賞,就上書給當時被挾持的皇帝,讓孫堅做了代破虜將軍,兼豫州刺史。關東諸侯起兵伐董在《三國演義》中可謂是精彩非常,尤其是劉關張三兄弟的表現極為搶眼,但事實並非如此。筆者查閱史料發現,在整個對董討伐站中,真正為了匡扶漢室挺身而出去戰鬥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曹操,另一個便是孫堅(《英雄記》中只用了一句話概括了劉備的伐董戰鬥「起軍從討董卓,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三國志》里竟然連劉備一句伐董的話都沒有,對比之下高低可見了。)史書中沒有記載孫堅是盟軍的先鋒,孫堅沒有帶頭衝鋒陷陣的義務和職責,而曹操也不是盟軍中的領導,只是自封了個奮武將軍而言,之所以這兩個人衝鋒在前,與董卓軍隊進行了殊死的搏鬥,只因為他們兩個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真正心繫國家命運的人,但此時的曹操軍事謀略雖然有了,但軍隊戰鬥力還沒有形成,所以很快就吃了敗仗,不得不離開盟軍隊伍到揚州去募兵,因此孫堅成為了整個伐董的中堅力量或者說是唯一力量。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孫堅,范雨林(飾)
孫堅不是常勝將軍,他總能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反敗為勝,在與董卓軍隊的初次交鋒中,孫堅大敗而回,祖茂確實替他頂了頭盔吸引走了追兵,但祖茂究竟有沒有死,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孫堅不是一個服輸的人,從他的成長經歷就可以窺之一二,他收拾殘兵敗將,經過整頓後,在陽人(今平頂山市汝州市西北)與董卓軍進行了一次會戰,在這次會戰中孫堅軍斬殺了董卓軍的都督華雄,取得了對董作戰的巨大勝利。(《三國演義》中說關羽溫酒斬華雄,難怪關羽的臉那麼紅的呢,人家孫堅拚死換來的功勞就這麼被搶走了,感情這臉是被打紅的還是自己羞紅的呢?)
董卓雖然不是什麼優秀的軍事統帥,但也是老江湖老狐狸了,他深知孫堅才是真正的威脅,於是他有針對性的採取了計策:「離間計」。 應該來說孫堅和袁術是一夥的,起碼孫堅是這麼認為的,孫堅在前面衝鋒,袁術在後方後勤補給,但別有用心的人一句「堅若得洛,不可複製,此為除狼而得虎也」(出自《江表傳》)就讓袁術心生疑慮,不再給孫堅輸送軍糧了。孫堅得知消息後連夜從陽人趕到魯陽(也就是從汝州趕到魯山,大家可以查看一下百度地圖,就能體會到在古代連夜跑近百公里的路是什麼感覺了)。
孫堅火急火燎的見到袁術之後,就跟袁術掏心窩的說了很多話,其中見諸史書的有兩句話:「所以出身不顧,上為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之私讎。堅與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將軍受譖潤之言,還相嫌疑!」(語出《三國志》,之所以孫堅說為了袁術家的私仇,是因為袁紹和袁術起兵之後,董卓把袁紹和袁術家在京城的親戚們都殺掉了,因此結下了私仇),另一句是 「大勛垂捷而軍糧不繼,此吳起所以嘆泣於西河,樂毅所以遺恨於垂成也。原將軍深思之。」(語出《江表傳》),這兩句話一方面慷慨激昂,另一方面感人肺腑,袁術一聽就知道自己理虧了,所以對孫堅表示哥倆好賽金寶,一定保證糧草供應,讓他放心到前線討董。董卓一計不成,又出一計:「和親」。不僅和親,還允諾幫孫堅解決親屬子弟們的官職問題。這個條件是相當誘人的,但孫堅是一個有原則有立場有底線的英雄,他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並表示「卓逆天無道,盪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董卓連施兩計都不成功,於是一把火燒了洛陽,並挾持皇帝到長安,避開孫堅的鋒芒,還提醒手下人,孫堅這個傢伙還是有點本事的,既會用兵也會用人,以後對陣千萬不要大意了。
