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的「求全」了,便沒委屈可言
Speak In A Normal Way | OCT 9TH 2017
若真的「求全」了
便沒委屈可言
好好說話 | 第51期
我們的人生,從出生到死亡,歷經了種種坎坷,遭遇了種種磨難,飽嘗了種種辛酸,承受了種種痛苦。我們的家庭、事業也常有種種的不如意。我們與周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相處,也時常會被他人所誤解、冤枉,甚至遭受種種莫名的指責、詆毀。
孩時吵架,遭受父母一陣呵責,即刻兩眼淚橫;在學校,我們勤奮好學,挑燈夜讀,卻時常榜上無名;在單位,我們盡職盡責、勤勤懇懇,卻得不到領導賞識;甚至出了家門,奮勇助人,竟也遭人訛詐。如此種種,實在令人委屈、無奈。當這些不順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輕者以淚撫傷,重者憤起反抗,報復於人。
但流淚又有何用?只會徒增悲傷。如果不從此學會忍受委屈,只會一點點積蓄內心的怨恨。等怨恨的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終將一爆而發,傷人傷己。
我們常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就一定要報復對方,才能彌補傷痛。可是一陣慘烈報復過後,我們的傷口難道就好了嗎?沒有,反而是自己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讓自己傷得更慘。結果彼此關係漸行漸遠,最終或與家人分崩離析,或被領導炒魷魚,或與朋友反目成仇。
如果開始受點委屈時,學會忍一忍,事情便會過去;如果委屈過不去,內心怨恨不斷增加,那便是造惡的開始,真正痛苦的開始。
人生時苦時樂,總是苦樂參半,當我們受委屈的時候該如何處之呢?《道德經》中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意思就是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自己;經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張;低凹反而能積滿;陳舊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有得;貪多反而會迷惑。
佛陀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我們自身的業力召感而來的,業又是由煩惱而引發的。內心的貪婪、嗔恚、愚痴等煩惱推動著身口造業,造業的當下會感得苦果,並且以後會有苦的隱患和更大的苦報,還會增長更多的貪、嗔、痴。
當我們感覺委屈時,其實已經被煩惱所驅使,往昔所造毀謗、詆毀、責罵等惡業,就在當下感果。我們之所以受到委屈,那是因為陷入在自我的情緒之中,是對自我的強烈執取。原本期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和讚歎偏偏沒有得到,反而受到一些自認為不合理的批評、指責和傷害,所求不能滿足,反遭傷害,正是我們之前造的惡業感果。
認識這個道理後,真正該怨的反是自己。如是因,如是果,得知一切苦樂都是自作自受,便不再陷入情緒,徒增悲傷,便不再助長嗔恨之心而將自己推向地獄火炕。
佛陀告訴我們「忍辱第一道」,正是要調伏我們內心的嗔恨,並以慈悲和智慧去引導對方改善。如此度人更度己,不是更好嗎?菩薩行六度尚且要修「忍辱」,何況我們呢?
當境界來臨時是包容還是委屈,並不是外在行為上的區別,而是自己內心的狀態。心裡超越了,放下了,便能包容對方。如果心裡一直在計較、反抗,外表卻隱忍不發,就會覺得委屈受傷。也就是說,無論是對外在的排斥還是對己的逼迫,其實都是自我執著。
所以,要在平常境界中去增長我們的善心、感恩心和歡喜心;要時常感恩他人對自己的幫助,想著對方的善意用心;要時時處處替人著想,不損惱於人。即便看到了他人過錯,也不要改變自己的善心,更不要因他人的煩惱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所謂「委曲求全」,若真「求全」,便沒有委屈。所謂「大度能容」,若真「大度」,便虛空能容。正如藕益大師所言:「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作一超方特達之觀。」
文章 來源|《好 好 說 話》
學誠法師著|廣東人民出版社
※如何面對殘酷的生活
※關公怎麼就成了佛教寺院的護法
※今生必讀《法華經》的24個理由!
※在哪裡可以找到內心的清凈安寧
※苦到樂之間,從沒捷徑
TAG:當陽玉泉禪寺 |