董卓撤離洛陽前,對洛陽進行了燒、殺、盜、搶,孫堅進入到洛陽後看到的景象,在《三國志》中沒有描述,但《江表傳》中對此做了補充:「舊京空虛,數百里中無煙火。堅前入城,惆悵流涕」,這段話不僅有情景描寫也有人物表情刻畫,十分有感染力,我們完全可以設身處地的想像一下:孫堅見到如此破敗景象,回想當時在京城時候看到的繁華光景,尤其是回想當初建議殺掉董卓未被採納的事情,作為七尺男兒堂堂一軍統帥的孫堅,竟然也忍耐不住這種悲傷,以至於痛哭流涕。歷史不是死板的文字記錄,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再現,孫堅這一刻的悲情表現讓筆者為之動容。孫堅哭完之後讓軍士們修繕皇陵,把被盜掘的墳墓都填埋起來,等事情都做完之後就返回了魯陽。(孫堅究竟有沒有得到傳國玉璽,陳壽沒有認可這個說法,《江表傳》和《山陽公載記》雖然有相關記錄,但也有可疑之處,筆者在此不予採納。)
(圖)葉雄三國人物圖譜,孫堅
孫堅回到魯陽之後,此時的天下已經不是當初同舉義兵的天下了, 可能起兵當初大家還是為了剷除董卓匡扶漢室而來的,但等到他們掌握權力後,他們已經忘了這個初心,都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筆者認為能夠堅持這樣初心的只有三個人,孫堅算是一個,另外兩個人分別是曹操和劉備,當孫堅看到「關東州郡,務相兼并以自強大」的時候,他內心的痛苦無疑是巨大的,而且是無人能夠理解的痛苦,孫堅獨自慨嘆道:「同舉義兵,將救社稷。逆賊垂破而各若此,吾當誰與戮力乎!」(語出《吳錄》)英雄向來都是孤獨的,孫堅感慨完只能獨自流淚暗自神傷,沒人能夠理解他,更沒人理解他那一刻的情懷和理想,筆者向來反感那種學究文章,把活生生的人寫得跟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一樣,因此筆者要做的就是努力還原那些飽含血肉的歷史人物,就是要讓現在的我們理解他們懂得他們,從他們身上提煉出我們民族寶貴的精神脊樑。
第六,英雄落幕
孫堅此後已經不能獨自為了理想而奮鬥了,所有人都在為了搶地盤而相互搏殺,弱肉強食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孫堅也必須為自己的立足之地進行拼搏,在與劉表爭奪襄陽過程中其由於一貫身先士卒而導致其中箭身亡(也有說法是中暗箭或者被石頭砸死的,總之在這裡死了是事實)。孫堅死的時候是37歲。
相比較曹操和劉備,孫堅死的太早了,早到亂世才開始就已經去世了,孫堅與劉表爭奪荊州可以說是易如反掌,拿下江東也是輕而易舉,姑且不論其與曹操實力高低,就談他佔據荊襄之地并吞江東,與曹操分庭抗禮實現天下二分,肯定是不在話下,如果真的這樣的話,或許就沒有劉備什麼事兒了,筆者在想,上天這麼早的就讓孫堅離開這個亂世,或許是要保全他的理想和忠臣的美名,把奸臣的名號留給了曹操,但上天也是公平的,讓他的兒子孫策和孫權分享了孫堅留下的恩澤,實現了三分天下的宏圖偉業。
*作者:蠻荒君,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倒過來讀《水滸傳》,不一樣的精彩!
※古代男人們在青樓里到底幹些什麼?去一次要花多少錢?
※什麼樣的女人更容易讓男人上癮?
※蘭州曾是民國首都備選地,孫中山臨終前仍念念不忘
※經典小笑話,忍住別笑!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